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醫(yī)院消化科主任醫(yī)師 李增烈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病,多見于成年和老年人。乍聽起來病名有點怪,若分解開就很容易理解:腸,指大腸和小腸,主要是大腸;易激,易受刺激而激動,就像有的人聽聞不順耳的話,能泰然處之,少數(shù)人則會“一蹦三尺高”,大吵大鬧,有些腸道很愛“鬧情緒”;綜合征,指固有的幾種癥狀,此病常表現(xiàn)為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
IBS的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與精神因素、曾經發(fā)生的腸道感染、腸道神經的敏感性和胃腸道激素分泌,以及胃腸道運動失常有關。此病必須經過腸鏡(或鋇劑灌腸)檢查、大便常規(guī)化驗及糞致菌培養(yǎng)均為陰性,且無肝膽胰病、糖尿病、甲亢等,經??漆t(yī)生診斷才可成立,因為有一些常見病癥狀和IBS相似,容易造成誤診。
在醫(yī)生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全面的自我調治不可或缺,其重要性甚至堪比藥物。那自我調治包括哪些內容呢?
應該對醫(yī)生給予充分信任,相信他的診斷、治療及對病癥的解釋說明。出現(xiàn)新癥狀時,及時與醫(yī)生溝通。有權威報告,一組IBS患者,通過醫(yī)生細微、耐心、充分解釋本病的有關情況,輔以適當?shù)乃幬镏委煟?5%患者癥狀緩解,隨訪5年68%的患者癥狀無復發(fā)。這一結果說明醫(yī)生細致的工作、患者和醫(yī)生密切配合是多么重要!
對于一般人并無大礙的不良生活習慣,對于IBS患者,其中一項或幾項就可激惹腸道,例如吃飯不定時,饑一頓、飽一頓;吸煙,飲酒(尤其是啤酒與紅酒),飲濃茶;長期使用各種中西藥瀉劑及所謂的“清腸藥”;生活起居無規(guī)律;腹部受涼等。這方面因素較多,常常因時不同,隨人而異,請仔細自查,加以改進。
IBS患者顧慮最多的是害怕患腸癌,如舉出某人癥狀和自己一樣,最后是大腸癌。這種顧慮并非沒有道理,因為二者癥狀確有相似之處,正如前面所強調的,在確診IBS之前,必須經過仔細檢查,排除腸癌才行。目前認為這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疾病,二者之間并無聯(lián)系。希望患者不要疑心,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單純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郁也可引起腸道激惹的癥狀,或使已經減輕的癥狀又嚴重起來,不可不注意。
飲食治療的原則有二:減少食物的不良刺激;避免食物過敏。具體說,應該避免過分辛辣、甘(甜)、酸、冷(涼)、粗(糙)的食物;少吃在消化道內能產氣的食物(如蠶豆、大豆、豌豆、扁豆、豇豆等淀粉類食物;椰子、桑葚、甘蔗、核桃等未完全成熟的水果),以及含氣體的飲料;進食細嚼慢咽,少嚼口香糖,都能減少氣體進入胃腸道而造成脹氣;避免難消化的食物,如采用煎炸、熏腌等方式烹飪的食物。具體到何種食物不能吃,因人而異甚至因時不同,人與人差別甚大,請患者留心。但請記?。阂欢ㄒ谟鋹偟沫h(huán)境和心情下進餐,因為對于敏感腸道來說,不良進食環(huán)境或心情都可能是發(fā)病因素。
另外,國人常有飲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現(xiàn)腹痛、腹瀉者,系腸黏膜中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不能正常代謝,而被大腸中的細菌分解之故,稱為乳糖不耐受癥。此類人可改飲酸奶或去乳糖奶(包裝上標明LHT);如無效,則以不飲牛奶(乳制品)為妥。
便秘型IBS,尤其是老年患者,每日食物纖維素量可增至25~30克(腹瀉型患者不宜照此條調治)。不妨分兩步走,先增加含果肉粒的果汁、新鮮水果等,如效果不佳,再加高纖維素含量食物,比如燕麥片、麩子、全麥面包(餅干)、綠葉蔬菜、根塊菜類、葡萄、梅子、核桃、棗子、無花果、獼猴桃等。增加纖維素食物宜緩步進行,從少量開始,慢慢增加,因為攝入纖維素過量時,可出現(xiàn)脹氣、腹痛、便急、肛門瘙癢、齒齦炎等不良反應。水果一定要洗凈,尤其要注意去掉殘留農藥,盡量不削皮吃。
專心致志排便,不要看書報、打電話、玩游戲,排便姿勢要正確,雙足踏地不可騰空。平時加強腹肌鍛煉(可做仰臥起坐等)。一些患者過分關注每日大便次數(shù),其實每日大便2次,或2天大便1次,只要沒有其他不適,都屬正常。大便是否成形,受多種因素影響,糞便稍微稀一點或不成形,都是可以的。
不少朋友以為大便次數(shù)多就等于“腸炎”,就要用消炎藥(抗生素)。但IBS不是腸炎,用抗生素有害無益,消炎藥固然能殺滅腸中有害細菌,但同時也可殺滅有益細菌,如此會破壞腸道菌落平衡,有害細菌會更加猖獗,反而加重癥狀,甚至出現(xiàn)新的疾病。
研究表明,不論是腹瀉型、便秘型、腹痛型的IBS,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腸道菌群失調,即益生菌偏少,有害菌偏多,因此補充益生菌在日常調理中不但十分重要,而且療效良好。此方面,筆者在臨床工作中深有體會。常用益生菌詳見下表。
一些物理方法也有助于IBS的康復,如:熱水袋熱敷于臍部;用手掌按在臍部畫圈,輕柔操作,每次正反時針方向各200次;指壓足三里穴位等。
患IBS的同時,也可發(fā)生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雖然它們也會有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但一定還有其他更為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包括:消瘦、貧血、黑便或嘔血、黃疸、發(fā)燒、便鮮血、腹部包塊、疼痛加重放射到肩背腰部等,這些表現(xiàn)都不是IBS應該有的,一旦出現(xiàn),務必及時去看醫(yī)生,詳細說明新出現(xiàn)的情況,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常用益生菌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