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亮
近日,一則云南聯通“百萬年薪”招聘州市運營公司總經理的新聞引起業(yè)界廣泛關注。據招聘公告,云南聯通授權云南中電典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典基)在曲靖、昭通、楚雄、普洱四個合作區(qū)域獨家開展全業(yè)務經營,中電典基決定面向社會及聯通系統(tǒng)內合同制員工招聘州市運營公司總經理。報名范圍為社會招聘及聯通系統(tǒng)內部應聘,年齡在50周歲以下。薪酬待遇實行市場化薪酬,年度薪酬“保底50萬+績效50萬”,其中績效薪酬50萬元與本州市運營公司業(yè)績完成情況掛鉤。
這是云南聯通省級混改落地后又一重要舉措,使混改非常徹底的云南聯通在人才方面也大膽與行業(yè)領先標準對標。云南聯通從全國虧損最嚴重,收入份額最低、4G覆蓋率全國倒數,到如今利潤減虧、收入同比增長全國領先、網絡質量大幅提高……是什么使得云南聯通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由引入民資建設4G網絡到委托承包運營
云南聯通,是國企混改“雙百企業(yè)”中唯一一家央企省級分公司。6月12日,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曉初在北京郵電大學做國企公開課時就講到,國企擔當國家建設的背景下,如何激發(fā)企業(yè)活力?在中國聯通一系列混改舉措當中,引人矚目的“云南聯通”模式,逐漸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地發(fā)展的新模式。
在云南聯通混改前,截至2016年底,累計投資139億元,自2010年以來連續(xù)累計虧損58億元,2016年虧損12.78億元。2016年主營收入22.8億元,收入份額低至6.7%,為全國最低。4G覆蓋率5%,百萬人口覆蓋4G基站數全國倒數第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僅36%。
面臨如此嚴峻的形勢,2016年底云南聯通借助聯通混改試點契機,提出“4G移動網絡社會化合作投資模式”。
2017年,第一點星星之火在云南保山點燃。2017年3月8日,保山移動網合作投資協(xié)議簽署,九個月后,云南聯通已在保山、怒江、紅河、曲靖、昭通、楚雄、普洱七個州市開展社會化合作改革,形成州市全面開展投資和運營合作的燎原之勢。而改革的成效是十分明顯的,2018年1-4月,云南聯通合作州市收入同比增長23%,相比非合作區(qū)域高出12.5個百分點,在聯通同規(guī)模州市中名列前茅。
此后云南聯通又增加玉溪、文山、大理、麗江4個州市確認為新一輪社會化合作州市,使云南聯通68%的州市公司參與其中。
針對網絡基礎設施落后、覆蓋差、感知差、投訴率高等問題,云南聯通引入民營資本,開展網絡建設社會化合作,實行網絡代建增量收入分成模式。在此過程中,發(fā)揮合作方技術和產業(yè)鏈優(yōu)勢,基站的選址更加精準和講究效益,“要不要建站”根據“有沒有市場”來決定,“在什么地方建站”按照“現網優(yōu)化前提下站距最佳的原則”來決定,實現了一站一圖一表一書。在合作的帶動下,截至2018年8月,云南聯通4G網絡人口覆蓋率從2016年末的30%提升至60%,網絡能力大幅度提升。
11個州市開展的社會化合作改革成果被中國聯通集團、國資委肯定和認可,2018年10月,云南聯通正式被納入國務院國有企業(yè)改革“雙百行動”名單,并啟動公開向民營企業(yè)招募云南聯通承包運營合作方的相關工作,誓將混改進行到底,擴大到全省范圍。
云南聯通實現了從“引入民營資本參與4G網絡建設”到“引入民營企業(yè)委托承包運營”模式的改革試點,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云南聯通發(fā)展的新模式。
從“星星之火”到“全省燎原”
被納入“雙百行動”名單的云南聯通把社會化合作全盤啟動,再次公開尋找合作方,同時強調合作方“以利潤為標的承包云南聯通全省范圍的全業(yè)務運營”。
2018年12月,中國聯通發(fā)布了云南省分公司全域委托承包運營參與比選企業(yè)公示。這三家企業(yè)分別是江蘇亨通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通譽球通信產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北京中電興發(f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亞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
誓將混改范圍擴大至全省的云南聯通,改革力度大、推行范圍廣、融合模式新,稱得上是中國聯通混改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對于通信行業(yè)乃至國有企業(yè)探索混改新路徑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在今年5月17日,中國聯通舉行了云南省分公司“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合作協(xié)議簽約儀式。會上,中國聯通云南省分公司與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亞錦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電興發(fā)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合作協(xié)議,正式啟動云南聯通全域社會化合作。
協(xié)議有效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共計十年,合作將在接入網資產建設投資、設立云南省級運營公司和創(chuàng)新業(yè)務平臺、委托承包運營合作等領域展開。云南聯通運營公司籌備組組長伍昭祥表示,要牢記云南聯通混改使命,以滿足客戶需求和良好客戶體驗為核心,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成為本地型數字服務商,做產業(yè)互聯網深耕者。
借助省級混改落地以及5G牌照發(fā)放東風,云南聯通迎來了新的機遇。云南聯通曾表示,今年在5G基站建設的目標是,著手推進“117”計劃,即1張覆蓋全省的5G網絡,1個5G無人機基地,打造7大5G聯合實驗室或示范區(qū)。其中,1張覆蓋全省的5G網絡,意味著建設1張覆蓋全省16個州市的5G通信網絡,面向行業(yè)及公眾客戶提供優(yōu)質5G通信服務。
誰是下一個?
云南模式為“全國燎原”提供了先行范本,那么下一步是否有更多省份參考云南模式加入到省級混改的行動中來呢?從實踐上來看,云南模式是成功的。
云南聯通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原聯通人員實現身份轉換,90%以上轉入民營運營公司,引入社會化資本加快4G網絡建設,引入建設資金12億元,新建7400個4G基站,單位成本明顯下降。2018年云南聯通利潤減虧2.5億元,年收入同比提升10%,高出同行業(yè)6.5個百分點。云南聯通率先完成改革的7個州市,收入同比增長17.7%,優(yōu)于非合作區(qū)域11.3個百分點。利潤預算完成100%,優(yōu)于非合作區(qū)域21.4個百分點。
因此,政府、中國聯通集團、參與混改的民營企業(yè)及新運營公司員工對混改的效果也是認可的。業(yè)內專家認為,下一個混改省份應滿足政府推動、聯通求變、民企接盤三方面條件。云南模式向全國推廣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并不一定是統(tǒng)一步調,很有可能在經營比較弱勢的地方運營商開展改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按照聯通集團內部要求,當地市場份額低于10%的公司將來都是要混改的。但有些本身發(fā)展的比較好的地市運營商也不見得沒有變革的愿望,畢竟拿“優(yōu)質資產”與拿“劣質資產”去合作相比,話語權是大不一樣的。
云南聯通省級改革一小步,更是通信市場運營一大步。云南聯通承包運營無異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土地承包責任制,那么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是不是也要受到觸動而加速變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