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殷墟文字丙編》同版異文現(xiàn)象續(xù)探
        ——兼論《丙編》與《花東》同版異文的差異

        2019-08-09 06:45:34胡雲(yún)鳳
        甲骨文與殷商史 2019年0期
        關(guān)鍵詞:甲骨文字

        胡雲(yún)鳳

        (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壹、前 言

        “同版異文”乃指同一個字在同一版甲骨(包含正反面)上不同寫法的異體字。筆者曾經(jīng)通盤檢視《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561版甲骨卜辭,共整理出156字,總490組的同版異文字例。並將異文分爲五種類型:一、筆畫異寫互見例,共10字;二、構(gòu)形繁省互見例,共41字;三、構(gòu)形異嚮互見例,共48字;四、構(gòu)形異位互見例,共52字;五、構(gòu)形異構(gòu)互見例,共5字。通過各類異文的變化規(guī)律,具體揭示花東甲骨字形的書寫仍處於一個多變而不穩(wěn)定的階段。①詳見《論花東卜辭同版異文——繁省互見現(xiàn)象》一文,發(fā)表於《漢字文化圈各表意文字類型調(diào)查整理研究報告》,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世界漢字學會第五屆年會,湖北三峽大學,2017年9月15—18日;《論花東卜辭同版異文——異嚮、異位、異構(gòu)現(xiàn)象》一文,發(fā)表於第29屆中國文字學會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臺灣桃園,2018年5月18—19日。

        在花東卜辭異文研究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檢視張秉權(quán)先生的《殷墟文字丙編》(以下簡稱《丙編》)632版甲骨,②選擇《丙編》作爲研究對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丙編》所收甲骨基本是拼兌復原的完整甲骨,而且拓片均是“復原甲骨的重拓本,百分之百地可靠與可信”(張秉權(quán)《〈丙編〉序言》),因其資料完整而可靠,故而適合進行同版異文的整理與研究;二是《丙編》所收甲骨絶大多數(shù)都屬於第一期,與花東卜辭的時代相近;二批材料的數(shù)量,一有561版,一有632版,數(shù)量相近,正可觀察比較二者異體字的構(gòu)形規(guī)律及特點。掌握賓組卜辭同版異文類型及變化規(guī)律,從而對比殷墟王卜辭及花東子卜辭在同版異文上的異同。希望通過此研究初步揭示王卜辭及非王卜辭異體字構(gòu)形規(guī)律及特徵。

        去年10月,筆者於“世界漢字學會第六屆年會”上發(fā)表《〈殷墟文字丙編〉同版異文現(xiàn)象研究》①“漢字認知工具與表意文字歷史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世界漢字學會第六屆年會,德國紐倫堡,2018年10月5—8日。(以下簡稱《研究》),此文初步整理了《丙編》上輯所收196版甲骨卜辭的同版異文字例,共梳理出158字,314組異文。依變異方式初步歸納爲五種類型——筆畫異寫異文、構(gòu)形繁省異文、構(gòu)形異嚮異文、構(gòu)形異位異文、構(gòu)形異構(gòu)異文,並討論各類異文的變化規(guī)律及特殊現(xiàn)象。

        在上文的基礎(chǔ)上,筆者繼續(xù)檢視《丙編》中、下輯所收436版甲骨的同版異文,增補《研究》各異文類型的字例,同時增加了“輪廓及綫條繁省互見”一類。在完整揭示《丙編》同版異文類型後,進一步與花東卜辭進行比較,探討王卜辭及子卜辭異體字的構(gòu)形規(guī)律及變異特點。

        貳、《丙編》同版異文類型

        《丙編》632版甲骨中,②數(shù)字632爲《丙編》甲骨版的總編號,張秉權(quán)先生將綴合較前更完整之甲骨版,重編於後,因此在《丙編》甲骨632版甲骨中有重復出現(xiàn)的情形,扣除重復的甲骨,實爲614版。一共整理出327字、776組③極少部分的異文字例會分別歸屬於兩種,例如:丙521∶10、丙521∶11,既可歸於繁省互見例,亦可歸入構(gòu)形異位例,此類異文在統(tǒng)計上會以兩字計算。的同版異文。相較《研究》已提出的158字,新增加了169個新異文字例,而這些新增的異文變化類型大體並未跳脫《研究》一文所提出的五種類型,僅於“構(gòu)形繁省異文”的大類下新增一“輪廓與綫條繁省互見”小類?,F(xiàn)將各類異文的字例、數(shù)量以及新增的特殊異文現(xiàn)象作重點説明。

        一、筆畫異寫互見

        所謂“筆畫異寫”是指同版異文的差異僅在筆畫上的延伸、粘連、分離、貫穿、位移、異嚮、異序等變化,在字形結(jié)構(gòu)上並未産生大的變異?!侗帯吠婀P畫異寫異文共27字、53組,可再細分爲4小類,列表説明如下:

        小 類 字例數(shù) 字 例 異 文 舉 例筆畫連筆與分書互見 2 酉、images/BZ_274_951_573_956_616.png丙485∶7丙485∶11筆畫出頭與不出頭互見 10貞、images/BZ_274_960_719_1003_760.png、其、images/BZ_274_1113_711_1134_754.png、images/BZ_274_1190_711_1211_754.png、images/BZ_274_885_785_906_828.png 、酉、告、子、丙542∶2丙542∶3筆畫平直與曲折互見 9 其、images/BZ_274_960_918_1003_959.png、images/BZ_274_1036_910_1057_953.png、爭、子、申、雷、弗、images/BZ_274_1082_969_1087_1011.png丙515∶2丙515∶1筆畫位置變異互見 7 衣、用、易、係、images/BZ_274_1190_1085_1233_1127.png、好、甗丙354∶1丙354∶2

