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奚川
前段時間,我聽朋友說了一件事,她終于把喜歡的那個男生追到手了。
從我認識她以來,這還是她第一次主動去追求一個男生。
她第一次跟我聊起這個男生的時候,聊到最后,她問了我一句話。
她問,是不是主動邁出第一步的那個人,注定是更卑微的那一個,因為所有患得患失、忽喜忽悲,你都要笑著咽下去。
我想了很久,最后說不是。我還是愿意相信喜歡這件事不存在卑微,只存在心甘情愿。
我高中的時候,暗戀過一個男生兩年。
他是我閨密的好朋友,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教學樓的樓梯口。
中午下課人特別多,我跟我閨密手牽手地往樓下走,他和幾個男生走在前面,我閨密叫了他的名字,他轉過頭來,對我們笑了笑,兩顆小虎牙特別可愛,像小太陽。
我也是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相信那句話:喜歡一個人,哪怕他身陷茫茫人海,你也覺得他是發(fā)著光的。
一見鐘情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它不講道理,也沒有邏輯可循。
他是我第一個喜歡的人。
在認識他之前,我也想象過自己會喜歡什么樣的男生,我給他貼了很多標簽,我期待有一天會有那個符合我所有幻想的人出現(xiàn)。
然而,那個男生跟我期待的標準完全不一樣。
我本以為我喜歡文靜謙和的人,他卻外向熱烈;我本以為我喜歡寡言少語的人,他卻能言善辯;我本以為我喜歡不喜熱鬧的高嶺之花,他卻偏愛喧囂,常常被人簇擁,活在話題的中央。
人生因種種意料之外的意外而美妙。
我閨密看出我喜歡他之后,每天都鼓勵我去表白,恨不得我和他下一秒就在一起。
但我是個想法很多且性格內(nèi)向的人,我做不到去熱烈追求,我是個保守派,一開始并沒有表白的想法,只想慢慢來。
因為我閨密的助攻,我跟他漸漸熟悉起來,變成平時在學校走廊碰見,他會笑著叫我名字,與我閑聊上兩句的朋友關系。
人永遠是貪心的,一開始只是想要做朋友就好,可是,真正做了朋友之后,又不會滿足于此。熟悉感給我?guī)砹烁嗟南M沧屛蚁胍M一步。
我開始小心翼翼地對他好,怕他知道,又怕他不知道,每天活得像一個矛盾體。
其中有兩件小事,直到現(xiàn)在,我都還記得很清楚。
一次是在體育課上。我們兩個班恰好是同一節(jié),解散后,他和幾個男生在打籃球。
我想給他送水,但又不想引起他的誤會,所以,那天和他打籃球的男生們,都被我送了一瓶水……突兀且笨拙。
還有一次是圣誕節(jié),那時候還流行互送蘋果做禮物。恰巧那陣子我爸爸的朋友送了他一箱特別甜的紅富士,我去文具店買了包裝紙和彩帶,自己親手包了一個蘋果送給他。
之后,那天上午大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發(fā)短信問他蘋果好不好吃,他說很好吃,我興奮過了頭,竟然回了他一句:我家里還有一箱,你喜歡的話,我都送給你吃。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好像也是從那之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腦回路,似乎特別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就像新書《邀你來我心里》里面的女主聞如一,書里面有一個情節(jié)是這樣的——男主當初為了追求女主,給她送了一個月的早餐,卻被女主當成包月送,暗示的目的沒達到不說,險些變成一個兼職送外賣的男同學,令人哭笑不得。
上面提到的兩件烏龍事,哪怕現(xiàn)在提起來,我閨密都還會笑上好半天,說是我憑實力單身的。
當時,我覺得自己蠢到不行,現(xiàn)在回想起來,倒覺得自己有幾分可愛。
畢竟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不到再像從前那樣,不計后果地去喜歡一個人,我已經(jīng)變成一個會在感情里計較得失的大孩子。
我始終沒有跟那個男生表白,說一聲“我喜歡你”。
我害怕一開口連最普通的朋友關系也無法維持,在漫長的暗戀過程里,最后我主動選擇了放棄,自己給自己一個解脫、一個善始善終。
我沒有得到我那時候最想得到的人,但我仍覺得那段時光難得可貴,因為這一生只有一次。
十六歲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只是因為喜歡而喜歡。
你不會去考慮你們的性格合不合適,不會去在意他家境如何,是否有車有房,甚至連以后未來的種種細節(jié)都甚少想象。
但那個時候,我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困在自我厭棄的牢籠里,無法走出去。我無法面對怯懦無能的自己,甚至覺得不被愛是我活該。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想回到那段日子,抱抱整夜懊惱失眠的自己,對她說一聲:其實你做得很好,你的喜歡是最純粹的,而你也是最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