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15000)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際往來日益頻繁,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愈發(fā)密切。欣賞他國影視作品是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最重要的途徑之一,電影的字幕翻譯隨之興起,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讓觀眾在觀影中體會到原汁原味的異國文化,就要正確地處理好源語與譯語的關系,將源語影片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傳遞給目標觀眾。
電影《綠皮書》自上映以來就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不僅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也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國內已有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李賢華和鄒艷艷(2019)從美國種族歧視的歷史背景的出發(fā),介紹了美國種族融合的過程,研究了故事中的司法背景;王波(2019)從肯尼迪上任后經歷的三次民權危機出發(fā),分析解讀了黑人民權運動的顯示意涵;鞠薇(2019)從好萊塢電影中的兩種刻板形象范式“神奇黑人”(Magical Negro)和“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出發(fā)分析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種族關系呈現。
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順應論為理論基礎,從語境關系順應(The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的角度出發(fā),分析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的順應在電影《綠皮書》字幕翻譯中的體現。
1999年,比利時語用專家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語用學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順應理論。由于語言具有可變性(Variability)、協商性(Negotiability)和順應性(Adaptability),因此語言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做出各種選擇。其中,語言的可變性是指語言具有可供選擇的可能性范圍;協商性是指語言的選擇不是機械地按照功能關系規(guī)則做出的,而是根據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做出的;順應性是指語言能夠從讓其使用者從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圍之內做出協商性的語言選擇以滿足交際的需要(Verschueren,1999:59-63)。
Verschueren指出,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語言選擇必須順應于語境關系等方面。其中,他又將語境分為了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語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產生于交際雙方使用語言的過程之中。語境可以影響語言的選擇,不同的語言選擇會改變話語的意義;語言的選擇也能反作用于語境,推動語境不斷發(fā)展。從語境順應的角度來看,語用翻譯的實質就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其本質特征是準確理解和傳達原文中的隱含意義,實現翻譯中的語用等效(鐘文,2011)。
影視字幕翻譯作為各國文化交流的一種手段,不僅僅是簡單的源語和譯語之間的語言轉換,更應該傳遞出影片中所負載的文化內涵。同時,不同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等存在著很大差異,所以譯者要根據譯入語觀眾的語言結構和社會文化做出靈活順應。
語言語境是指語言在使用過程中根據語境因素而選擇的各種語言手段。任何詞句、語段都處于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受到特定的語境調節(jié),所以詞義的選擇與語境關系非常密切(鐘文,2011)。下面主要將從詞匯和句法結構這兩方面來分析《綠皮書》字幕翻譯中的語言順應。
1.詞匯的順應
不同的語言語境制約著詞義的選擇。詞匯順應是指在翻譯過程中對于詞匯不完全對等所造成的詞語空缺問題對字幕進行刪補或調整(孫乃榮,2011)。在翻譯過程中詞義的選擇要與語句相順應,譯者應當選擇合適準確的詞語傳達源語的意義。
例1 You need someone to get you from point A to point B.You need someone to make sure there’ s no problems along the way.And believe me you in the deep South there’ s gonna be problems.
你需要一個人把你從這兒送到那兒,確保路上順暢無阻。相信我,在南方腹地會狀況百出的。
漢民族的語言多崇尚含蓄簡約,強調對稱均衡,四字詞匯的使用正好能體現漢語的這一特點。例1中,譯者使用了兩個四字格詞匯“暢通無阻”、“狀況百出”,比直接翻譯成“一路上不出現問題”和“會出現很多問題”的表達要言簡意賅多了,也能更加直接準確地表達出語境。同時字幕的語言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這就要求了字幕翻譯必須簡明流暢,生動形象。四字格詞匯的應用不僅符合中文觀眾的語言習慣,也恰恰可以滿足字幕翻譯受時空限制的特點。
例2 -Hey,it’s your dice.I’m just having a lucky night.
-這是你的骰子。我只是今晚手氣比較好。
-You cheating,brother!
-你肯定出老千了兄弟!
上述對話出現于Lip在路邊玩骰子賭博的時候?!俺隼锨А币辉~出自《孫子兵法》,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詞匯。所謂“兵者,詭道也”,用在戰(zhàn)場中的稱為詐術,用在賭場上的則為千術。后來,在娛樂中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用弄虛做假的手段都可以叫做“出老千”。譯者將“cheating”一詞譯成地道的中國俚語“出老千”,極富漢語語言特色,使劇情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讓翻譯更接地氣。
2.句法層面的順應
英語和漢語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這兩種語言構詞造句的規(guī)則和方式天差地別,但是語言中的句法結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巴瑯拥氖聭B(tài)可以用不同的句法結構來描寫”(Verschueren,1999:4)。因此在語言轉化的過程中,要順應兩種語言在句法層面的差異,對句子結構進行靈活調整。例如:
例3 Weather advisory warning this Christmas Eve:as a major snowstorm is hitting the eastern seaboard with the severest weather in eastern Pennsylvania,northern New Jersey and the five boroughs.
