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觀點報》7月23日文章,原題:俄羅斯未做好迎接中國人涌入的準備 一些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游客在街上喧嘩,吐痰,在貝加爾湖留下垃圾山……此外,俄社會還有種觀點認為,俄預算沒從中國游客身上獲得什么收入,因為他們的旅游費在中國國內支付,并通過自己的支付系統(tǒng)購物。
每年赴俄的中國游客達200萬人次。俄羅斯旅游協(xié)會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加莫夫說,中國游客是世界上最具支付能力的群體。有關赴俄團體游由中國公司控制的說法,不足為奇。俄旅行社也完全控制著前往土耳其等國的俄羅斯人旅行。此外,俄羅斯機場、酒店、運輸公司、博物館及中國游客光顧的商店,無論如何都會獲得利潤。僅為中國游客提供國際運輸服務,俄每年收入就約360億盧布;俄鐵路公司每年獲得150億盧布;接待中國游客的俄汽車服務公司每年有10億盧布收入。據莫斯科百貨商店等零售商統(tǒng)計,他們收入的19%都來自中國游客。僅2017年中國游客讓俄酒店業(yè)總收入達1200億盧布。
阿加莫夫說:“對中國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涉及我們的寬容與服務。例如中國人愛在室內吸煙,這很好解決,要求他們別這么做就行了。若我們告知中國游客不要大聲說話或吐痰,他們也不會做。實際上,與許多國家游客不同,中國游客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我們須對他們寬容,并解釋旅游規(guī)定?!标P于對貝加爾湖造成污染,這并非中國游客的問題,而是當地基礎設施有問題。即便存在灰色旅游,中國游客也會給俄預算帶來收入。問題在于,俄應做好準備迎接不斷增長的中國游客。▲
(作者奧利加·薩莫法洛娃柳玉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