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語閱讀】
2019年4月,一個叫#淚失禁體質(zhì)#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引起網(wǎng)友熱議。每逢和人吵架或是情緒稍微激動些,都會控制不住地想哭。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沒有太委屈,只是據(jù)理力爭,可嗓門一高、情緒一上來,聲音慢慢就變成了哭腔。臺詞早早準(zhǔn)備好了,愣是說不出口,氣勢蕩然無存,整個人原地描述什么叫。有上述癥狀的,就可被認(rèn)為是“淚失禁體質(zhì)”。看到這個解釋后,不少網(wǎng)友表示是自己本人沒錯了:跟同學(xué)皮,沒皮過,情緒一激動,落淚了。
【背景延伸】
大多數(shù)“淚失禁體質(zhì)”的人,性格都比較內(nèi)向,有抑郁體質(zhì),《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應(yīng)該是“淚失禁體質(zhì)”?!皽I失禁體質(zhì)”的人常比較膽小,缺乏安全感,比較悲觀,不善交際??奘侨祟愐环N正常的生理情緒表達(dá),通過哭泣,可以將這種負(fù)面的能量釋放出來,緩解自己悲傷、恐懼的情緒,因此,從某些意義上說,“淚失禁體質(zhì)”對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如果遇事就哭,這樣也會影響人際交往和其他社會功能。
【微觀點】
從眾多“是我本人”的評論中可以看出,“淚失禁”是不少網(wǎng)友具備的“體質(zhì)”?;ヂ?lián)網(wǎng)將大家聯(lián)系起來,大大減少了我們線下溝通的機會,也就減少了情緒的“實戰(zhàn)”性碰撞。而挫折經(jīng)歷本就不算多的年輕人,情緒稍微激動便流下淚來也屬正常,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也表明人本質(zhì)善良。想要治愈“淚失禁”,多溝通、多體驗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積極陽光地生活,才能讓交際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