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璐
(武漢市武昌區(qū)首義路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北 武漢 430000)
宮頸癌是繼乳腺癌之后對女性生命健康威脅最大的腫瘤類型之一,隨著目前生活習慣的改變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疾病多發(fā)于30歲以上的婦女[1],但目前有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癌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初期沒有明確的臨床癥狀,這就導致了該疾病的治療效果較差。早期篩查對宮頸癌的治療起到了明確的臨床價值,為了保證篩查的準確度本文將TCT與HPV-DNA兩種篩查方式結合,并以我院近年來收治的600例經(jīng)陰道鏡行多點活檢后的檢測結果作為金標準展開研究,資料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隨機選取600例經(jīng)陰道鏡下多點活檢明確有宮頸病變的患者。平均年齡(42.6±5.6)歲,婚姻狀況:已婚574例,未婚26例。納入標準:2年內固定在我院進行婦科體檢的患者,有完整一般資料和病理學檢查報告的患者,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臟器損傷的患者,明確宮頸疾病并接受過錐切手術的患者,依從性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將TCT檢測與HPV-DNA檢測作為檢測方法,以病理學檢測結果作為金標準。TCT檢查時,取截石位,經(jīng)陰道鏡采集成熟宮頸脫落的上皮細胞,使用乙醇對其進行染色并觀察。采取雜交捕獲技術行HPV-DNA檢測,根據(jù)HPV病毒的分類進行檢測,檢測室應用96孔板法利用探針檢測存在的高危病毒?;顧z: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宮頸癌的病理診斷標準為基礎,在陰道鏡下對多處異常組織取樣本后做病理學檢測。
2.1 對比兩種檢測方法對炎癥、CIN、浸潤癌的檢出率(%)與金標準相比聯(lián)合檢測符合率更高,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對炎癥、CIN、浸潤癌的檢出率(%)
宮頸癌是目前女性生殖道腫瘤類型中發(fā)病率較高的類型之一,生活中多數(shù)不良生活習慣均能增長罹患宮頸癌的概率[2]。該疾病在早期并無特殊癥狀因此易被忽視,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發(fā)展至宮頸浸潤癌所需的時間較長。本次研究以WHO宮頸癌病例診斷標準為金標準,采取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與HPV檢測兩種檢測方法展開研究,其中TCT檢測方法在臨床上的應用頻率較多,主要是結合乙醇對診刮后所得的宮頸上皮細胞進行染色后再結合光鏡進行檢測的過程。而HPV-DNA檢測則是根據(jù)HPV病毒的多種分型展開檢測的過程。兩種檢測方法所得的結果基本無明顯差異,聯(lián)合檢測時能提高檢測的準確度。本次的研究結果證明:TCT聯(lián)合HPV檢測后CIN,慢性炎癥以及浸潤癌的檢出率均與金標準接近,檢測符合率更高。
綜上所述,宮頸癌篩查過程中采取薄層液基細胞學(TCT)聯(lián)合HPV-DNA(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后的臨床價值較高,檢出符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