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少杰
蟑螂是一種令人非常討厭的昆蟲,它們不但什么都吃,而且繁殖能力特別強。最重要的是,其生命力特別頑強,輕易殺不死,“小強”這個昵稱真是名不虛傳。不過,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有時候當你在外面遇到它們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尾巴上的須一抖一抖的,就好像排便排不出來。你可別誤會,它們這可不是要方便,而是正在偷聽你說話呢。
蟑螂這樣的昆蟲唱不出優(yōu)美的歌,不需要用聲音進行復(fù)雜的交流,因此,也就不需要聽清復(fù)雜的聲音,所以它們的“耳朵”也就沒有蟋蟀的那么靈敏。在形狀上,它們的“耳朵”是毛茸茸的,叫“聽覺毛”。
不同的昆蟲,聽覺毛長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長在身體表面上的那種短短的小毛,也有的是觸角、尾須這樣長長的毛。聽覺毛雖然長得不像鼓膜聽器,不過它們聽聲音的原理差不多。當聲波傳到聽覺毛附近時,聽覺毛感受到了振動,跟聽覺毛相連的神經(jīng)就發(fā)出了信號,昆蟲就知道外面有聲音了。
聽覺毛是很多昆蟲的“耳朵”。比如蚊子,有時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們的觸角,其實它們就是在用觸角上一種叫作“輪毛”的聽覺毛在尋找雌蚊子的聲音——你討厭的那種嗡嗡聲。此外,一些蛾子身體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聽覺毛的作用,這樣它們就能感受到從各處傳來的聲音,從而在危險來臨前及時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