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和風習習,花香陣陣,這是一個普通的初夏早晨。
75歲的李新彩老人佝僂著背,從自己住的四樓來到一樓張滿英家,幫助張滿英倒掉床前大便器內(nèi)的臟物,為她悉心擦了一遍身子,然后又煮了一鍋姜湯,給她燙腳。隨后再去煮面條,兩人一邊吃早餐一邊聊天。忙完這一切,已是上午10點。
67歲的張滿英患有腦血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2016年春節(jié)過后不慎摔了一跤,加重了中風后遺癥,現(xiàn)在左邊癱瘓,大部分時間臥病在床,天氣好的時候只能靠他人攙扶勉強行走。她的三個兒子,有兩個不在身邊。二兒子與她住在一起,但二兒子今年已經(jīng)40多歲了,還沒有成家,每天清早4點就得趕到農(nóng)貿(mào)市場打工,晚上要忙到8點多才回來,沒有多少時間照顧陪伴她。3年來,張滿英的衣食住行,一直靠李新彩照料。每次家里有親戚來,張滿英都要激動地告訴親友:“要是沒有鄰居李新彩照顧我,十個張滿英都沒命了?!?/p>
這一切,源于5年前一個莊嚴的承諾。
為了堅守自己的承諾
李新彩是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愛人彭成詩是郴州市蘇仙區(qū)五里牌鎮(zhèn)中學的一名教師,倆人育有4個子女,都已長大成人。
2010年,老伴去世后,李新彩從農(nóng)村跟著在城區(qū)務工的大兒子彭小兵進了城,住進了郴州市北湖區(qū)燕泉街道燕東社區(qū)所屬的食品加工城9棟。眼看著就要享清福了,但老人的身體不爭氣,先是因為骨質(zhì)增生,導致脊柱不能伸直,常年只能躬著背幾乎呈90度行走。2014年胃潰瘍又轉(zhuǎn)化為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為此,兒女們沒少“埋怨”她,要她少做點家務,多休息,多注意身體。
2015年夏天,李新彩在樓下散步,遇到拄著拐杖在院子里艱難行走的張滿英。張滿英當時身體還可以,依靠拐杖還可出門走走,就是做飯、洗澡、搞衛(wèi)生不方便。病痛的折磨,相同的農(nóng)村經(jīng)歷,讓這對年齡差距只有8歲的姐妹找到了共同語言,兩人一見如故。
張滿英告訴李新彩,她愛人已去世多年,自己是北湖區(qū)安和街道王家村的村民。年輕時,在羅家井農(nóng)貿(mào)市場賣雞鴨,積攢了一點錢,所以在食品加工城買了房子。可惜運氣不好,后來發(fā)生了一些事,花了不少錢,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積蓄了。
同樣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李新彩,很同情張滿英的遭遇。于是兩人約定,以后誰生病不能動彈了,就互相照顧對方,相約到老,像姊妹一樣常來常往。
就在這一年,李新彩“住”進了一樓張滿英家。每天幫她搞飯菜,打掃衛(wèi)生。空余時間,兩人就聊聊天打發(fā)寂寞。
2016年春節(jié)過后,張滿英摔了一跤,造成左邊半身不遂,吃飯、如廁都只能在床上進行。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張滿英很焦慮:“不能下床,個人衛(wèi)生不能自理,以后怎么辦??!李大姐還會來嗎?”
