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
——林語堂
蕓蕓眾生,你我都是小人物,我們的人生可以平凡,但是每個人都有追夢的權利,每個人的夢想都值得被尊重。
那年,我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志愿者活動,到一所山區(qū)小學當了一名老師。
一天,我拿出手機,給孩子們拍攝了一段視頻。課間休息時,我將手機視頻給他們看。他們看了后,一個個咧著嘴,笑得前仰后合。我也與孩子們一起開心地笑著。
放學了,學校一下子變得寂靜起來。我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叫英子的小姑娘還倚在教室門口沒有走。我走了過去,問道:“英子,你怎么還沒走?”
英子低著頭,嘴里咬著辮梢,話還沒說,臉就紅了。
我見了,忙彎下腰,問道:“英子,有什么事跟老師說,看老師能不能幫幫你。”
英子小聲地說:“我想再看看您拍的視頻,今天我在同學后面沒看清自己是什么樣子?!?/p>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忙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打開手機視頻,遞到英子的面前讓她看。
英子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視頻,而后忽然用手指著視頻,興奮地叫道:“看到了,看到了,我在這!”
英子看完后,抬起頭來,羞澀地對我說道:“老師!您拍得真好,回家后,我講給爸爸、媽媽聽,他們一定很開心的!”
第二天,我到班上上課,忽然看到英子穿著一件大紅衣裳,在這陰暗潮濕、破舊不堪的教室里,英子穿著這件衣裳,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很是耀眼。
我發(fā)現(xiàn),這件大紅衣裳穿在英子身上,顯得特別肥大,一點也不合身。我心想,英子這件衣服怎么做得這么大?
下午放學了,學校又變得寂靜起來。我忽然發(fā)現(xiàn),英子穿著她那件大紅衣裳站在教室門口,一直在往我這邊望著。我走了過去,問道:“英子,你怎么還不回家?”
英子對我小聲地說道:“老師,我想請您用手機,再給我拍一段我在學校里學習的視頻,昨天那件衣服太破舊了,我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新衣服,我想重拍一下?!?/p>
我心里頓時明白了。原來今天英子穿著這件大紅衣裳,是想讓我給她重拍一段視頻,她想把自己拍美點。
我說道:“英子,你這件衣服太大了?!?/p>
英子羞澀一笑道:“這件衣服不是我的,是我媽的,是我媽和我爸當年結婚時穿的?!?/p>
空氣中仿佛有一種令人窒息的沉悶。她特意穿上她媽媽當年的新衣,她是想看到最美的自己啊……
我打開手機,拍攝下英子在課堂里看書、學習的視頻。拍完后,英子羞澀地說道:“老師,我還想拍一段像您一樣站在講臺上講課的視頻,我長大了,也想當一名老師。”
我激動地說道:“英子,你的理想一定會實現(xiàn)的!”
3個月后,我離開了這所山區(qū)小學。臨走時,我將那部手機留給了孩子們。那手機里,有我拍攝的每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生活的視頻。我想讓孩子們常??吹侥鞘謾C里自己的樣子,盡管那些背景還很貧瘠、荒涼,但在孩子們的心里,那些貧瘠、荒涼的背景,總有一天,會變得格外妖嬈、燦爛……
(選自《南方教育時報》)
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個夢想。在山區(qū),一部普通的手機就能夠激發(fā)孩子們對理想生活的真切向往,在他們心里埋下夢想的種子。作者以手機為線索串起全文,帶手機、看視頻、拍視頻、留手機,故事情節(jié)曲折有致。作者通過英子穿上“盛裝”羞澀要求重拍視頻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反映了山區(qū)孩子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巧妙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以英子為代表人物,將山區(qū)孩子的樸實樸素、單純可愛、渴望美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