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悅
爺爺家的一條街上,有一棟大于平常街坊兩倍的裁縫店。店里的花瓷地磚上滿布灰塵,諾大的大廳內只擺了兩架縫紉機和一張堆滿黑布的巨桌。
店主是一個跛腳的老婆婆,她總是笑著坐在縫紉機旁,看著街上跑來跑去的孩童。她有時會一步步慢慢地走到一戶人家,把手上的孩童衣物遞過去,說:“瞧瞧,給孩子的。尿布穿著不舒服,這個好些?!?/p>
爺爺說,當年他在這蓋房時,這位婆婆的店是全鎮(zhèn)有名的,衣服做得又快又好,以前家里的衣服大半是她店里做的。
以前的店鋪,天花板上是有掛飾的吊燈,員工眾多,地板總是锃亮,窗簾白粉相間。
我應著點頭。小時候裁縫店里確有不少人,老婆婆還總會招呼我們進去吃東西——一些零嘴什么的。
老婆婆眼角的兩條深溝,像衣服上的褶皺。她那時健朗,我們總是喜歡在她做“早操”時搗亂,惹得她在后面連喊:“哎呦,你們這群小家伙,小心點兒!”
時隔4年再回小鎮(zhèn),看著灰暗的地板與空曠的大堂,我才驚覺——在這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這些手工技藝已被淹沒。
隔壁街上的化妝品店、嬰幼用品店、珠寶店、服裝店層出不窮,縫紉機被一個個鐵架人偶替代,店里不見拿著卷尺量身體的工作人員,只見低頭打開手機支付的顧客。
我站在小巷口,透過三角梅的枝隙看到坐在門口的老婆婆,她似乎在休息,不像是在思考,眼睛緊閉著,臉上的皺痕又添了幾道?!斑@年頭,裁縫也難干嘍!”一位像是外村的老人感嘆著走遠了。
老婆婆一直坐在門口,直到太陽搖搖欲墜,街上都沒什么人了,她才慢慢扶著椅子,留下一道陰影在黑暗中搖晃。
我站在屋檐下,眺望著太陽慢慢下了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