        這類異文的産生原因除了字形本身不固定、異體多之外,也與刻手的書寫態(tài)度及習慣有關(guān)。

        二、構(gòu)形繁省互見

        《丙編》構(gòu)形繁省互見異文極爲習見,共整理出128字、221組異文例,可細分爲筆畫繁省、部件繁省及輪廓與綫條繁省互見三小類。列表舉例説明:

        小 類 字例數(shù) 字 例 異 文 例筆畫繁省互見 102宙、西、翌、用、images/BZ_274_972_1929_993_1972.png 、images/BZ_274_1035_1929_1056_1972.png 、images/BZ_274_1098_1929_1119_1972.png 、危、images/BZ_274_1225_1929_1246_1972.png 、基、武、images/BZ_274_1417_1929_1438_1972.png 、祖、images/BZ_274_783_1987_804_2030.png 、登、受、images/BZ_274_972_1995_1015_2036.png、往、images/BZ_274_1098_1987_1119_2030.png 、商、亙、辛、告、余、images/BZ_274_720_2060_763_2101.png、images/BZ_274_787_2060_829_2101.png、images/BZ_274_853_2053_874_2095.png 、images/BZ_274_920_2053_941_2095.png 、 、images/BZ_274_1083_2060_1126_2101.png、images/BZ_274_1150_2060_1193_2101.png、黃、令、images/BZ_274_1350_2053_1371_2095.png 、帚、子、玉、伐、屖、images/BZ_274_972_2125_1015_2167.png、images/BZ_274_1035_2125_1078_2167.png、鼄、丁、不、齒、弗、方、骨、images/BZ_274_784_2190_827_2232.png、夢、images/BZ_274_920_2190_963_2232.png、疾、images/BZ_274_1057_2190_1100_2232.png、沚、牛、 、勿、images/BZ_274_1417_2190_1459_2232.png、images/BZ_274_720_2262_763_2304.png、寇、、母、images/BZ_274_1009_2262_1052_2304.png、巳、亥、images/BZ_274_1213_2262_1256_2304.png、images/BZ_274_1281_2255_1302_2298.png 、得、images/BZ_274_1417_2262_1459_2304.png、images/BZ_274_720_2334_763_2376.png、、盡、images/BZ_274_939_2334_982_2376.png、風、 、images/BZ_274_1151_2327_1172_2370.png 、宿、images/BZ_274_1284_2334_1327_2376.png、彘、猷、黍、隹、雀、旅、族、史、朿、images/BZ_274_1161_2399_1204_2441.png、易、貞、匚、丙、兕、衣、images/BZ_274_846_2465_867_2507.png 、奚、啎、、屯、其、麋、中丙221∶4丙221∶3丙235∶10丙235∶11丙617∶1丙617∶13丙559∶2丙559∶4部件繁省互見 16伐、images/BZ_274_785_2659_828_2701.png、images/BZ_274_852_2659_895_2701.png、images/BZ_274_920_2659_963_2701.png、images/BZ_274_988_2659_1030_2701.png、images/BZ_274_1055_2659_1098_2701.png、images/BZ_274_1124_2659_1167_2701.png、images/BZ_274_1192_2659_1235_2701.png、 、images/BZ_274_1346_2652_1384_2695.png、齒、images/BZ_274_720_2749_763_2790.png、、昔、妾、鹿丙217∶2丙217∶1丙342∶6丙342∶7丙39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394∶2

        續(xù) 表

        就筆畫繁省異文而言,《研究》已初步提出以下三點論述:

        1.《丙編》所收甲骨的刻手對筆畫的繁省主要體現(xiàn)於字形中的重復筆畫,或不影響整體構(gòu)形的附加筆畫所進行或繁或省的書寫變化。重復筆畫的繁省如“玉”字作丙317∶1、丙317∶2二形,橫畫有五筆與四筆之異;附加筆畫的繁省,則如帚字作丙513∶4、丙513∶3二形,中間橫筆繁省之別。此一論述目前看來是可信的。需要補充説明的是102個繁省異文中,就常態(tài)字例爲基準,絶大部分的異文字例均屬由繁而省的變化,例如丙313∶4、丙313∶2;丙302∶4、丙302∶8;丙275∶2、丙275∶4;丙309∶5、丙309∶4等。但也有少數(shù)是由省而繁的變化,例如丙559∶4、丙559∶2;丙452∶1、丙452∶2(祖丁之?。?;丙235∶10、丙235∶11等。這三組異文皆屬僅見,推測三組繁化異文應爲刻手一時疏忽所致。然而“令”字增橫筆作,上方部件變爲“今”字,令、今二字古音前者屬來母耕部,後者爲見母侵部,①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頁279、236。來、見二母相通,②來、見二母在諧聲字中常有相通情形,例如監(jiān)(見母)/藍(來母),兼(見母)/廉(來母),京(見母)/涼、諒(來母)等。侵耕旁轉(zhuǎn),③陳新雄:《古音學發(fā)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版,頁1074。二字上古音相近。由此觀之,此版字寫作亦可能是屬變形音化④“變形音化”劉釗認爲是古文字的一種構(gòu)形特點:“文字受逐漸增強的音化趨勢的影響,將一個字的形體的一部分,人爲地改造成與之相接近的可以代表這個字字音的形體,以爲了更清楚表示這個字的字音,其舉了甲骨文的‘良’字作、金文作 、 本爲象形字或會意字,因其下部與‘亡’字接近,故又將其改寫爲與其形體接近並可代表良字讀音的‘亡’字。如戰(zhàn)國文字‘良’字作(侯馬盟書)。”見劉釗:《古文字構(gòu)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頁109—110。所形成的一種嘗試性的異寫。

