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慧珍
摘 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秉持“立德樹人”初心,以“五引領三育人”為特色,即“政治引領、價值引領、學長引領、網(wǎng)絡引領、榜樣引領;心理育人、資助育人、勞動育人”,做好、做實學生管理工作,凝練學生工作特色,發(fā)揮榜樣引領作用,落實育人功效。
關鍵詞:“五引領”;“三育人”;學生工作
一、豐富載體,發(fā)揮“五引領”作用
(一)政治引領
高校輔導員作為一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應將政治引領工作滲透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努力成為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的時代先鋒,不斷引領學生明確“四個正確認識”,堅定“四個自信”,樹立對黨忠誠、服務國家的理想信念。
在政治引領方面,要拓寬政治引領的途徑,包括黨建途徑,網(wǎng)絡途徑和管理途徑,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覺悟。輔導員應做好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輔導員要順應大學生網(wǎng)絡化的趨勢,積極地從網(wǎng)絡途徑打開缺口,發(fā)揮強大的政治引領功能,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黨的教育事業(yè)。從國家、民族、社會等宏觀的政治引領資源入手,尋求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契合性較高的引導方式。
(二)價值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所說:“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陛o導員平時與大學生的接觸最多,對大學生的影響比較大。因此,高校輔導員要主動關心和服務學生,以身作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化學生。通過“輔導員一節(jié)課”的形式,每個星期或月進行一個專題的講授,專題內容貼近學生工作實際,能對學生疑惑的問題給出指導,輔導員進行充分的準備,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三)學長引領
選撥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學習成績好、溝通能力強的高年級學生,經(jīng)過培訓和指導,對新生的生活、學習、心理等問題提供指導和幫助,使新生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的生活環(huán)境,端正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的一種管理制度。主要可以經(jīng)過大一選拔、培訓、明確主要工作職責、考核等主要途徑實現(xiàn)。選拔出優(yōu)秀的同學作為輔導員助理的候補人選,重點培養(yǎng)出責任心強、思想進步、能力強且愿意奉獻的學生。
(四)網(wǎng)絡引領
通過建設新媒體傳播平臺,加強新媒體傳播內容建設,弘揚正能量,主動占領校園輿論陣地。將傳統(tǒng)媒介優(yōu)勢巧妙融入新媒體宣傳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結合新媒體的特性,及時傳播報道校園重大新聞事件、校園生活、服務師生,滿足學生群體多樣化信息需求,形成資源共享,多種媒介齊上陣的宣傳格局。加強校園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配置專職新媒體工作人員,重視學生隊伍建設,學生隊伍往往有著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站在同齡人視角,用學生的語言進行信息傳遞,易被學生群體認同和接受。
(五)榜樣引領
榜樣的出現(xiàn)能以其形象具體的示范,為大學生起到有效的精神引領和行為規(guī)范的作用,能夠幫助大學生減少內心的迷茫,樹立行為的標桿。從學習者的接受心理來看,榜樣示范法也順應了人們的競爭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能夠調動人們潛在的積極性,達到教育目的。
1.榜樣育人模式再造,用身邊的人講述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身邊人,身邊事”,堅持用大學生們身邊的人講述身邊的事,用發(fā)生在大學生身邊的事來教育身邊的人,用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感動典型人物與事例,做到引領廣大同學在心靈共鳴中協(xié)同成長、在精神共振中互動相長、在價值共美中和諧成長。這種從身邊尋找榜樣的教育方式突破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瓶頸,取得了育人的積極成果。
2.塑造的榜樣形象要實事求是,具有連續(xù)性。我們院已經(jīng)連續(xù)開展了幾屆最美天使,并且最美天使的評選和最后實習醫(yī)院的分配進行掛鉤,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3.榜樣教育要從大一抓起。學生進入大一,面對與中學時代截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模式,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此時的大學生最需要榜樣的引導。
4.發(fā)揮黨員榜樣引領
高校的學生黨員要能在各項工作學習中積極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在各個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xiàn)能夠為其他學生提供榜樣作用。
黨員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主要可以通過思想引領、學習帶頭、工作表率以及生活典范的途徑實施。
三、拓展平臺,落實“三育人”功效
(一)心理育人
1.創(chuàng)新心理育人工作機制。構建三位一體目標機制。心理育人工作應有明確的目標定位,以目標為導向,確立下述三位一體的目標機制,實現(xiàn)全體、部分、個別的融合,即一級目標:面向全體大學生,以預防和發(fā)展為主,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二級目標:以解決心理困惑為主,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進行集體輔導;
三級目標:以治療心理疾病為主,針對有心理障礙和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診斷和治療。
2.構建橫向三方協(xié)同機制
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有機協(xié)同配合,充分發(fā)揮三方的合力。在面對 90 后大學心理育人工作時,要堅持“學校為主、家庭配合、社會參與”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發(fā)揮家庭社會所能提供的社會支持、外部支撐等,實現(xiàn)多種資源育人效益最大化。
3.構建縱向四級服務機制
為保障心理育人工作各項工作的順利落實,構建相適應的縱向四級服務機制。
第一級為學校主要負責心理育人工作的職能部門,如心理健康中心;
第二級為各二級學院主要負責心理育人工作的部門或個人,如二級心理輔導站、輔導員等;
第三級為各班級的心理委員;
第四級為各寢室的心理信息員。該縱向四級服務機制貫穿上下,一方面保證了信息上傳下達的渠道通暢,另一方面也較易深入學生內部,掌握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
4.構建四位一體宣傳機制
在開展日常心理育人工作中,在沿用傳統(tǒng)課堂、講座方式的基礎上,應將注意力轉移至學生使用頻率較高的網(wǎng)絡平臺和學生關注度、參與率較高的社團活動上,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構建“課堂、網(wǎng)絡、社團、講座”四位一體的宣傳機制,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心理育人工作入腦入心。
(二)資助育人
得到必要的物質資助不是對困難生資助的全部,這也使得資助體系在構建的時候不僅要著眼于對困難生自立的教育上,還要立足在自尊自強的教育上。在資助工作中做到,多維資助育人,
要時時做到經(jīng)濟層面資助和精神層面教育兩方面并重,并且要貫穿大學四年。做好資助育人工作,就要精準的識別貧困學生的差異性需求。有效開展資助政策宣傳、解讀,做好高校資助工作、提升資助育人功效。除此之外,還可以為貧困生提供大學生涯規(guī)劃,為其大學期間循序漸進提供經(jīng)濟資助、意識培養(yǎng)、專業(yè)教育、就業(yè)指導等幫助支持。
(八)勞動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育人功能而言,勞動教育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磨煉頑強意志、錘煉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高校弘揚勞動精神、加強勞動教育、重申勞動價值,必將有利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勞動育人方面,我們要做到:勞動和專業(yè)相結合。通過開展義診活動、傳授醫(yī)學常識活動進行勞動教育。勞動和志愿服務相結合:通過志愿服務的開展,深化勞動育人內涵。勞動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勞動形式。
參考文獻:
[1]彭瑜,邸燦.榜樣育人新模式探究[J],德育研究;2015(01).
[2]曹水,宋艷萍,王玉江.創(chuàng)新高校資助育人方法探究[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3).
[3]劉亭亭.高校心理育人機制和路徑探究[J],安徽文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