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非常寵愛的香妃病逝之后,他終日郁郁寡歡。這天,乾隆睹物思人,悲從中來,便換上便裝,手拿折扇,來到皇宮外的西清古鑒館看字畫。
按大清律,陰歷八月十三日是入闈鄉(xiāng)試之日,館里的人都赴考去了,整個古鑒館空蕩蕩的。乾隆在樓內(nèi)走了一圈未見一人,觸景生情又想起了香妃,不由嘆道:“真是人去樓空啊……”話未落音,一個身材矮小的中年漢子不知從哪里走了出來,對乾隆一揖說:“這位先生是來看字畫的吧?館里的人都去鄉(xiāng)試了,照顧不周,請多原諒?!闭f罷,請乾隆坐在一個凳子上。
乾隆坐下笑問:“請問先生貴姓?別人都去鄉(xiāng)試了,你怎么在這里?”那人答:“在下習庭棟,是館里的繕寫員,親戚是這里的管事浦笑非,是他引薦我來這謀一份差事的。我肩負內(nèi)廷的傳寫之事,不敢擅自離開,耽誤了鄉(xiāng)試?!?/p>
乾隆聞言,心想此人忠于職守,比手下那些陽奉陰違的官員,不知要強多少倍!乾隆有心用他,便讓習庭棟拿出過去繕寫的文稿來。乾隆見他字寫得方正有神,其中有一首詩寫得空靈香艷,不由開口吟道:“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边@首詩正是乾隆此時的心情寫照,他沉吟半晌問道:“你這詩可是為紅顏知己所作?”
習庭棟紅著臉說:“老哥,不瞞你說,這首詩乃是在下為哀悼揚州一風塵女子而作,我年輕時曾和她相好一場,不料前年她竟香消玉殞,舍我而去,想來真令人心傷!”說著說著,竟眼眶濕潤了。
此話勾起乾隆百結愁腸,不由握住習庭棟的手說:“你如此坦誠多情,不知可否將此詩贈我,我回去將它鐫刻在一女子的墓碑上?!绷曂澱f:“既然先生見愛,拿去就是。”乾隆連聲道謝,小心地將詩稿揣進袖筒里。
二人又閑聊一陣,乾隆突然說:“如今雖已交秋,但仍暑熱難當,熱河有座避暑山莊,我想請你陪我去避避暑氣,不知可有雅興?”習庭棟聽后連連把頭搖:“那避暑山莊,乃是皇帝住的地方,我們?nèi)绾稳サ??”乾隆得意道:“當今皇上愛民如子,我們?nèi)タ纯匆矡o妨!”習庭棟說:“兄長,你聽說過一首民謠嗎?”“什么民謠?”習庭棟湊到乾隆耳邊小聲說:“皇帝山莊真避暑,百姓仍在熱河中。”
乾隆平日聽慣了阿諛奉承,今日聽了這不順耳的話立時沉下了臉,心中極為不快。可轉念一想,此人乃至誠君子,說話直來直去,口沒遮攔,況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就是皇帝。想到此,乾隆的臉色由陰轉晴,又與習庭棟天南地北地閑聊了起來。
這時,幾名皇帝內(nèi)侍見乾隆爺不知去向,急得四處尋找。他們來到古鑒館,一見乾隆皇帝在這兒,立即上前跪倒請安。習庭棟一看,頓時想起自己剛才出言不遜,嚇得“撲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道:“小民不知皇上大駕光臨,言語冒犯,請皇上恕罪!”乾隆笑道:“不知者不為罪,你平身吧?!鼻≡趦?nèi)侍的簇擁下走出去,嘴里不覺自言自語道:“好一個實話實說的忠厚人……”
翌日早朝,乾隆便宣召西清古鑒館的浦笑非上殿,乾隆說:“你的親戚習庭棟,篆隸俱佳,人也忠厚,昨天未能赴試,殊為可惜。朕特賜他為舉人,派往沔陽任州官,囑他勿負朕恩!”浦笑非忙叩頭謝恩。
習庭棟做了沔陽州官,果然不負眾望,為官清正廉明,給老百姓辦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深受百姓愛戴,人稱“習青天”。
數(shù)年過去,奸臣和珅過生日,別的官員都忙著給他送禮祝壽,生怕巴結不上,獨有習庭棟沒送禮,不理會他。和珅對習庭棟極其不滿,便無中生有在乾隆面前彈劾他,說習庭棟巧言令色,貪贓枉法。
乾隆對和珅十分寵信,對他言聽計從,和珅自以為這一本參上去,非摘了習庭棟的頂戴花翎不可。誰知乾隆看了奏本后,竟大笑道:“習庭棟是個忠厚人,他什么事得罪了你?他不善奉迎,為人朕深知。你不要誣陷好人。所參不準!”說罷將他的奏本擲了回去。
選自《幽默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