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蕾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幼兒教育也逐漸得到了民眾的重視。在2012年,教育部就幼兒學習發(fā)展專門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該條例指出,幼兒園要重視幼兒的藝術教育,為幼兒的藝術學習提供優(yōu)良的條件和機會。同時,美術領域的幼兒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開展美術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的想象力發(fā)展。本課題基于此,通過觀察平日幼兒美術教育的開展以及查閱相關資料,提出四種美術活動中幼兒想象力的引導策略。本課題希望通過對美術活動中幼兒想象力引導策略的探究,為幼兒的藝術教育提供更多發(fā)展的可能性。
關鍵詞:幼兒教育 想象力 美術活動
作為一個國家的未來,一個家庭的希望,幼兒的教育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每一個孩子在呱呱墜地的時候,都充滿著生命與生俱來的熱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接觸到來自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越來越多,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究熱情也逐漸消失殆盡,他們的思維也逐漸被世俗所禁錮,而美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重塑對未知探索熱情,能夠提高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
一、幼兒美術活動中想象力引導的應用實踐
(一)在延續(xù)中引導培養(yǎng)想象力。延續(xù)性想象,顧名思義,就是對美術作品中固定的畫面進行動態(tài)的想象。教師可以給幼兒展示一幅已有的作品,對作品所包含的重要事物進行簡單描述,讓孩子初步對所看到的作品有簡單的認知。然后啟發(fā)孩子對畫面中的事物進行展開性想象,使孩子們腦海中的作品動起來。下面以巴比松畫派的代表畫家希施金的作品《莫斯科近郊的中午》為例進行實際應用的研究分析。
這幅作品畫面中的重點主要有藍天,白云,田野,人物,小路。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對作品進行初步欣賞,啟發(f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對作品的第一印象,對孩子的回答及時做出鼓勵和表揚。然后委婉向幼兒介紹畫面中的構圖重點,要求孩子對這些構圖元素進行思考。例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站在田野里面的人的身份,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站在田野里,接下來會去做什么等等,多角度引導孩子去思索沒有在畫面上看到的事物。
(二)在添加中引導培養(yǎng)想象力。添加的想象即為在不改變作品原有構圖元素的情況下,引導孩子對作品所呈現(xiàn)的畫面進行添加,改變原本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內(nèi)涵。教師在運用這種想象力引導策略時,可以給孩子展示一幅線條較為清晰的作品,不建議作品過于抽象,否則不利于孩子對畫面進行感知和改動。
例如,在希施金的《橡樹林》這幅作品中,可以說整篇畫面全都是一種景物,畫面的主題是左側(cè)的兩棵大的橡樹,并且右側(cè)至后面遠處的橡樹林數(shù)量也眾多。這種景物較為單一的作品適合運用添加性想像引導策略。教師在向幼兒展示講解完這幅作品之后,可以讓孩子們?yōu)楫嬅嫣砑幼约合矚g的元素。例如,有些孩子會選擇添加小鳥之類的小動物,有些孩子會添加花朵等色彩更為艷麗的元素,還有孩子會選擇添加房屋等元素。教師在孩子們完成自己的繪畫之后,要及時詢問每個孩子添加這些元素的初衷,從而進一步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
(三)在改變中引導培育想象力。改變的想象是引導幼兒對一幅作品所包涵的元素進行改動,將原本所呈現(xiàn)出的畫面形象改變成完全不同的表象。在運用這一想象力引導策略時,教師可以選取造型夸張的人物畫像來進行展示,讓幼兒從日常生活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形象的改變?nèi)胧诌M行聯(lián)想。這種聯(lián)想策略有利于孩子打破固化思維,掙脫來自成人思維的限制。
(四)在逆向中引導培育想象力。通過逆向的想象,幼兒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訓練和提升,而且,經(jīng)過實踐應用發(fā)現(xiàn),這種引導方式在年齡稍大的孩子中受到歡迎。在實際應用中,為降低實施難度,教師可以選用帶有明顯性別特征的人物畫像,比如找到一個男生的畫像,孩子們在欣賞之后能夠迅速想到與男生相對應的為女生。
希施金的《松樹林之晨》這幅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意境十分唯美。教師要將成人角度所能感知到的這幅作品的動人心魄以孩子的視角去講述,重點集中在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季節(jié)和小熊一家。以孩子的視角來看,作品所呈現(xiàn)畫面的季節(jié)特征與夏季相符。運用逆向思路,孩子應該找個相反的季節(jié)去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作品中的動物為小熊,孩子就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畫出另外一種動物。畫面中所展現(xiàn)的地理位置為森林,孩子應該將自己作品所呈現(xiàn)的環(huán)境定位其他不同的地方。
二、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影響想象力培養(yǎng)的因素和應對策略
(一)教師教學。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中,往往不能避免的會以一個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很難保證對孩子的時刻耐心引導。另外,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也限制了美術活動的開展。幼兒由于本身年齡小,所以需要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此,在開展美術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引人入勝的良好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孩子感官,有效激發(fā)其繪畫興趣和創(chuàng)作熱情,進而在引導中萌發(fā)想象力。
(二)教學條件。教學條件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中也尤為重要。一個幼兒園本身具有的資質(zhì)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得到美術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設施以及繪畫的必需用品。如果一個幼兒園本身的硬件設施就比較簡陋,那就很難給幼兒提供完善的美術教育條件。那么通過美術活動才能應用的幼兒想象力引導策略也就無從說起。比如,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物質(zhì)條件方面,教具學具準備要美觀、大方、耐用、實用,并且有保留價值。最重要的,在正式進行教育活動之前教師對教具學具一定要進行預演,就是教師自己先把各種材料試用一下,目的就是盡量避免在活動中因材料的問題影響整個教育活動。
(三)家長態(tài)度。幼兒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是大相徑庭的,他們對現(xiàn)實中的很多事與物都處于懵懂狀態(tài)。如若外界在此時選擇通過強制的學習方式來向幼兒灌輸成人既定的思想,那么幼兒潛在的才能會被早早扼殺。教育家蒙臺梭利主張:“應讓兒童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創(chuàng)作,讓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才能?!彼?,家長和教師應該給予幼兒適當?shù)囊龑В尯⒆拥臐撃艿玫匠浞滞诰???梢宰尯⒆映浞直憩F(xiàn)自己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歌唱、舞蹈等均能讓孩子獲得情感表達的體驗。
在眾多藝術形式中,美術活動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愛的一項活動,現(xiàn)實生活中常??梢钥吹接變耗弥埞P涂鴉。通過對線條的勾勒及對顏色的渲染,孩子可以將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寄予涂鴉的作品中。也許在成人看來這些作品并不具有美感,但是從中卻可以窺探到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并且通過開展美術活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藝術方面的修養(yǎng)均可以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程美芹.談在美術活動中幼兒想象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7(9):68-69.
[2] 劉志紅,李運萍.淺議幼兒美術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04(9):30-31.
[3] 林琳.運用藝術家的眼光看世界——談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04(1):64-65.
[4] 王艷玲.對幼兒繪畫課教學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8(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