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小 飛
(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隨著建筑業(yè)迅猛發(fā)展,從西方羅馬古典柱式到國內(nèi)公共建筑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圓柱,無不體現(xiàn)著人們對建筑的美觀性和藝術性的追求。傳統(tǒng)的圓柱木模、定型鋼模存在造價高、施工困難、材料浪費等缺陷,PPR圓柱模是一種新型模板,具有成本低、施工操作簡便、周轉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
三明站站臺雨棚工程地處福建省三明市,由中鐵第四勘測設計院設計,站場總規(guī)模為三臺七線,基本站臺為:二站臺(站臺寬度為12 m,長度為550 m)、三站臺(站臺寬度為10.5 m,長度為550 m),結構組成為現(xiàn)澆混凝土單柱雙邊懸挑和單榀框架,單榀框架順股道方向為雙柱雙邊懸挑。雨棚柱共計346根,其中D=600圓柱246根,D=700圓柱100根。
本工程所有圓柱采用定制PPR圓柱模施工。
PPR圓柱模分A,B兩片,每片高1.2 m,重約5 kg~6 kg,施工時兩片拼合呈圓柱形。安裝方便快捷,通常情況下上中下三道鐵皮箍用螺絲上緊即可。
PPR圓柱模,原材為PPR,別名無規(guī)共聚聚丙烯,具有強度高韌性好等優(yōu)點。在安裝與拆除過程中不易破損、變形,可多次周轉利用。
PPR圓柱模拆模時只需松掉鐵皮箍,沿A,B片接縫位置撬動即可與混凝土剝離,圓柱表面成型光滑。
1)PPR圓柱模安裝時將A,B片在已綁扎完成的柱筋外拼合成圓柱形,然后繼續(xù)向上拼裝直至梁底,拼裝的同時用鐵皮箍每30 cm一道箍緊,鐵皮箍見圖1,圖2。
2)安裝完成后用50 mm×100 mm木方在圓柱呈“米”字形位置為背楞,用自制環(huán)箍加固圓柱(見圖2,圖3),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圓柱均勻受力,防止變形。自制環(huán)箍用φ8鋼筋依據(jù)柱子周長加工,一端與對拉絲桿焊接,另一端與長30 mm鋼管焊接。
3)最后用扣件與鋼管呈“井”字形分上下兩道加固圓柱并調(diào)節(jié)垂直度(見圖4)。
1)PPR圓柱模在混凝土澆筑前用砂漿將柱模根部封堵,防止?jié)仓^程中因漏漿造成柱子爛根。
2)將模板內(nèi)側澆水濕潤,減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水分流失,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時混凝土為親水材料,柱根部鑿毛處理的舊混凝土面充分澆水濕潤后與新混凝土可以更好結合。
3)混凝土澆筑前在柱子根部澆筑100 mm與混凝土同配比少石砂漿,避免出現(xiàn)蜂窩麻面。
4)在混凝土澆筑時將振搗棒貼近柱模內(nèi)側、伸至柱根部分層轉圈振搗,每次澆筑高度不超過2 m,禁止一次澆筑到位,保證混凝土成型效果。
1)依據(jù)混凝土配比、施工溫度、柱構件特性確定拆模時間,通常情況下,在混凝土達到終凝后、拆模不影響混凝土質(zhì)量時即可拆除;
2)拆模時先拆除“井”字形鋼管固定架,松掉自制環(huán)箍,移走木方,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依次松掉鐵皮箍螺絲,拆除柱模,拆除完成后用塑料薄膜澆水包裹養(yǎng)護。
1)PPR圓柱模在安裝時,定制鐵皮箍旋緊時保證周長一致,防止松緊不一導致柱子成型后截面尺寸有明顯偏差。
2)梁柱交接位置需用PPR圓柱模配模,并且要局部加固防止脹模,保證陰角垂直平整。
3)柱子澆筑至梁底時,宜高出梁底2 cm~3 cm,待梁柱交接位置配模完成后,將高出梁底部分混凝土鑿毛處理留置施工縫,保證柱子整體性與美觀性。
4)PPR圓柱模拆除完成后及時清理模板內(nèi)側附著的水泥漿,周轉次數(shù)較多需刷脫模劑時,選擇對混凝土強度和裝飾裝修無影響的中性脫模劑。
本工程采用定制PPR圓柱模施工,混凝土圓柱成型效果良好、縮短了施工時間、降低了施工成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得到了各方的認同,值得進一步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