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平
在網(wǎng)絡信息日趨發(fā)達快捷的時代,辦紙質期刊難,辦好專業(yè)類音樂期刊更難。《音樂愛好者》雜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地堅持創(chuàng)辦了四十年,更覺不易和可貴。
二十世紀末,《音樂愛好者》創(chuàng)刊時是普通三十二開本,一季度一刊,由新華書店發(fā)行?!昂啙嵍缓唵巍?,是我對這本雜志最初的認識,一見鐘情,可以說不為過。
它“簡潔”,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如雷貫耳的刊名,更沒有艱深莫測、難讀拗口的文論,連刊物稿約都簡明扼要?!懊餍蕾p、人物介紹、歌劇故事、樂事回憶、美學知識、民樂之花、消息詩畫、三言兩語”等,八個欄目,四字一欄,加文題“稿約”和導語“本刊歡迎下列稿件”等字,均是補白式的豎排設計,略去了標點符號。這種沒有水份、干貨十足、簡練質樸、務實親眾的編刊作風,或許也是《音樂愛好者》吸引受眾四十年,與時俱進四十年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一本好的雜志,離不開作者的支持。我想,《音樂愛好者》這座為海內外讀者奉獻四十年的“精神大廈”能夠四十年堅挺、譜寫四十年華章,與當初創(chuàng)辦時就吸引集聚著一批穩(wěn)定、權威的音樂人的作者隊伍是分不開的。如老一輩音樂家丁善德質樸而深刻的創(chuàng)刊詞《寫在創(chuàng)刊的時候》,在當年音樂報刊奇缺、音樂愛好者眾多的文化生態(tài)嚴重失衡的時日,確實如丁老所言“對廣大音樂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緊接著,1980年第二期《音樂愛好者》在“入門的回憶”專欄中,一下子就推出了三位大家厚重精彩的音樂入門回憶文章:丁善德的《鼓點——起點》、老聲樂教育家郎毓秀的《從跟著唱片學起》、老指揮家陳傳熙的《童年追隨音樂的足跡》,三篇文章秉承著簡潔而不簡單的文風,既有史料價值,又深入淺出,從不同角度簡練而生動地回顧了各自愛好音樂、從事音樂的故事。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執(zhí)著追求、勤奮好學、博采眾長、堅韌不拔的人格與品質,成為了我在學習二胡時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1981年上半年的一天,我在淮陰新華書店意外發(fā)現(xiàn)剛到的《音樂愛好者》當年第一期雜志,張銳先生寫的《美——我的十二個愿望》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這是著名二胡作曲家、演奏家張銳先生華麗變身為理論家,并奠定他后來在中國國樂樂壇宗師地位及影響的一篇關于二胡演奏藝術的妙作,三十八年影響不斷,一代又一代二胡愛好者、演奏家從中受益。
一本雜志,一個傳媒團隊,心中既要想著名家名篇,又要想著更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無名作者,還有那些難以計數(shù)的熱心讀者。編者、作者和讀者三位一體,互為促進和影響,才能使這座“精神大廈”百年不衰,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刊四十年不衰的《音樂愛好者》雜志,就是這樣一份心中有作者、有讀者的“真、善、美”的音樂期刊。
1979年年底,是《音樂愛好者》創(chuàng)刊的日子,也是我跳槽到清江市文工團擔任二胡演奏員兩年不到,結果被莫名解散的最為困惑難耐的日子。好在我的長兄因工作關系在與清江市廣播站左書記的閑聊中,因左書記善解人意的一句話“你弟弟拉二胡,肯定愛好音樂,就到廣播站服務部賣唱片吧”,我便由二胡演奏員轉崗為廣播站音像制品營業(yè)員。沒想到在這個過程中,我與《音樂愛好者》雜志以及該雜志的名作者張銳先生有了一次終生難忘的見面。
1983年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我在上海唱片廠的征訂唱片目錄上訂購了五十套《張銳二胡練習曲》唱片,不久貨到上架,張貼宣傳海報,很快被讀者購買一空。由此,我萌生了寫篇推介文章的念頭,期待全國更多的二胡愛好者受益于這套唱片,受益于上海文藝出版社配套出版的《張銳二胡練習曲》曲集。我寫的《自修二胡有佳音——推薦張銳<二胡練習曲>一書和唱片》一文,很快被《新華日報》文藝評論版刊發(fā)(1983年7月21日)。后來,我受張銳先生書信之邀,于次年三月的一天,有幸到當時還住在南京鼓樓附近的張銳先生家中,近距離得到張老的指點,當面欣賞到了他美妙的琴音。張銳先生邀請我到他家中玩的親筆書信是這樣說的——
呂平同志你好!
來信及報紙文章都收到,謝謝你。
你那么愛好音樂并熱情介紹了我的書譜和唱片,文章寫得很得體,我家里讀過的,都說“寫得好”,我也覺得得到一個知音,是工作中的愉快和鼓勵。
關于這本拙著,《人民音樂》最近也發(fā)了一篇介紹,是沈正陸和另一人合寫的。上?!兑魳窅酆谜摺返木庉嬝撠熑藖砦疫@兒約稿,他們也希望有這本書的介紹。我看他們未必看到你的文章,也可寄一份給他們,負責人柴本堯,你可以直接寄給他。如他們愿意轉載就轉,如需要補寫,你也可以為他們補寫刊登。
如有機會來寧,請到家里來玩(家中地址略)!
張銳
回到淮安后,我即刻找到訂閱的《音樂愛好者》雜志,對照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地址,將我的這篇評論文章投入郵政局信箱,寄給了柴本堯先生。在一天天的二胡練習聲中,在一天天繁忙的賣唱片、聽唱片、征訂唱片的工作中,我不僅迎來了1985年第一期《音樂愛好者》雜志刊登了我的對《張銳二胡練習曲》唱片和曲集推介文章的喜訊,還由于我的文藝評論常見于市內外報刊,我還得以在淮陰人民廣播電臺自辦節(jié)目復播后擔任首任音樂編輯。由此,我從普通的地方廣播音樂編輯成長為文藝部主任、電臺副臺長、市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又由淮安市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發(fā)展為江蘇省音協(xié)會員、中國音協(xié)會員。
在此過程中,“簡潔而不簡單”的《音樂愛好者》雜志始終是我的良師益友,始終是我戰(zhàn)勝困難,盡享音樂人生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