        2.《丙編》筆畫繁省異文,省略橫畫的字例數(shù)均遠多於省略其他筆形者。例如丙392∶3、丙392∶4,丙92∶7、丙92∶6,是省橫畫例;丙525∶9、丙525∶10,是省斜畫

        1.橫畫 46字 103組

        2.豎畫 10字 13組

        3.點畫 13字 17組

        4.斜畫 28字 33組

        5.其他 8字①此處總字數(shù)爲105字,與前述此類共102字的數(shù)目不同,原因是部分筆畫繁省異文同時存在二種筆形的繁省,例如“方”字,既有省豎畫的異文作丙201∶2-?丙201∶21,亦有省橫畫的作?丙440∶7--丙440∶6。此類異文會於各筆形各統(tǒng)計一次,故而造成此處數(shù)字總和多於102字。8組

        以上的統(tǒng)計,顯示此批甲骨的刻手對於橫畫的書寫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此外,也揭示了這些異文字形中橫畫的多少並不影響字形的整體結(jié)構(gòu)及辨識,換句話説,這些橫畫在文字構(gòu)形中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3.筆畫繁省異文産生的原因,除了因爲字形本身的不固定外,有一部分應是刻手一時疏忽缺刻筆畫所致。此現(xiàn)象在完全檢視所有異文後更爲顯著,現(xiàn)將《丙編》同版同字因刻手缺刻筆畫而造成繁省異文的字例整理如下:由上表可以清楚看出《丙編》刻手在書寫時,因疏忽粗心大意而缺刻筆畫的情形有些嚴重。

        編號 楷書 《丙編》缺刻筆畫造成繁省異文例 編號 楷書 《丙編》缺刻筆畫造成繁省異文例(1) 次丙3∶20丙3∶19(2) 基丙171∶3丙171∶4(3) 武丙106∶8丙106∶9(4) images/BZ_276_469_2454_512_2495.png丙30∶3丙30∶4丙31∶2(丙30反)(5)images/BZ_276_1338_1900_1343_1943.png丙349∶26丙349∶27丙102∶15丙102∶9丙217∶2丙217∶1(6) images/BZ_276_1338_2229_1381_2271.png丙155∶7丙155∶8(7) 子丙257∶3丙257∶4

        續(xù) 表

        就部件繁省異文觀之,本文較《研究》一文新增加了9個異文字例,分別爲(止旁繁?。?、(萬旁繁?。?、(口旁繁?。?、(口旁繁省)、(示旁繁省)、(旁繁?。⑽簦ㄈ张苑笔。㈡ㄓ峙苑笔。?、鹿(鹿角形單雙繁?。?。這類異文所繁省的部件有戈、止、萬、口、山、又、牙齒形、示、日、、鹿角形等。伐、齒、賓三字各3見,字2見之外,其餘諸字均僅一見,異文字例數(shù)遠低於筆畫繁省類,顯示刻手深知部件繁省會影響字形結(jié)構(gòu)及辨識度,進而抱持相對比較謹慎的態(tài)度。

        “輪廓與綫條繁省異文”乃本文新增的異文類型,是指同一個字在同版卜辭中兼有輪廓狀及綫條狀的寫法,例如《丙編》326的、二形的“阜”旁,一作輪廓狀勾列書寫,圖像意味較濃,一作綫條狀書寫,構(gòu)形較簡練。這類異文也見於花東子卜辭,例如《花東》295的鹿字分別作、二形,前一字鹿首部位即是圖像化較濃的輪廓狀書體,而後者則是簡練的綫條構(gòu)形。此類具輪廓形的異文應是較爲正規(guī)且時間較早的寫法,書寫時也較綫條形繁複,而綫條形異文的産生應與刻手趨簡的心理有關(guān)。

        三、構(gòu)形異嚮互見

        “構(gòu)形異嚮”乃是由甲骨文常見的“反書”所造成的字形方嚮的變化。①甲骨文中的“反書”會造成構(gòu)形方嚮及位置的兩種變化。造成方嚮變異的即“構(gòu)形異嚮”,例如“我”字在同版中有寫作丙104∶3、丙104∶4二形,左右方嚮相反。造成位置變化的即“構(gòu)形異位”,例如“咸”字的丙39∶2、丙39∶4二形,左右異位?!侗帯窐?gòu)形異嚮異文共整理出93字、311組異文字例,②《研究》一文則有56字、154組異文字例,本文共新增36字、156組異文。依其變化方嚮,可以分爲左右異嚮及上下異嚮?,F(xiàn)將二類異文字例數(shù)及特殊字例整理成下表:

