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超音
鳥比鼠還膽小。鼠見到我并不急著撒腿就跑,總是先顧盼幾下;鳥一見動(dòng)靜,即扇翅而去。鳥已有共識(shí),不躲避人類會(huì)被滅絕。
最膽小的鳥兒連一只蚊子越過都會(huì)驚飛,聽到大聲,甚至?xí)粐標(biāo)?。我就遇到過。有只麻雀誤入陽臺(tái),沒料想到我正在那里,一慌亂,撞上了窗戶。撿起,掌心竟明顯覺到世上最小心臟在劇烈跳動(dòng),只幾秒,驟停,跟人一樣,合上了雙眼。怕什么呢?這么容易魂飛魄散!
江陰路花鳥市場還在時(shí),見到一個(gè)耍雀的——“下!”麻雀從耍鳥人手中飛到地上?!皝?!”鳥又躍起,降落在主人肩上。就這兩個(gè)動(dòng)作,路人個(gè)個(gè)稱奇。
跟愛鳥的好友建平說起,告知,只有蛋孵的鳥兒才能訓(xùn)練至此。破殼就與人類親密接觸,大了,天天給它洗澡,讓它扒拉人手,幫它擦干、吹干,就深度信任你了。原來如此。
人通鳥性,鳥才會(huì)通人性。也就是說,只要人不去惹鳥,鳥的膽子就會(huì)漸漸大起來。這跟人類中的弱者一樣,同一種心態(tài)。
我曾見到過最通人性的鳥。
大理的洱海有一處海鷗最密集的碼頭,水中游的,空中飛的,成百上千。碼頭不起船,光給游人與鷗密切互動(dòng)。人們競相喂食,舞動(dòng)的海鷗眼尖,哪個(gè)游客掌上有食,就懸空銜取,嘴巴不會(huì)碰到你的掌心,很有禮貌。鷗通了人性。
前不久,我家前面的大治河修建觀光河道,幾輛正在整地的抓斗車周圍站滿了白鷺,旁若無人,新土里覓食。問師傅:“鳥怎不怕你?”答:“天天來,成朋友了!”
鷺也通了人性。
鷗也好,鷺也好,它們原都是驚弓之鳥,被箭射過?!绑@弓之鳥”這一成語典出《戰(zhàn)國策》,說的是受箭傷的大雁聽到弓弦的聲音竟嚇得傷口破裂,掉落下來。估計(jì)我遇到的那只小麻雀也是嚇?biāo)赖?。那只大雁以為又在射它;那只麻雀是尚未通曉人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