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楠,段秋虹
鄭州科技學(xué)院,鄭州市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重點實驗室(鄭州 450064)
硒是人和動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1],硒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是無機硒和有機硒,近幾年,含硒樣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檢測的手段也各有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硒的測定》中規(guī)定了食品中硒含量的測定方法,主要有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分光光度法、熒光分光光度法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等[2]。與這些測定方法相比,催化動力學(xué)光度法具有儀器簡單、測定費用較低、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3],因此,試驗探討了催化動力學(xué)光度法對食品中硒含量的測定條件及動力學(xué)條件,建立一種測定食品中痕量硒的新方法。
黑木耳、核桃、紅小豆(市售);100 mg/L硒標準溶液(用時稀釋至0.1 μg/mL,中國·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亞甲藍(鄭州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溴酸鉀(鄭州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硝酸溶液(鄭州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鹽酸(鄭州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硫酸(洛陽昊華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
HH-S型水浴鍋(0~100 ℃),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101-OABS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科恒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UV-4802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悅豐儀器儀表有限公司;電子萬用爐,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
1.3.1 樣品處理
將黑木耳、核桃、紅小豆用水洗凈,在65~70 ℃條件下,在烘箱中烘干樣品,粉碎完全。用電子天平稱取1.000 g粉碎好的樣品于錐形瓶中,添加少量的水潤濕,再加入25 mL 1:4的高氯酸-硝酸混酸,在室溫下靜置過夜,在錐形瓶中加入2~3粒玻璃珠,在可調(diào)式電熱爐上緩慢加熱,并補加硝酸,直至試樣溶液呈透明。溶液冷卻后,加入20 mL 1:1的硫酸溶液,后轉(zhuǎn)入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1.5 g的溴化鉀(溴化鉀需要先用少量的水溶解)、3 mL的磷酸溶液,混勻后加入25 mL的苯,振蕩1 min,分層后將水相移入另一份液漏斗中,再加入25 mL的苯重復(fù)萃取一次,合并有機相,用50 mL的水反萃取硒兩次,將兩次的有機相合并于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
1.3.2 樣品分析方法
取兩根相同的25 mL的具塞的比色管,在其中的一根中加入1.5 mL的硒標準使用液做催化反應(yīng),另外一根中不加硒標準使用液,再依次分別加入2.00 mL硝酸溶液、2.00 mL亞甲藍溶液、2.50 mL溴酸鉀溶液,再加入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振搖混合均勻,置于75 ℃水浴中加熱5 min,立即取出置于流水中冷卻至室溫。冷卻至室溫后,以水作參比,用1 cm比色皿在665 nm處分別測定出非催化反應(yīng)溶液的吸光度A0和催化反應(yīng)溶液的吸光度A,計算出ΔA。
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00 mL硝酸、2.00 mL亞甲藍溶液、2.5 mL溴酸鉀溶液,加水稀釋至25 mL測定它的吸光度,記為空白值。吸取5.00 mL經(jīng)處理的樣品消化液于25 mL的比色管中,再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2.00 mL硝酸溶液、2.00 mL亞甲藍溶液、2.5 mL溴酸鉀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25 mL,輕輕地搖勻并混合均勻,將搖勻的比色管置于75 ℃的恒溫水浴箱中連續(xù)加熱5 min,水浴加熱完成后,在冷水的作用下,將比色管置于冷水流下冷卻至室溫。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它的吸光度。在待測樣液中分別加入0.1和0.2 μg的硒標準樣液,測定其吸光度,計算樣品中硒的含量及回收率。
根據(jù)標準曲線方程計算樣品中硒濃度,根據(jù)硒的濃度計算出樣品中硒的含量。
式中:X為試樣中硒含量,mg/kg;ρ為試樣中硒的質(zhì)量濃度,mg/kg;m為試樣質(zhì)量,g;V1為試樣用比色皿的體積,mL;V2為樣品消解后定容體積,mL;V3為移取消化液的體積,mL。
