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浩
摘 要:本文介紹了傳統剪紙技藝傳承與現代照明設計的關聯,并論述了傳統剪紙技藝與現代燈具裝飾的融合。
關鍵詞:剪紙技藝傳承;現代燈具裝飾;融合
任何一個新產品都是為滿足特定功能而設計的,其產品所帶來的效益已成為人類文化積累的一部分。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僅依靠文字的描寫或口頭的闡釋,更多的是能與現代生活中與人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相結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新材料,設計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經典產品。
一、傳統剪紙技藝傳承與現代照明設計的關聯
光雕是現代造型藝術的一種新形式,它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性,在二維空間的基礎上突出了其獨特的表現力。設計師設計了各種類型的燈具,采用新型透光材料如玻璃、PFA原材料、PP原材料等,使燈具的形狀具有裝飾性。當來自燈具內部或外部的不同顏色光源通過鏤空透明材料產生折射、透射和反射等物理反應時,外層空間產生不同顏色和圖案的感官效果,將二維圖案構成了立體藝術。光雕的圖案和構思是從傳統的剪紙技術中傳承得到的靈感,不同主題創(chuàng)作的圖案,采用不同形式的剪紙技術,如切割、刻畫、鏤空等,采用現代材料質感的不同肌理和紋案,體現出絢爛奪目的光影效果。因剪紙不利于復雜三維空間的表現,往往難以表現出復雜層次的畫面內容、光影效果、物體深度和波動。光雕的出現可將傳統的剪紙圖形或切割技術從二維延伸到三維世界,復雜的圖案,加上若明若暗的燈光,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它將傳統民間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使剪紙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燈具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照明設計體現了公共生活的特點、習慣和行為??臻g照明是在掌握自然環(huán)境光的前提下進行的設施設計,它有兩個主要功能:照明和裝飾。照明設計是幫助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區(qū)域,通過燈光效果、燈光裝飾來激發(fā)人們對該區(qū)域的興趣。對一些特殊的城市建筑、街道景點和歷史保護區(qū),照明設計的需求已成為區(qū)域照明的總體設計,集形狀匹配、照明效果和設備組合于一體。它將補充而不是破壞該地區(qū)的景觀效果,燈桿的高度和尺寸、顏色、燈具的設計和配光應一致。燈具的大小、材質、樣式必須與開放空間中的建筑和空間特征相適應。另外,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也是判斷的基礎。
從燈具的裝飾外觀來看,燈具的造型設計應首先滿足照明功能。新材料的選擇和不同顏色的搭配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整個空間的布局問題。傳統剪紙文化的延續(xù),使受眾在藝術上找到了一個融合點和定制化的風格;色彩要達到統一的整體色調,不要使用過多的色彩,否則整個空間會顯得雜亂無章;在材料方面,運用材料的多重屬性,造型設計的幾何整合,構圖方法中線條的節(jié)奏和韻律,以及燈光分布里光影效果的立體化應用等表現手法,從而實現了傳統藝術與現代元素的空間結合。
二、傳統剪紙技藝與現代燈具裝飾的融合
1、現代燈飾的空間藝術性與創(chuàng)意思維?,F代照明裝飾設計主要提供夜間視覺景觀設計,力求為客戶提供功能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的空間溝通功能。通過燈具的造型裝飾效果和燈光陰影設計,突出室內外空間的文化想象水平,為人們帶來建筑室內外設計中燈具的新照明理念和視覺景觀的審美價值。在光照效果下,人和物體會產生光影界面和陰影層次的變化,給視覺帶來立體感。若這一區(qū)域很普遍,則應將重點轉移到照明設備本身的使用上,為了吸引人們,應選擇相應的特色燈桿和燈具,如設計新穎的外觀、現代元素材料等。燈具不僅是一種功能性產品,而且是一種豐富的信息載體和文化形態(tài)。它是對相應歷史時期人們審美情趣、科技水平和功能需求的綜合反映。
隨著現代社會文化的全球化推進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燈具裝飾設計地域性和文化性的限制越來越小。要突破普通的設計效果,就必須實現人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視覺滿足與燈具本身的照明功能間的統一與協調。優(yōu)秀的設計不僅發(fā)揮了產品本身的內在功能,實現了產品的物理功能,還從文化交流、社會心理等多個角度承擔了傳達工作。產品的設計和產生不但體現了人文主義,而且體現了社會的適應性、歷史的傳承和受眾的心理接受等。