        類別 字例數(shù) 字 例 新增異文字例左右異向異文 89字卜、images/BZ_279_1668_1136_1726_1205.png、我、戊、戌、戈、弗、images/BZ_278_1197_2050_1240_2091.png、月、夕、羌、望、比、年、妣、以、身、images/BZ_278_1125_2097_1146_2140.png 、人、若、女、聞、卬、沚、隹、images/BZ_278_908_2152_929_2194.png 、亥、辰、丑、又、乙、父、肘、臣、目、骨、龍、彘、兕、逐、麋、images/BZ_278_1269_2214_1312_2255.png、貍、翌、不、亡、黍、肜、勿、帚、乍、匚、亙、馬、虎、多、images/BZ_278_764_2323_807_2364.png、屯、中、方、己、弓、眔、脽、奚、images/BZ_278_1414_2323_1457_2364.png、降、images/BZ_278_762_2392_805_2433.png、、images/BZ_278_922_2384_943_2427.png 、images/BZ_278_992_2384_1013_2427.png 、 、images/BZ_278_1138_2392_1180_2433.png、images/BZ_278_1207_2392_1250_2433.png、邑、令、賓、_________________images/BZ_278_696_2461_739_2503.png、咎、往、韋、雀、歸、出、images/BZ_278_1155_2461_1198_2503.png、死、images/BZ_278_1286_2461_1329_2503.png、允、先丙273∶1丙273∶3(案:肉旁左右異嚮)

        續(xù) 表

        本文對於構(gòu)形異嚮異文的整理,相較於《研究》一文補充新增了不少異文,對於這類異文的討論則與《研究》一文基本一致?!堆芯俊穼稑?gòu)形異嚮異文有以下三點討論:

        1.左右異嚮異文可以再細分爲整字異嚮及部分結(jié)構(gòu)異嚮,前者如、我、弓、馬、虎等,後者如羌、、、、等。整字異嚮多爲獨體字,部分結(jié)構(gòu)異嚮則多屬上下結(jié)構(gòu)的合體字。

        2.絶大部分的左右異嚮異文多分別刻寫在左、右甲上,此現(xiàn)象揭示刻手在左、右甲刻寫同一個字時,習慣性地左右反書,改變構(gòu)形的方嚮。但此一書寫習慣亦存在不少例外。

        3.對上下異嚮異文的形成原因,是刻手單純地爲了避複,或有意識的創(chuàng)新寫法,或隨意爲之,尚難確知。本文在《丙編》中、下輯的整理中又發(fā)現(xiàn)一上下異嚮的特殊異文字例,即《丙編》269的字分別作、二形,出現(xiàn)在二組對貞卜辭中,辭例見下:

        二組異文皆出現(xiàn)於成套卜辭的對貞卜辭中,明顯爲同一刻手所爲。甲骨文“化”一辭的“”,常態(tài)而正規(guī)的寫法作“”,“”則屬於變異寫法。①字形可參劉釗、洪颺、張新?。骸缎录坠俏木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頁80—81。同版尚有(1)、(2)兩辭應爲此成套卜辭的第一次貞問,但第(2)辭“”字殘缺,不知是否也與(4)、(6)辭的字寫法相同,如是則形成右甲三條卜辭的“”字均倒書作“”,而左甲三辭“”字皆正書爲。由此觀之,如説“”爲刻手隨意書寫而就,恐不可信。此版刻手將“”倒書作“”形應是有意爲之。

        四、構(gòu)形異位互見

        “構(gòu)形異位”指字形的部件産生位移的變化?!侗帯窐?gòu)形異位異文共有73字,181組異文①較《研究》一文的33字、61組,新增加了40字、120組。。73字分別爲:、乘、、伐、受、咸、成、孽、、藝、、、、、奴、、降、、石、夢、、將、婐、、疾、尹、父、事、隻、、、般、芻、雍、雇、、、姀、奻、妥、、好、保、取、啓、、、、歸、、爭、河、尋、得、爲、、爯、飲、侯、、猷、毓、酘、龐、、、韋、、化、寇。《研究》一文提出因左右反書而形成的左右異位異文是此類異文的主要內(nèi)容,此與左右異嚮異文相同,皆與刻手在左右甲刻寫同一字時習慣於左右反書的書寫對應形式有關(guān),這些左右異嚮及異位的異文反映了刻手書寫時的避複心態(tài),以及追求左右對稱的心理需求。在構(gòu)形異位的異文中,也有少部分異文的部件位移情況較爲獨特,例如:

        上引“韋”字的位移方式十分特別而罕見,《丙編》527一版即黃天樹先生討論賓組類與賓組一類同見一版的範例,②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頁48—49。爲賓一類字體,則爲稀有的賓組類字形。二種異寫應爲不同刻手所寫。

        五、構(gòu)形異構(gòu)① 《研究》一文此類定名爲“部件異形”,爲了方便與花東卜辭進行比較,本文改爲“構(gòu)形異構(gòu)”?;ヒ?/h3>

        “異構(gòu)”指字形結(jié)構(gòu)的變異,可依變異範圍分爲整字異構(gòu)及部件異構(gòu)。②説見拙著《論花東卜辭同版異文——異嚮、異位、異構(gòu)現(xiàn)象》?!侗帯窐?gòu)形異構(gòu)僅見部件異構(gòu),共整理出7字、10組異文。③《研究》一文有5字、5組,本文新增加2字、5組異文。7字字例分別爲、安、焚、、、妥、帝。其中安、妥爲新增異文,引之於下:

        叁、《丙編》及《花東》同版異文比較研究

        《丙編》及《花東》兩批甲骨的時代均屬於武丁時期,且絶大部分皆爲大而完整的龜腹甲。這些相同的屬性十分有利於進行不同課題的對比分析研究,研究結(jié)論能更客觀地展現(xiàn)殷商甲骨文同一時期不同空間、不同組織在內(nèi)容、字形、語法、文例、行款、占卜習慣等等的異同。本節(jié)即在完成兩批甲骨同版異文研究後,試圖對比二者在同版上的異體字形,討論二者在異體字的構(gòu)形及刻手書寫習慣上的異同。下面針對二者同版異文類型的字例數(shù)量及個別異文字例的差異展開討論。

        一、《丙編》及《花東》同版異文類型及字例數(shù)量的比較

        此處針對《丙編》、《花東》二批甲骨同版異文的類型、字例數(shù)量及內(nèi)容進行對比分析,爲方便討論,現(xiàn)將二者同版異文的類型及字例列表於下:

        異文類型________《丙編》同版異文例 《花東》同版異文例字例____________________數(shù) 字 例 字例數(shù) 字 例筆畫異寫異文筆畫連筆與_分書異文 2 酉、images/BZ_282_951_664_972_707.png 4 子、其、令、images/BZ_282_1814_672_1857_713.png筆畫出頭與_不出頭異文 10 貞、images/BZ_282_955_769_998_811.png、其、images/BZ_282_1100_762_1121_805.png、images/BZ_282_1172_762_1193_805.png、images/BZ_282_1245_762_1266_805.png、酉、告、子、3 戉、歲、其筆畫平直與_曲折異文 9 其、images/BZ_282_951_934_994_975.png、images/BZ_282_1016_934_1059_975.png、爭、子、申、雷、弗、images/BZ_282_1409_926_1430_969.png 0筆畫位置變______異異文 7 衣、用、易、係、images/BZ_282_1147_1065_1190_1106.png、好、甗 3 images/BZ_282_1617_1057_1638_1100.png、用、黑構(gòu)形繁省異文筆畫繁省 102宙、西、翌、用、images/BZ_282_1172_1167_1193_1210.png 、images/BZ_282_1245_1167_1266_1210.png 、images/BZ_282_1317_1167_1338_1210.png 、危、images/BZ_282_885_1219_906_1262.png 、基、武、images/BZ_282_1100_1219_1121_1262.png 、祖、images/BZ_282_1245_1219_1266_1262.png 、登、受、images/BZ_282_885_1278_928_1320.png、往、images/BZ_282_1027_1271_1048_1314.png 、商、亙、辛、告、余、images/BZ_282_885_1338_928_1379.png、images/BZ_282_951_1338_994_1379.png、images/BZ_282_1019_1330_1040_1373.png 、images/BZ_282_1087_1330_1108_1373.png 、 、images/BZ_282_1253_1338_1296_1379.png、images/BZ_282_1322_1338_1364_1379.png、黃、令、images/BZ_282_955_1389_976_1432.png 、帚、子、玉、伐、屖、images/BZ_282_1390_1397_1433_1438.png、images/BZ_282_885_1449_928_1490.png、鼄、丁、不、齒、弗、方、骨、images/BZ_282_885_1508_928_1549.png、夢、images/BZ_282_1022_1508_1065_1549.png、疾、images/BZ_282_1162_1508_1205_1549.png、沚、牛、、勿、images/BZ_282_952_1574_995_1615.png、images/BZ_282_1022_1574_1064_1615.png、寇、 、母、images/BZ_282_1320_1574_1363_1615.png、巳、亥、images/BZ_282_951_1640_994_1681.png、images/BZ_282_1020_1632_1041_1675.png 、得、images/BZ_282_1159_1640_1201_1681.png、images/BZ_282_1228_1640_1271_1681.png、 、盡、images/BZ_282_885_1705_928_1747.png、風、、images/BZ_282_1109_1698_1130_1741.png 、宿、images/BZ_282_1250_1705_1292_1747.png、彘、猷、黍、隹、雀、旅、族、史、朿、images/BZ_282_1390_1764_1433_1806.png、易、貞、匚、丙、兕、衣、images/BZ_282_1317_1809_1338_1852.png 、奚、啎、、屯、其、麋、中28西、庚、羊、牝、各、出、images/BZ_282_1617_1455_1638_1498.png 、子(地支)、好、妾、images/BZ_282_1617_1515_1660_1556.png、告、配、酓、鬯、翌、勿、、images/BZ_282_1771_1574_1814_1615.png、images/BZ_282_1841_1574_1884_1615.png、images/BZ_282_1911_1574_1954_1615.png、馬、車、images/BZ_282_1683_1640_1726_1681.png、亡、、騩、魚部件繁省 16 伐、images/BZ_282_955_1965_998_2006.png、images/BZ_282_1027_1965_1070_2006.png、images/BZ_282_1100_1965_1142_2006.png、images/BZ_282_1172_1965_1215_2006.png、images/BZ_282_1245_1965_1288_2006.png、images/BZ_282_1317_1965_1360_2006.png、images/BZ_282_1390_1965_1433_2006.png、、images/BZ_282_963_2017_1001_2059.png、齒、images/BZ_282_1094_2024_1137_2065.png、 、昔、妾、鹿 8 寧、images/BZ_282_1688_1972_1731_2013.png、于、射、images/BZ_282_1908_1972_1951_2013.png、貞、疾、翌________________輪廓與綫條______繁省 8 降、鹿、images/BZ_282_1016_2129_1059_2170.png、images/BZ_282_1082_2121_1103_2164.png、images/BZ_282_1147_2129_1190_2170.png、龍、戌、脽 5 弓、子 (地 支)、逐、鹿、____________________images/BZ_282_1683_2155_1726_2196.png構(gòu)形異嚮左右異嚮 87卜、images/BZ_279_1668_1136_1726_1205.png、我、戊、戌、戈、弗、images/BZ_282_1390_2227_1433_2268.png、月、夕、羌、望、比、年、妣、以、身、images/BZ_282_955_2324_976_2367.png 、人、若、女、聞、卬、沚、隹、images/BZ_282_955_2376_976_2419.png 、亥、辰、丑、又、乙、父、肘、臣、目、骨、龍、彘、兕、逐、麋、貍、翌、不、亡、黍、肜、勿、帚、乍、匚、亙、馬、虎、多、屯、中、方、己、弓、眔、脽、奚、images/BZ_282_1390_2592_1433_2634.png、降、images/BZ_282_951_2651_994_2693.png、、images/BZ_282_1109_2644_1130_2686.png 、images/BZ_282_1178_2644_1199_2686.png 、 、images/BZ_282_1321_2651_1364_2693.png、images/BZ_282_1390_2651_1433_2693.png、邑、令、賓、images/BZ_282_1100_2710_1142_2752.png、咎、往、韋、雀、____________________歸、出、images/BZ_282_1016_2762_1059_2804.png、死、images/BZ_282_1147_2762_1190_2804.png、允、先45卜、弜、見(獻)、令、馬、隹、歲、images/BZ_282_1761_2357_1782_2399.png、鬼、母、從、若、見、images/BZ_282_1761_2416_1804_2458.png、戌、戊、丑、辰、申、旬、以、彈、射、images/BZ_282_1617_2521_1660_2562.png、中、夕、亡、仄、耳、弗、帚、乍、弔、亥、乃、彘、images/BZ_282_1688_2625_1731_2666.png、各、出、往、季、黍、死、眔、images/BZ_282_1814_2670_1835_2712.png 、images/BZ_282_1879_2670_1885_2712.png______上下異嚮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mages/BZ_282_885_2834_928_2875.png、帚、images/BZ_282_1016_2834_1059_2875.png、亙_3且(祖)、至、images/BZ_282_1836_2834_1879_2875.png

