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王圣潔
(江蘇省光伏風電控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江蘇蘇州215009; 蘇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蘇州市螺旋流恒壓泵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江蘇蘇州215009)
離心泵啟動前需要在泵殼與吸水管內部充滿水,將泵殼內部的空氣排出?,F(xiàn)有技術中通常有以下幾種排出空氣的方式:第一種,在裝配底閥部充水,這種方法對底閥水頭造成的損耗較大,工作效率較低;第二種,加裝引水罐,通過引水罐將泵殼內部充滿水,雖然方便易操作,但引水罐體積較大,成本高,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第三種,采用大型真空抽氣裝置,該裝置容易損壞且難以維修,使用過程中內部容易存有空氣,難以自行排出,需要人工疏通;第四種,采用手動抽氣裝置,該裝置裝配簡單、使用靈活,但由于手動操作,功率較低[1]。
對輕便型恒壓水泵而言,其體積較小,攜帶方便,如果采用過于復雜的抽氣裝置則浪費資源且成本較大[2]。輕便型恒壓水泵泵殼內部需要排氣的空間較小,無需采用大功率的真空泵抽氣,因此使用第四種方式即可滿足工作需求。在設計輕便型水泵泵殼時,需在其上方預留1個內螺紋接口,用來連接真空抽氣裝置,圖1為輕便型恒壓水泵與手動真空抽氣裝置連接示意圖[3]?,F(xiàn)對手動抽氣裝置從結構設計、三維運動仿真以及零件選擇等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
a)裝配前 b)裝配后圖1 輕便型恒壓水泵與手動真空抽氣裝置的連接
進氣組件如圖2所示。進氣孔的外螺紋與離心泵泵殼的內螺紋相連接。開關連接件的外螺紋與進氣件的外螺紋連接,用于放置排氣單向閥。閥芯導向塊的外螺紋與進氣件的內螺紋連接,通過彈簧控制進氣單向閥,以防內部氣體從進氣孔流出。
進氣組件主要作用是實現(xiàn)氣體的單向進入,當進氣件內部在活塞作用下產生負壓時,進氣孔內的氣體克服進氣單向閥上的彈簧彈力,進入進氣件內部,完成吸氣,進氣單向閥在彈簧的作用下閉合。
1.進氣單向閥; 2.進氣孔; 3.彈簧; 4.開關連接件; 5.排氣單向閥; 6.導向塊; 7.閥芯導向塊; 8.進氣件圖2 進氣組件裝配圖
當進氣件內部在活塞作用下產生正壓時,進氣單向閥保持閉合,內部氣體在克服排氣單向閥上的彈簧彈力后從開關連接件中導出。整個過程利用內外壓力差,在內部彈簧的配合下實現(xiàn)了內部氣體的單向導通。
排氣組件如圖3所示。排氣件與氣缸本體通過螺紋連接,活塞桿穿過排氣件內孔和密封圈安裝在其內部,銷釘固定安裝在活塞桿上。
在排氣件內部設計有環(huán)形凹槽,轉動把手可鎖住活塞桿,防止活塞桿自由滑出而造成損壞。工作時,旋轉把手對準槽口,銷釘即可脫離環(huán)形凹槽的限制,此時拉動把手進行抽氣[4]。
1.氣缸本體; 2.排氣件; 3.密封圈; 4.銷釘; 5.活塞桿圖3 排氣組件裝配結構
把手結構如圖4所示。采用人體工學的設計理念,根據(jù)人手結構設計把手,盡量減少使用時的身體疲勞。把手中內螺紋與活塞桿的外螺紋連接,緊固螺釘固定把手與活塞桿的位置,防止把手工作時脫落。
圖4 把手結構3D造型圖
抽氣裝置裝配結構如圖5所示。O型密封圈A安裝在進氣件外螺紋退刀槽內,進氣單向閥左端與進氣件內孔相接,右端活動安裝在閥芯導向塊中心孔內,彈簧安裝在閥芯導向塊與單向閥閥芯環(huán)形端面上。排氣單向閥安裝在開關連接件內,且與導向塊通過彈簧活動連接。氣缸本體與進氣件螺紋連接,活塞桿與活塞螺紋連接,墊片通過螺釘安裝在活塞左端,活塞圓周設有尼龍片和O型密封圈C。把手與活塞桿螺紋連接。
把手帶動活塞拉出時,左腔內的氣壓低于外部氣壓,而排氣單向閥在彈簧彈力作用下鎖緊,迫使進氣單向閥克服彈簧阻力向右運動,實現(xiàn)吸氣。當把手帶動活塞推進時,內部氣壓大于外部氣壓,此時進氣單向閥在彈簧的作用下鎖緊,迫使排氣單向閥克服彈簧阻力向上運動,實現(xiàn)排氣。
1.墊片; 2.內六角螺釘; 3.進氣件; 4.閥芯導向塊; 5.進氣單向閥; 6.O型密封圈A; 7.O型密封圈B; 8.彈簧; 9.開關連接件;10.導向塊; 11.排氣單向閥; 12.尼龍片; 13.O型密封圈C; 14.活塞; 15.活塞桿; 16.氣缸本體; 17.排氣件; 18.O型密封圈D;19.銷釘; 20.無頭螺釘; 21.把手圖5 產品結構圖
考慮系統(tǒng)密封性、輕便靈活性以及零件耐用性等因素,同時結合實物測試,對該手動真空抽氣裝置進行選材,零件型號及材質見表1。
表1 零件型號及材質
運用SolidWorks三維設計軟件分別對該抽氣裝置進氣件部分、排氣件部分、活塞以及氣缸本體等零件進行結構尺寸造型。設置平行、同軸、距離等配合參數(shù),選用機構連接方式對其各零部件進行裝配,并預留相應自由度,完成的虛擬裝配爆炸圖如圖6所示[5]。
圖6 裝配爆炸圖
對零部件進行運動分析。采用平移式伺服電機驅動其往復運動。在裝配時通過Servo Motor1選項對連接軸伺服電機的參數(shù)進行設置,經過多次對比試驗,位置上選用擺線函數(shù)圖形,長度L為120 mm、周期T為5 s。進行Analysis Definition1運動學分析時,設置好開始時間、終止時間、幀頻等參數(shù),進行動態(tài)模擬,運動仿真效果如圖7所示。
圖7 運動仿真效果圖
通過機構運動仿真分析可知,該抽氣裝置的結構運動符合預期要求,驗證了手動狀態(tài)下活塞式抽氣機構的方案是可行的。
本文針對輕便小型恒壓水泵啟動時內部需要排氣的問題,對現(xiàn)有排氣方式進行改進,通過3D造型設計、虛擬裝配及仿真分析,研究設計出一種手動真空抽氣裝置。該裝置通過活塞的往復運動從腔體內吸氣,采用單向閥控制氣體進出,從而有效排出泵殼內氣體,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效果不理想、操作不便等問題,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攜帶等優(yōu)點,適用于輕便型水泵在啟動前抽取內部空氣,也可用于中小型工程機械、農用機械中需要抽真空的場合。產品應用展示如圖8所示。
圖8 產品應用展示
[1]王成.螺旋流恒壓泵結構性能改進及試驗研究[J].流體機械,2014,42(12):12-16.
[2]王成,施長崗,曾欠歡.螺旋流恒壓泵內部流場分析及實驗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16(9):138-145.
[3]王成,孫躍林.螺旋流恒壓消防泵水力特性比較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34(2):205-206.
[4]李海萍.機械設計基礎[M].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5]江宏,陸利鋒,魏崢.SolidWorks動畫演示與運動分析實例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