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寓言》《將愛》把王菲一步步推向天后的位置他賺到的錢都買了音樂器材和房子,房子放器材用
(接上期)擺在樸樹面前的是一條再清晰不過的路,繼續(xù)出唱片,開演唱會,成為內地樂壇響當當?shù)娜宋?。但樸樹當時的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而且是整整十年。張亞東對此也非常不解,這不是給自己找別扭嗎?但這并不影響張亞東非常喜歡樸樹,他說,樸樹喜歡音樂不是因為音樂可以讓他賺到多少錢、獲得多少名氣,而是想從音樂中獲得快樂,樸樹是個藝術家,而我就是個俗人。
張亞東說自己是個俗人。但他這個人不俗。搖搖欲墜的樹葉,穿過玻璃的光芒在他眼中都是風景,他說“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情緒,每一刻的感悟都不一樣”。
他的作品更不俗。他并非是迎合音樂潮流的人,而是創(chuàng)造音樂潮流的人。從王菲到樸樹的專輯,他都加入了很多新潮的元素,新奇又悅耳。他絕對稱得上藝術家。前幾天,網(wǎng)上流出一段疑似張亞東在《樂隊的夏天》批判音樂人行業(yè)亂象的音頻,言辭委婉卻不失尖銳:我們的基礎從來都是彈個吉他為了大學找女朋友,上來就metal,音樂呢?音樂是有門檻的,請大家尊重音樂,抱起那把吉他的時候要尊重這個吉他,要讓它釋放出屬于它的聲音。我們得承認,音樂不是純粹流于情感的藝術,它是有技術門檻的。音符與音符,音符與和弦之間都是存在著合乎規(guī)律的編排。不出彩的旋律就算搭上絕美的歌詞也只能成為平庸之作?;蛘哒f,技術也是情感的一部分。巧妙的技術可以讓每一個鼓點都直入人心,幽微的感情可以通過恰當?shù)男珊鸵鞒獋鬟_。
對于什么是好作品,張亞東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先過自己這關。一個音樂人必須是真誠的,對自己的作品真誠。作品應該是從自己身體里扒下來的靈魂碎片,而不是為了迎合某種潮流拼湊出的毫無特色的音符合集。張亞東對年輕音樂人的發(fā)展是樂觀的。資源豐富的信息時代,他們可以輕易地吸收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東西,可以不受限于渠道和資金,通過好的作品來獲得人氣。同時,音樂市場開始分眾化,大眾的審美逐漸多元化,觀眾不再是一哄而上地撲向同一種音樂,小眾音樂也有生存空間。
一個好的作品一定會被人聽到。張亞東的音樂生涯是眾多職業(yè)音樂人中一個幸運的案例。把愛好變成職業(yè)是讓人羨慕的,但也是讓人望而卻步的。這意味著你再也不能淺嘗輒止,意味著你不能僅僅取悅自己還要考慮大眾,意味著你要把一個普通的動作重復上千遍以求完美,意味著工作和生活再沒有明顯的界限,意味著你把自己的一生賭在了這件事上。這多可怕!但人生就是這樣,落子須無悔,因為后悔也來不及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會改變整個人生的走向,或者跌入深淵,或者走向巔峰,又或者平凡一生。你要怎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