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我部隊將體育運動的相關特質(zhì)及其功能進行發(fā)揮,將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作為部隊凝聚力提高的方式,并通過這種方式將部隊戰(zhàn)斗力進行提升。部隊主要是以軍事訓練為中心,但群眾性的體育活動依舊貫穿于各項工作當中,能在對官兵體質(zhì)進行加強的同時豐富官兵相對單一的文化生活。
一、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正確導向
(一)要將領導帶頭的理念進行樹立
對于將群眾性體育活動作為加強官兵的身體素質(zhì)及部隊建設推進工作的重要途徑,這一途徑要由各單位的各級政治部領導進行帶頭,將“體能也是戰(zhàn)斗力”的意識進行增強。各單位的政治部領導要主動參加體育指導小組,并堅持現(xiàn)場指導相關大型體育活動,營造一個領導親自抓、官兵積極參加的良好氛圍。
(二)要將全員參與出效益的理念進行樹立
要將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情況以參與程度及積極性作為評價標準,要善于分析不同層次的人需要什么樣的體育運動,并根據(jù)分析結果進行活動內(nèi)容的科學、合理設置。要根據(jù)群眾體育活動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進行“文體聯(lián)賽”的模式,要保證人人都能夠有項目可以參與。
二、建設群眾性體育工作的良好環(huán)境
根據(jù)當前的時代發(fā)展需求,要將群眾體育的基礎建設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任務,并根據(jù)總部明確的體育設施建設目標及標準,實行多方投入共建設的方式。因此,部隊在最近幾年有部分經(jīng)費均用于群眾性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當中,為基層連隊官兵建設了籃球場、健身房等群眾性體育設施及場地。并且,各級單位還可依照青年官兵的體育運動需求,在搞好傳統(tǒng)體育設施達標建設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一批網(wǎng)絡教室,給體育設施建設賦予了時代氣息。
三、群眾性體育工作可進行創(chuàng)新
(一)將體育競賽與軍事訓練進行有效結合
可以在軍事訓練計劃中加入長短跑、俯臥撐等體育項目,并定期進行考核競賽;而對于某些兵種的戰(zhàn)備訓練則可以組織長途拉練,有針對性的對官兵的野外生存能力進行鍛煉,加強官兵的意志品質(zhì);還能夠結合部隊特點進行滾輪胎、收放被復線、扛線桿跑等群眾競賽性體育運動,將官兵的身體能力素質(zhì)進行增強的同時將愛軍習武謀打贏的信心進行提升,促進訓練任務在有趣味且競爭性強的環(huán)境中完成。
(二)將體育競賽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有效結合
體育競賽活動要堅持與政治教育活動的緊密聯(lián)合,要將群眾性體育工作的引導及熏陶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例如,某團連續(xù)二十年將群眾性體育工作與年度主題教育進行結合,開展以娛樂性、教育性及運動性為主的主題團日活動;在迎接奧運會時,還開展了以“人文奧運”為理念的軍事體育運動會等迎奧運系列的體育活動。讓官兵經(jīng)過這些附帶有主題意義的體育競賽類活動,對其頑強拼搏、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意志品格進行培養(yǎng)。
(三)將體育競賽活動與官兵的興趣愛好進行有效結合
部隊可在增強體育運動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上進行重點建設,通過這種方式將官兵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進行激發(fā),例如,可以根據(jù)官兵的喜好將場地及器材進行利用,開展“3v3籃球賽”、沙灘“五人球賽”、軍營街舞展示等活動;而駐地較高的部隊可以借用天然地形資源,開展山坡越障、登山奪旗、山地運動會等各項體育競賽活動,要保證相關體育活動能實時更新,既要迎合官兵的興趣愛好又能夠帶動官兵的參與度,倡導、帶動官兵進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規(guī)范管理,保證群眾性體育工作制度
(一)將層次領導機制進行設立
將總部及上級機關下發(fā)的軍隊體育運動的相關規(guī)定與部隊的實際任務及官兵的生理特點進行有機結合,將相關的部隊群眾體育工作的意見或規(guī)定進行制定。而師、旅、團三方可以成為群眾體育工作的領導小組,在基層營連成立體育活動指導小組,并發(fā)動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按級負責、分層管理,提高了指導工作的科學性。
(二)各級組織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
各級組織要積極將自身的額領導作用進行發(fā)揮,營造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并加大對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的組織力度;要組織貫穿全年的綜合性田徑比賽及與軍事運動會并要堅持下去,要將官兵每天堅持鍛煉這一項納入群眾性的體育運動中來,要求機關和部隊采取不同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群眾性體育訓練及活動,真正做到了每月體育有比賽。
(三)讓競賽活動進入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
通過相關規(guī)定,每年都要對將基層的體育活動進行組織,要對活動的內(nèi)容、組織、設施建設等相關條件及方式作出調(diào)整。要將檢測目標放在在該類活動官兵的求知意志、官兵的才干能否被增長及能否在團結集體等方面。將是否能夠滿足官兵求知益智、是否增長官兵才干、是否鍛造團結集體、是否促進軍營和諧作為檢驗活動效果,并把“文明辦賽、文明參賽、文明觀賽”作為評選先進單位和個人的基本條件,保證了基層部隊體育競賽活動健康規(guī)范、可持續(xù)發(fā)展。
五、總結
群眾性體育活動之于部隊官兵的體能訓練,有很強的借鑒價值,有目的地進行選擇、甄別和借鑒,并能夠在部隊的日常訓練及相關工作開展時取得良好進展,對于提升部隊官兵的體能訓練質(zhì)量和效益有著正面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郇昌店, 張偉. 群眾性體育活動的草根動員與政府治理轉型[J]. 體育科學, 2018, 38(12):13-20.
[2] 李新社, 蒲學民, 楊智敏, et al. 群眾性體育活動紅紅火火[J]. 軍事記者, 2002(5):78.
[3] 何慶, 郝志偉. 聚力“四抓”助推群眾性文化活動提質(zhì)增效[J]. 政工學刊, 2017(5):56-57.
[4] 么耐賢, 韓文虎. 部隊體育訓練的內(nèi)容和手段研究[J]. 軍事體育學報, 2002, 21(3):65-67.
[5] 戴金東. 加強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骨干培養(yǎng)的思考[J]. 軍事體育學報, 2017(36):118.
[6] 魏際英,季電力,劉亞興.群眾性體育活動在軍校學員體能訓練中的作用[J].軍事體育學報,2014,33(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