        續(xù) 表

        根據(jù)上表我們有以下幾點討論:

        (一)《丙編》及《花東》甲骨同版異文的類型基本一致,筆畫異寫、構(gòu)形繁省、構(gòu)形異嚮、構(gòu)形異位、構(gòu)形異構(gòu)五大類型,二者皆有,僅在細類上有別,例如《花東》甲骨不見“筆畫平直與曲折互見”的同版異文例,《丙編》則無整字異構(gòu)的同版異文。

        (二)就二批甲骨異文字數(shù)來看,《丙編》共326字,《花東》則有156字,《丙編》異文字例較《花東》整整多出了一倍以上。再就各類數(shù)量觀之,其中繁省、異嚮及異位三類異文字數(shù)《丙編》遠遠多於《花東》。進一步觀察二者的異文字例,除了左右異嚮類有較多的相同異文字例外,①24字相同,分別是卜、戊、戌、弗、夕、以、若、隹、亥、辰、丑、彘、黍、帚、乍、馬、中、眔、 、令、往、出、、死。其餘諸類相同異文字例則甚爲少見。以構(gòu)形繁省互見爲例,二批甲骨皆有之異文僅筆畫繁省的西、翌、告、勿五字,輪廓與綫條繁省互見的鹿、二字。綜合而論,《丙編》及《花東》二批甲骨同版異文雖然在類型上大致相同,但在異文字例數(shù)量及內(nèi)容上卻有著巨大的差別。筆者認爲造成上述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二:

        1.二批甲骨在占卜事類上比重不同,《花東》甲骨的占卜事類集中於祭祀一類,內(nèi)容單一,用字範圍較窄;而《丙編》占卜事類則包括戰(zhàn)爭、祭祀、疾病、農(nóng)事、氣象、生育、災咎等,內(nèi)容繁雜,用字範圍較寬,對應出來的異體字概率也理應較高。因此,二批甲骨在使用字集中的範圍多寡不均,應是造成二者同版異文在字例數(shù)量及內(nèi)容上懸殊差異的原因。

        2.《丙編》及《花東》是不同階級的兩批甲骨,分屬於王卜辭及子卜辭,二者階級不同,各有自己的占卜集團,占卜主體、貞人及刻手皆各自有別,其所掌握的行政資源也勢必有異。因此,二者的占卜集團規(guī)模自然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説,王卜辭的貞人與刻手數(shù)量必定遠遠多於《花東》子卜辭,刻手人數(shù)多,刻寫異文的概率就相對高,這或許是造成《丙編》同版異文字數(shù)遠較《花東》甲骨爲多的另一原因。

        (三)就筆畫繁省異文來看,《丙編》與《花東》皆以“橫畫”繁省爲多,所繁省之筆畫亦多屬重復筆畫及不影響構(gòu)形的附加筆畫;再就部件繁省異文觀之,《丙編》與《花東》的繁省異文字例皆不相同,所繁省之部件也完全有別,如《丙編》繁省部件有戈、止、萬、口、山、又、示、日、牙齒形、鹿角形、等11部件,《花東》繁省部件則僅有貝、屮、弓、口形、卜等6部件。

