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蓮籽
在北京,有這么一家滿富時代情懷的銅鍋涮肉店,店內(nèi)店外每個角落都散發(fā)著上個世紀某些年代濃濃的記憶和味道,特色懷舊主題風(fēng)靡吃貨圈,更吸引著各路游人前往打卡,這就是北京德云社旁的“羊大媽街邊涮肉”。
沉浸體驗,主題裝飾別具一格
在羊大媽街邊涮肉和老北京街邊涮肉來一場味道與情懷之旅,這也正是食客趨之若鶩的原因所在。店內(nèi)的桌子是用四個北冰洋的箱子墊起一張床板制成,這讓人聯(lián)想到1980年代的路邊攤。曾幾何時,親朋好友沐著涼晚風(fēng),圍著銅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歡聲笑語侃大山。
再往里走,則是另一番情調(diào)。墻面漆成故宮紅,斜著幾枝白玉蘭。另一面墻上,貼著紅喜字,旁邊的桌上擺著紅色的暖水瓶。創(chuàng)始人蔡世紅說:“羊大媽是一個概念,她代表著古道熱腸的北京大媽?!北本┤斯軞q數(shù)比較大的婦女叫大媽,我很小的時候,張大媽、李大媽,叫起來是覺得對方特別親,被叫大媽的人也很高興。1980年代,正是北京大媽風(fēng)華正茂的年代,新婚之喜、喬遷之樂都為美好時光錦上添花。
回味老北京街邊“燒烤涮”的昧道
除了回憶滿滿的氛圍營造,向食客展示老北京街邊“燒烤涮”,也是羊大媽街邊涮肉吸引人的另一法寶。
你還記得20元一大把的街邊肉串嗎?羊大媽街邊涮肉把這個記憶重現(xiàn)。20元18個肉串,一次吃過癮??绢惡荦R全,有羊肉筋、牛肉串、牛板筋、雞爪、黃花魚、韭菜、大蒜、饅頭片等25個品種。每串兩三元,敢打“街邊”招牌,價格自然夠?qū)嵒荨?/p>
店里主打的當(dāng)然是地道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清水一盞,蔥姜二三”,在老北京火鍋店可謂是傳統(tǒng),與其它地方的高湯鍋底麻辣鍋底不同,清水鍋底最能體現(xiàn)的就是肉的品質(zhì),而肉的品質(zhì)就直接決定了銅鍋涮肉在北京的地位。資深老饕在羊肉一端出來就能判斷這家店的味道。北京老饕在“羊大媽街邊涮肉”能吃到熟悉的味道。這熟悉的味道不僅有老北京的味道,還有“羊大爺涮肉坊”的味道。
“羊大爺”保駕護航,敢打價格戰(zhàn)
羊大媽為什么敢打價格戰(zhàn)?羊大爺涮肉保駕護航。羊大爺涮肉是被蔡瀾先生點贊的餐廳,當(dāng)年蔡瀾盛了一大碗魚露,涮羊肉蘸著魚露,吃得很開心?!把虼鬆斾倘狻痹诒本┯辛曳值?,擁有穩(wěn)定的供應(yīng)鏈系統(tǒng)?!把虼髬尳诌呬倘狻焙脱虼鬆斾倘庥玫氖窍嗤脑牧?。在羊大媽街邊涮肉,同樣可以吃到“立盤不倒的羊肉”,但是價格卻不貴。涮肉的配菜也很有特色。老北京涮羊肉館子常有羊眼肉,盤中一顆顆黑漆漆的眼睛盯著您,讓人有些毛骨悚然。羊大媽街邊涮肉,把這道老北京人愛吃的美食用白切羊肉的方式來制作,細軟而又鮮美。酥帶魚是北京人愛吃的涼菜,骨酥肉嫩、味道鮮美。配菜大約有16種,各有特色,不會選擇困難。
對話蔡世紅
Q&A:對話:“羊大媽街邊涮肉創(chuàng)始人蔡世紅
Q=《餐飲世界》A=蔡世紅
Q:“羊大媽街邊涮肉”,那么羊大媽是誰?
A:羊大媽是“北京大媽”,北京大媽熱情友愛,直率敢言。北京大媽愛孩子,她們的孩子大多在20-40歲之間。很多北京大媽還有著“大院兒”或是胡同里培養(yǎng)出來的存在感和歸屬感。北京大媽用她們的熱情,為這座喧鬧的大都市保持著一份人情味兒。
Q:這次是“羊大媽”的二次轉(zhuǎn)型,幾乎是自我顛覆?
A:最初的定位太小眾,比如主推的羊腸包子,雖然很特別但是客群很少。這一次我們重新分析了客群,定位成羊大媽街邊涮肉。
Q:羊大媽街邊涮肉的主要客群是?
A:新街口以游客為主,所以客群很大部分是游客??蛦蝺r60元左右,讓游客們吃到地道北京味,是羊大媽的熱情所在?,F(xiàn)在很多北京食客慕名而來,這讓羊大媽很欣慰也很驕傲。
編輯手記:
羊大媽街邊涮肉從上午10點經(jīng)營到午夜。創(chuàng)始人蔡世紅說,這是從夜市理念延伸出“都市人的深夜食堂”的概念。
羊大媽街邊涮肉所處的位置“新街口北大街”,對于很多老北京人來說,別具意義。這里曾是著名的夜市,這個“夜市”是自發(fā)形成的,每晚少則三四十個攤,多則上百個攤。當(dāng)年新街口北大街沿路都是各色各樣的小吃、燒烤,而今夜市不在了,但是記憶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