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前段時間,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新聞,被里面的故事感動得淚流滿面,久久不能釋懷。
在湖北省通山縣孟垅村,生活著一位92歲的老人,名叫孟阿香。因為基因的問題,孟阿香在婚后生了3個“有問題”的兒子——“先天性智障”。
孟阿香和丈夫辛勤“撫養(yǎng)”著兒子們,直到1997年丈夫去世,照顧兒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孟阿香一人肩上,而那時的她,也已年逾70歲。
也許是無法放下自己的孩子,孟阿香又獨自照顧了兒子們20多年。
20年來,孟阿香像一只瘦弱又堅強的老母雞一樣,保護著她的小雞崽們。
她說:“我可不能死,我死了,我的兒子們可怎么辦?”
而在2018年年初,92歲的孟阿香還是病倒了,也在不久后離開了人世。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來家里料理后事,在他們家的閣樓上,發(fā)現(xiàn)了孟阿香的一個驚天大秘密。原來,早在多年前,孟阿香就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撒手人寰,而眼前這3個“傻”兒子,是她最大的牽掛。
于是,她便在近90歲時,還堅持耕種著家里的兩畝地,更是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偷偷給兒子們“囤積糧食”。
在家里的閣樓上,藏著6口大木缸,孟阿香在每年收成后,留夠兒子們的口糧,自己只吃地瓜干,將省出來的稻谷,一粒一粒藏進大木缸。十幾年下來,木缸被裝得滿滿當當,算下來,總共有上千斤,夠3個兒子吃上很多年。在場的人,無不被孟阿香的這個“秘密”感動落淚。
人們常說,一生中最愛你的人,可能是愛人,甚至是你的孩子,但很多人都錯了。其實,一生中最愛你的人,是母親。
老母九十九,常憂七十兒。
無論孩子走到哪兒,無論子女長多大,在天下所有母親眼里,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是應(yīng)該永遠被保護,永遠被照顧的手心里的寶。
今年五一,我把年過半百的父親接來北京游玩。
4天假期,我?guī)Ц赣H游玩了北京幾乎所有的知名景點。
就在旅行的最后一天,我?guī)Ц赣H去了醫(yī)院,診治他那個拖延了30年的,右手肌肉萎縮的舊病。
因為網(wǎng)上號被掛滿,大清早趕到醫(yī)院也沒掛上號,和父親坐在醫(yī)院長長的走廊里,兩個人沉默無語。父親更像是個做了天大錯事的孩子,低著頭不敢說話。
而就在此時,老家年邁的奶奶打來電話,她沒有問我們都去哪里游玩了,沒有問我們吃了什么美食,而是一上來就問道:
“去北京大醫(yī)院看手了嗎?”
我們還沒解釋原因,奶奶接著說:“小體(我爸的小名),這次沒看上就算了,等我跟你大(爸)過段時間不干了,我們再帶著你去醫(yī)院看?!?/p>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又無地自容。
前一天我還在為孝敬了父親而沾沾自喜,前一秒我還因心情煩躁給了父親冷臉。
聽完奶奶的話,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父親的愛,相比于奶奶對父親的愛,卑微得根本不值一提。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母親對孩子的愛,到底有多深?
點贊最高的回答說:
最能衡量母愛的,并不是發(fā)生某件事時,母親做了什么決定;而是在我們綿延不息的一生當中,母親的愛一直都在,無論孩子10歲、30歲、50歲,還是70歲、90歲……
母親的愛沉默無言,卻又充沛強大。它能使人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去穿透所有的黑暗和苦難,把溫暖送到孩子身邊。
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