        件。《丙編》所混用的部件均爲近義偏旁的通用,而《花東》除了爲近義偏旁之外,是“鬯”字花東34∶3、花東34∶6二種異體並行造成的異構(gòu)則是牝字的“”形與刀形“”形近混用而形成之異文。

        二、《丙編》及《花東》同版異文構(gòu)形特點及差異

        本節(jié)主要討論《丙編》及《花東》二批甲骨同版異文的個別字例的構(gòu)形特點,以及特殊的異文現(xiàn)象。通過兩批甲骨同版異文的整理,發(fā)現(xiàn)某些異文字例習見而且僅見於某一批甲骨,成爲此批甲骨特色字例。此外,“卜”字的書寫方嚮,在這二批甲骨中也存在顯著的差異?,F(xiàn)將這些差異現(xiàn)象討論如下:

        (一)在筆畫繁省一類的異文中,習見於《花東》而不見於《丙編》的同版異文有庚、羊二字,二字的同版異文在《花東》甲骨上極爲常見,“庚”字異文有花東247∶3、花東247∶17、花東240∶6、花東474∶4等繁省寫法,《丙編》“庚”字則僅一種寫法,作,不見任何繁省變化的異文。又如“羊”字有花東409∶12、花東409∶15二形習見於同版,①二字異文字形可參拙著《論花東卜辭同版異文——繁省互見現(xiàn)象》一文。而《丙編》“羊”均作,不見形,只見缺刻筆畫造成的、二異文。②如《丙編》617的“”字作、二形?!案?、“羊”二字異文構(gòu)形可視爲《花東》甲骨字形的特點。

        (二)在筆畫繁省一類的異文中,習見於《丙編》而不見於《花東》的異文有翌、、、且(祖)、受等5字。5字在《丙編》的異文字形引之如下:

        翌丙1∶12丙47∶1丙37∶4丙257∶9丙349∶21丙433∶1丙433∶3______________images/BZ_285_292_1126_297_1169.png丙442∶2丙442∶3 images/BZ_285_292_1258_297_1301.png 丙155∶1丙155∶2丙306∶11丙306∶2丙403∶2丙529∶15丙302∶4且(祖)丙313∶4丙313∶2丙335∶8受丙18∶1丙167∶12丙332∶7(R)丙20∶2丙55∶6丙169∶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諸字異文在同版甲骨上交錯互見,寫法多變,均不見於《花東》,應屬《丙編》甲骨的異文構(gòu)形特點。

        (三)在筆畫異嚮異文中,筆者發(fā)現(xiàn)“卜”字的書寫方嚮在二批甲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甲骨“卜”字的刻寫方嚮分爲順兆(即與卜兆兆枝同一方嚮)及逆兆(即與卜兆兆枝反方嚮)二種。而《花東》甲骨“卜”字均爲順兆書寫,符合陳夢家先生所言的“此兆的卜辭,若兆是向左的,則卜辭中的‘卜’字的橫枝刻向左,反之向右”。③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頁13。我們知道龜甲右甲的卜兆基本向左,故“卜”字橫枝向左,作“”,而左甲卜兆多向右,“卜”字橫枝則向右,作“”,因此《花東》甲骨“卜”字,因皆順兆刻寫,故而“卜”字同版左右異嚮異文多達134見。④參拙著《論花東卜辭同版異文——異嚮、異位、異構(gòu)現(xiàn)象》一文。然而屬於王室賓組卜辭的《丙編》甲骨的“卜”字方嚮,卻並未完全依照此現(xiàn)象書寫。在《丙編》632版甲骨上“卜”字順兆刻寫而形成同版左右異嚮異文僅36見,遠少於《花東》的134見。而逆兆刻寫的“卜”字卻高達156例,見於105版,①版號依次爲《丙編》8、14、16、27、30、34、35、36、37、41、53、55、57、61、63、76、80、88、90、93、96、104、106、107、114、116、117、119、122、124、126、134、139、155、159、171、177、197、203、306、216、217、235、243、245、247、249、251、257、621、261、263、264、276、291、302、304、309、311、315、317、318、320、323、328、329、330、333、334、336、344、354、366、368、370、375、377、381、394、400、402、403、408、411、425、432、433、449、452、461、485、488、491、494、498、516、521、522、527、529、533、546+221、552、558、605。其中左甲“卜”字逆兆書寫較右甲更頻繁,《丙編》左右甲“卜”字逆兆刻寫的比例爲149∶7,數(shù)量相差懸殊,而此種差異的形成原因尚難確知。但是《丙編》的賓組卜辭的“卜”字方嚮既能順兆刻寫,亦可逆兆書寫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也就是説上述陳夢家所提出甲骨卜辭“卜”字方嚮皆順兆書寫的現(xiàn)象在賓組部分卜辭中尚未形成,卻在《花東》子卜辭出現(xiàn)而無例外。兩批材料對於“卜”書寫方嚮的歧異現(xiàn)象應該如何解釋呢?筆者擬測可能原因有二:

        1.《丙編》這批“卜”字逆兆書寫的賓組卜辭,時間可能早於《花東》卜辭,“卜”字順兆刻寫的習慣尚未建立,因此“卜”字的刻寫方嚮有一定的隨意性。而《花東》卜辭的時間則是在“卜”字順兆書寫習慣形成後,故而“卜”字皆遵守該習慣順兆刻寫。