正當張滿英焦灼不安時,身材矮小的李新彩躬著背走進了她家,二話不說就幫她倒屎倒尿擦身子,忙完這一切,又端來熱氣騰騰的飯菜給她吃。看著比自己親生兒子料理得還細致周到的李大姐,張滿英百感交集,忍不住叫了一聲“媽”。也許在張滿英心里,只有偉大的母愛,才能如此無私如此博大。從此,張滿英總是叫李新彩“媽”。但每次李新彩都堅決地制止她這樣稱呼,這位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說:“我們年齡相差不大,我生你不出,你就叫我姐好了?!?/p>
無微不至照顧三年
要照顧好一個癱瘓在床的6旬老人,困難是可想而知的。李新彩個子不高,腰又伸不直,扶著張滿英在坐便器上大小便時,稍不注意,糞便就濺到兩人的身上、地上。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李新彩都要仔細地擦干凈,把地板拖干凈。
李新彩每天早上8點就來到張滿英家,把她夜里尿濕的床單、褲子換洗干凈,張滿英一日三餐全靠李新彩張羅,天天晚上要忙到九點多鐘她才離開。
盡管李新彩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張滿英,但各種“不可控”因素仍然引發(fā)了意外,讓李新彩傷透了腦筋。
吃飯時,李新彩給她衣服上墊上三層舊布,但老人的右手并不靈活,總是顫抖著把衣服搞臟。
冬天睡覺時,李新彩常常要給她蓋上兩床棉被才離去。但老人的右手右腳還能活動,保持一個姿勢久了就抽筋、麻痹、難受,于是忍不住亂動。這樣一來,等到李新彩早上來的時候,被子又常常掉在地上。
洗澡的時候,李新彩要用自己的半個肩膀托著她在床頭坐穩(wěn),才能一步步地進行。去年夏天有一次洗澡,李新彩稍沒注意,張滿英就從她肩膀、背部重重地滑下來,“砰”地一聲摔在地上。
目睹了這一切的小區(qū)保潔員邵滿鳳告訴記者:“李新彩太不容易了,整整三年了,要是換了別人,300元一天都不愿意做。三年下來,張滿英一家不知道欠她多少錢?!?/p>
經(jīng)常來給老人送東西的燕東社區(qū)支部書記張琴說:“李新彩老人是我們燕東社區(qū)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要向她學習。整整三年,她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張滿英,沒有一分錢報酬,沒有一句怨言,真是比親姐妹還要親?!?/p>
去年臘月二十三,在外務工的兒子回家看望張滿英時,對李新彩深深地鞠了三個躬,眼含熱淚地說:“您是我們一家人的大恩人,您老人家要活三百歲?!?/p>
長期的朝夕相處,讓張滿英的心與李新彩緊緊地貼在了一起。今年春節(jié)前后,張滿英的兒子和孫女給她的錢,還有建輝慈善基金會的志愿者送來的慰問金和各種生活物品,她都放心地交給李新彩管理。
李新彩認真數(shù)了數(shù),幫她整理好后放到她床頭,讓老人計劃著開支。志愿者們送來的洗衣機、尿不濕和各種食品,李新彩都幫她一一擺放好,收藏好。臘月二十四,李新彩幫她把兒子送來的一只老母雞宰殺掉,燉了一鍋雞湯,讓老人美美地過了一個小年。
為了幫助張滿英排遣因長期臥病在床帶來的空虛和煩惱,李新彩每天白天都呆在她家陪著她,聽她講過去做生意的故事,家長里短。雖然兩位老人身體都不好,但張滿英居住的一樓屋里,經(jīng)常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到底
三年來,為了照顧張滿英,李新彩克服了很多困難。
張滿英大小便都在床邊進行,家里難免時常有異味。但李新彩從不責怪她,每天都給她料理個人衛(wèi)生。
李新彩脊柱不能伸直,整個腰嚴重變形,常年駝著背,想伸直一點就鉆心般地痛。張滿英家的廚臺較高,她夠不著,只好把兩塊砧板疊放在地上,蹲著切菜。
李新彩的家在四樓,張滿英的家在另一棟樓的一樓,往返爬樓對于李新彩來說是件難度很大的事。因為她的腰不能伸,每次上樓她都佝僂著背幾乎是“貼”著樓梯慢慢上行。
今年春節(jié),李新彩的大女兒執(zhí)意要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幾天,李新彩不好拒絕。住到正月初七,她歸心似箭,說什么也不肯在女兒家繼續(xù)居住。初七晚上回到家,初八一大早就來到張滿英家照料她。果然不出李新彩預料,因為沒人悉心照顧,正月內(nèi)的幾天里,張滿英從床上摔下來3次,褲子尿濕了4條。
家里人都反對她這樣辛苦,大媳婦曹愛芝說得更直白:“媽媽,你為了她這樣勞累,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了,我們都要打工,可沒有時間照顧你喲?!?/p>
面對親人們的“軟硬兼施”,李新彩被逼急了就搬出自己的理由:“我腳痛,每天坐在家里久了,痛得發(fā)麻,你們就讓我多活動活動啰。”
其實,李新彩的內(nèi)心所想,并不是出于這個理由。她認為善良是一個人、一個家的無價之寶,離開了這個,一切都無從談起。也正是抱著這種樸素的信念,她照顧起張滿英來那么自然,那么盡心,并且下定決心要照顧一輩子。
2018年,李新彩先后被評為“湖南好人”“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