平安夜天氣警報:一場暴風雪正在著襲擊東海岸。賓夕法尼亞東部,新澤西北部及紐約五個區(qū)都會有極端天氣。
英語重形合,多長句,重視形式結構的完美,通過關系詞和連接詞將句子連接起來。而漢語重意合,多短句,話語一般通過邏輯和語義展開。例3中,譯者將一個長句拆分成了若干短句,處理成了注重意合的漢語結構,省去了多余的關聯詞,順應了中國觀眾的用語習慣,直觀簡潔且便于理解。
例4 Tony,the first thing I’d like you to do when we arrive in the city is check the piano where I’m playing.
托尼,等我們到城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我彈奏的鋼琴
英語的句子中心多落在前面,而漢語的句子中心一般落在后面。英語通常是先表態(tài),后敘事的,而漢語則不同。因此,這里譯者調整了句子的語序,將句子的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從前置調整成了后置,順應了漢語的語言結構。
Verschueren(1999)指出,交際語境包括語言的使用者以及心理世界(Mental World)、社交世界(Social World)、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等。電影《綠皮書》字幕中交際語境的順應主要體現在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這兩方面的順應上。
1.心理世界的順應
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際雙方的個性、情緒、愿望和意圖等認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心理世界順應是指交際中的一方在交際過程中順應各方心理世界的動態(tài)過程(鐘文,2011)。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要順應于源語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心理世界和目標觀眾的心理世界,準確地傳達出影片中所表達的涵義。
例5 Is there a doctor’s office in here? 這有個醫(yī)生辦公室嗎
……
I thought I was going to a office.They said a doctor needed a driver.
我以為我是要來一個辦公室呢,他們跟我在說有個醫(yī)生需要司機。
……
Well,first of all,Tony,I’m not a medical doctor.I’ m a musician.
首先,托尼,我不是醫(yī)生,我是個音樂家?!尽搬t(yī)生”與“博士”同詞】
在英語中,醫(yī)生和博士同詞,都是“Doctor”。從后文Shirley博士聲明自己并不是一個“medical doctor”可以看出Tony之前誤將他當成了一名醫(yī)生。因此,在Shirley說這句話之前,譯者都將“doctor”翻譯成了“醫(yī)生”,而在此之后才翻譯成“博士”。同時還在 Shirley博士說的話后面標注了“醫(yī)生與博士同詞”,使譯文更加一目了然,便于觀眾理解。這不僅順應了影片中人物的心理世界,又順應了譯入語觀眾的認知語境。
例6 Then we’re taking a hard left.Kentucky,North Carolina,Tennessee,and on down through the Delta.
然后一路向左,從肯塔基,北卡羅萊納,田納西,一直到密西西比三角區(qū)。
“Delta”泛指“三角洲”,但是根據前面提到的“肯塔基”、“北卡羅萊納”和“田納西”這些州名可以知道,這里的“delta”其實是特指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區(qū)域。然而在中國觀眾的認知世界里,并不能把三角洲和密西西比三角洲等同起來,因此,譯者將“密西西比”的州名增譯了出來,順應了觀眾的心理世界,使表達更加明確。
2.社交世界順應
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場合、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因素等對交際者語言行為所規(guī)定的準則。其中文化是最能反映社交世界與語言選擇關系的因素(鐘文,2011)。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tài)都影響著人的思維模式,因此在電影字幕的翻譯中,可以適當地改變語境,恰當地處理好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幫助觀眾跨越文化障礙。
例7 -Betty bought a bit of better butter.- Betty bought...
-八百標兵奔北坡 -八百標兵...
這里的情境是Shirley博士讓Tony練習發(fā)音,因此教他說繞口令。然而中英文的語法和語言習慣都不一樣,如果直譯出來“貝蒂買了些更好的黃油”,則無法體現出它是個繞口令,觀眾也會一頭霧水。因此譯者選擇了一則中文中耳熟能詳的,并且與原臺詞有著相似之處的中文繞口令,不僅順應了中國文化和中文觀眾的思維,還保留了繞口令原有的趣味性。
例8 I turned down your bed,sir.Shall I unpack your luggage now?
我給您鋪了床,先生。需要我?guī)湍研欣畲蜷_嗎?
“Turn down Service” 實際上是西方的一種客房服務,這里就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成“幫您把床調低”。它是指酒店員工為客人把臥具整理好并將被子翻下(Turn down the bed linen)的睡前準備工作。而在我們中國一般是沒有這種禮儀的,因此譯者直接將其翻譯為“給您鋪了床”,直觀清晰地表達出了該詞的含義,順應了中國觀眾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
在文化交流方式和傳播途徑多樣化發(fā)展的背景下,影視為不同國家、民族間的文化傳播與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而字幕翻譯是溝通電影和觀眾的橋梁。從語境順應的角度看,電影的字幕翻譯不僅要順應于譯入語觀眾的語言結構,還要順應于譯入語觀眾的認知情感和文化因素,將影片信息最大程度地還原給目標觀眾,讓觀眾體會到原汁原味的異國文化?!毒G皮書》自國內上映以來票房不斷突破,也收獲了極高的口碑,除了其富有內涵和意義的故事本身,地道而自然的字幕翻譯也起到了不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