        2.《丙編》及《花東》分別爲王卜辭及非王子卜辭,“卜”字方嚮刻寫規(guī)律的差異,或許正是因爲兩批卜辭分屬於不同的行政組織,出自兩個不同的占卜機構(gòu)的緣故?!安贰弊猪樥卓虒懙牧晳T則屬於非王子卜辭的書寫特點,而這樣的習慣並未見於《丙編》所收的王室卜辭中。②本文於今年5月25日於臺灣成功大學舉辦的“第30屆中國文字學會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宣讀,會上張惟捷先生對二批甲骨“卜”字書寫方嚮差異提出看法,他認爲花東子卜辭屬賓組王卜辭的下級單位,其所刻寫之卜辭可能受王室單位的嚴格檢視,這或許是造成花東子卜辭在刻寫“卜”字時嚴謹遵守順兆刻寫規(guī)律的一個原因。附註備參。

        綜上所述,《丙編》與《花東》卜辭同版異文雖然在異文類型上並無明顯差別,但在異文數(shù)量、字例及構(gòu)形上卻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似乎説明《丙編》及《花東》兩批材料雖然出土位置相距不遠,時代亦相近,卻是兩批各自獨立而相互不受對方影響的卜辭。

        肆、結(jié) 語

        本文針對《丙編》632版甲骨拓本歸納同版異文的構(gòu)形規(guī)律及種類,並進一步對比《丙編》及《花東》兩批甲骨的同版異文,討論二者在異體字構(gòu)形的差異及特點?,F(xiàn)將本文研究成果重點總結(jié)如下:

        一、《丙編》同版異文共有326字、776組,可以分爲五種類型:一是筆畫異寫異文,共28字;二是構(gòu)形繁省異文,共126字;三是構(gòu)形異嚮異文,共91字;四是構(gòu)形異位異文,共73字;五是構(gòu)形異構(gòu)異文,共8字。

        二、構(gòu)形繁省異文是《丙編》同版異文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而其中又以“筆畫繁省異文”的102個字例高於所有異文類別,變異情形最爲複雜。在這批繁省異文中,所繁省之筆畫多屬構(gòu)形中重復的筆畫,或不影響整體構(gòu)形的附加筆畫;其次在繁省的筆形上,“橫畫”的繁省遠高於其他的筆形,顯示出甲骨文字形中“橫畫”在整體構(gòu)形中的重要性可能相對較低些;再者,繁省異文較多的是由繁而省的簡化異寫,極少出現(xiàn)由省而繁的繁化異文;最後,有許多繁省異文是因刻手一時疏忽缺刻筆畫所造成的。

        三、《丙編》及《花東》兩批異文材料在異文類型上基本一致,皆可分爲五種類型。二者的主要差異呈現(xiàn)在異文數(shù)量及字例內(nèi)容上,在異文字數(shù)上《丙編》的327字遠多於《花東》的156字,且相同的異文字例極少,造成如此懸殊差異的原因,推測與兩批甲骨在占卜事類方面各有著重,《花東》占卜事類集中祭祀一類,《丙編》占卜事類則較爲多元。其次,兩批甲骨出自不同占卜集團,《丙編》屬王室卜辭,集團規(guī)模大,刻手多;《花東》屬子卜辭,集團規(guī)模小,刻手少??淌秩硕啵愇某霈F(xiàn)的頻率自然增高。以上兩點應是造成兩批異文材料在字數(shù)及內(nèi)容上差異巨大的因素。

        四、《丙編》及《花東》兩批異文材料的構(gòu)形特點,《花東》的異文字例中以庚、羊二字變化最多最爲頻繁,爲《花東》異文特色字形;《丙編》異文字例中以翌、、、且(祖)、受五字變化多樣且習見,可視作《丙編》賓組卜辭的特有異文字例。

        五、《丙編》及《花東》二異文材料最特殊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卜”字書寫方嚮的差異上,《花東》卜辭“卜”字皆順兆刻寫,《丙編》賓組卜辭“卜”字則可順兆刻寫,亦可逆兆刻寫,並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造成此歧異現(xiàn)象,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爲兩批材料時間不同,《丙編》王室賓組卜辭可能早於《花東》子卜辭,因兩批材料時間不同,致使“卜”字方嚮的刻寫習慣不同;一爲兩批材料的占卜機構(gòu)不同,《丙編》爲王卜辭,而《花東》屬非王卜辭。因占卜機構(gòu)不同,所以造成“卜”字刻寫規(guī)律的差異。

        猜你喜歡
        甲骨文字
        The windmill trend
        文字的前世今生
        字溯甲骨?文承龍韻
        熱愛與堅持
        《甲骨春秋——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一百二十周年》簡介
        當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打亂的文字
        說甲骨新綴所見的“南孟”與“奠子方”
        甲骨釋字四則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jù)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精| 国内精品少妇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艳妇| 中文字幕高清不卡视频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丁香五月缴情在线|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制服 丝袜 国产 另类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激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毛片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久久最黄性生活又爽又黄特级片 | 奇米影视第四色首页| 午夜一级韩国欧美日本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久久久| 白白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2|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亚洲免费天堂| 自拍av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免费|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AV| 一级老熟女免费黄色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一国产区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在线视频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av| 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 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