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不同波長情況下,溶液的不同的吸光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的多波長設(shè)置中,分別設(shè)置波長655,660,665,670,675和680 nm,按1.3.2進行試驗。觀察試驗現(xiàn)象并記錄試驗數(shù)據(jù),具體結(jié)果見圖1。催化反應(yīng)與非催化反應(yīng)的最大吸收波長為665 nm處,可看出在665 nm處為最適合的測定波長。
2.2.1 酸度的選擇
用吸量管分別吸取1.00,1.50,2.00,2.50和3.00 mL 0.025 mol/L的硝酸溶液于5根25 mL比色管中。按照試驗方法測定其吸光度。結(jié)果見圖2。硝酸的最適用量為2.00 mL,此時ΔA最大,所以試驗選擇硝酸的用量為2.00 mL。
圖1 吸收波長對硒吸光度的影響
圖2 硝酸用量對反應(yīng)的影響
2.2.2 亞甲藍用量的選擇
固定其他的條件,分別取0.50,1.00,1.50,2.00,2.50和3.00 mL亞甲藍溶液,具體結(jié)果見圖3。在亞甲藍用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吸光度也在不斷地增加,ΔA先緩慢增加,當亞甲藍的用量為2.00 mL時,ΔA最大,隨后ΔA降低。試驗結(jié)果表明:亞甲藍溶液的最適使用量為2.00 mL。
圖3 亞甲藍用量對反應(yīng)的影響
2.2.3 溴酸鉀用量的選擇
固定其他的條件,分別吸取1.50,2.00,2.50,3.00,3.50和4.00 mL溴酸鉀溶液。具體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知,ΔA的變化隨著溴酸鉀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溴酸鉀在2.50 mL后增長變緩,所以選擇溴酸鉀用量2.50 mL。
圖4 溴酸鉀用量對反應(yīng)的影響
2.2.4 反應(yīng)溫度的選擇
反應(yīng)溫度發(fā)生改變,吸光度隨之發(fā)生變化。為了得出溫度對體系的影響,將其他條件固定,分別選取不同的溫度(65,70,75,80和85 ℃),結(jié)果見圖5。隨著反應(yīng)溫度的不斷升高,ΔA也在不斷地升高,在75 ℃時達到最大值,試驗結(jié)果表明:試驗在室溫下幾乎不發(fā)生反應(yīng),故選擇最適反應(yīng)溫度75 ℃。
圖5 溫度對反應(yīng)的影響
2.2.5 水浴時間的選擇
其他條件固定,設(shè)定水浴加熱時間2,3,4,5,6和7 min,具體結(jié)果見圖6。由圖6可知,ΔA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不同先變化不明顯后來又增大而后又減小,此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可能是時間差的選擇過小,導(dǎo)致變化不明顯。在5~6 min之間,ΔA處于上升期,考慮在5 min時吸光度較大,故選擇水浴時間5 min。
圖6 水浴時間對反應(yīng)的影響
2.2.6 工作曲線
在確定了最佳反應(yīng)條件后,固定其他條件不變,通過改變硒的加入量進行試驗,分別取0,1,2,3,4和5 mL的硒標準使用液。由圖7可知,工作曲線回歸方程為y=5.742 9x-0.002 7,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8 6,方法的準確度及靈敏性較好,適用于測定食品中的痕量硒。
圖7 標準曲線
按1.4小節(jié)所述方法,分別檢測黑木耳、核桃、紅小豆中硒含量,具體結(jié)果見表1~表3。
表1 黑木耳含硒量的結(jié)果分析
表2 核桃含硒量的結(jié)果分析
表3 紅小豆含硒量的結(jié)果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試驗所選用的最適波長為665 nm,稀硝酸的用量為2.00 mL,溴酸鉀的用量為2.50 mL,亞甲藍的用量為2.00 mL,在75 ℃水浴中加熱5 min,黑木耳的含硒量為3.78 μg/100 g,核桃的含硒量為4.24 μg/100 g,紅小豆的含硒量約為3.76 μg/100 g。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在10%左右,回收率在80%~110%之間,符合國標規(guī)定,結(jié)果較好。
取樣品黑木耳、核桃、紅小豆,在相同的消化條件下,分別使用催化動力學(xué)光度法和國標GB 5009.93—2017第二法熒光分光光度法,進行6次平行測定,以此來檢測方法的精密度,最終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0.1,符合誤差允許的范圍。對兩種方法進行F檢驗,所得F值均小于F表(p=95%),說明兩種方法在精密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具體結(jié)果見表4。
表4 方法的精密度
對試劑空白進行11次平行測定,按公式MDL=3×S計算檢出限MDL,按公式MQL=10×S計算定量限MQL,式中S為重復(fù)測空白中硒11次的標準偏差。結(jié)果見表5。
表5 檢出限與定量限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催化動力學(xué)光度法測定食品中硒含量的最適波長為665 nm,稀硝酸的用量為2.00 mL,溴酸鉀的用量為2.5 mL,亞甲藍的用量為2.00 mL,在75 ℃水浴中加熱5 min,黑木耳的含硒量為3.78 μg/100 g,核桃的含硒量為4.42 μg/100 g,紅小豆的含硒量約為3.78 μg/100 g。加標回收率在80%~110%之間,檢出限為0.015 μg/L,方法與國標第二法相比在精密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與國標中方法相比,方法操作簡單,所用儀器價廉易得,準確性較高,成本花費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