2、通過構成法則,將二維空間的剪紙藝術轉化為三維空間的產品。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tài)對人類心理的影響遠大于二維空間,在造型時,必須考慮從任何空間角度觀察的完整性,這樣的作品才是一部符合整體審美感受的立體空間作品。剪紙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紙張,線條的靈活變化是它形成的基礎。為了將剪紙藝術的線性化技術應用于現代照明裝飾效果上,有必要解決從紙的二維空間到現代新材料的三維空間框架的材料轉換問題。當點、線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時,就表現出三維空間的特征。三維空間中的三維形狀可以被感知,它具有紋理、材質和體積的真實存在。三維空間中的觀測角度和視點是不確定的,通過改變物體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可從多個方向和角度觀察物體的空間形狀,并且形狀隨人類觀察點的變化而變化。三維空間形態(tài)的綜合表現不僅可表達組合造型的思想,而且可表現出個體形態(tài),傳達出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內涵。在塑造三維空間的過程中,必須把握體積感和個體元素的形式美感。通過對結構的研究,利用基本形式間的關系,運用統一和變化協調的基本原則,掌握各種材料組合的韻律和節(jié)奏,根據各種材料的凝聚力產生交互效果,從而應用和發(fā)展各種材質,通過特定的技術來顯示其特征和紋理。
3、通過構成法則,將傳統剪紙技藝傳承與現代燈具裝飾設計的可行性進行融合。因剪紙工具和材料的局限性,當注重物象特征又尋找自然線條時,必須明確主次,把握節(jié)奏。為了更好地體現傳統剪紙技術在三維空間中的傳承性,可在現代照明設計中有效運用三維組合切割方法,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從構成角度來看,空間造型方法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可運用各種材料(紙、泡沫板、玻璃、塑料、金屬等)、通過各種方式來創(chuàng)造空間組成。三維空間的形成是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的過程。它包括從平面到三維造型過程中最基本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達。
切割是將平面單元轉換為三維結構的一種重要方法。對立體形態(tài)的加工首先應從切割開始,切割是一種常見的表達形式,在切削造型過程中,首先要處理點、線、面間的疏密關系;其次切割時要注意留有一定的空間,注意前后元素的呼應。切割可在分解后重塑材料,也能只切割不分解。切割使形狀從平面到三維有較大的表現空間,它打破了平面的整體性和單調性,從而形成各種三維形狀的變化。不同的材料應找到不同的切割方法和工具,以便更好地展示空間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切割方法很多,通常可分為兩種:條理切割和隨機切割。條理切割是指采用適當的比例和尺度來切割平面,突出形式美感,但隨意切割并不是雜亂無章,它往往更符合自然韻律。在現代燈具裝飾設計中,通過對不同材質的立體加工和改造,設計出強調層次感的圖案創(chuàng)作,通過深刻的印象對比,突出層次上的張力。采用圖案形式美的規(guī)律,進行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xù)等組成處理,常見的有層層疊高或隔物換景手法。剪紙技術的創(chuàng)作特點,通過光影效果在燈具裝飾設計中表現出豐富的韻律,從而使燈具裝飾具有強烈的立體感視覺沖擊力。在現代照明裝飾效果的應用中,一種顏色被用來形成主色調,而其他顏色的對比度則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黑色和金色可協調各種顏色并列產生的剛度,進而使燈具的裝飾具有強烈的色彩視覺沖擊力。
三、結語
剪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對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的一種傳承。為了保存和傳承傳統的剪紙技術,只有找到能整合現代設計元素,滿足人們生理、心理需求的產品,才能更好將傳統文化繼承下去。
參考文獻:
[1]肖虎.立體構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11).
[2]王敏.手工藝鑒賞[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7(07).
[3]伏波.產品設計--功能與結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