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虹 梁慧
作文君:許麗虹,高級經(jīng)濟師。愛好歷史,沉迷古珠。曾在《杭州日報》西湖副刊開設(shè)專欄“珠光寶氣”。梁慧,熱愛并從事古珠交易十余年,算是小有心得。曾在各種正式非正式的場合演講古珠概述,講授相關(guān)細節(jié)知識。
玫瑰,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有個問題一直令人困擾:玫瑰為何不是“木”字旁?
玫瑰是植物。不但現(xiàn)實中是植物,古詩詞中也是。白居易“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北宋孔平仲與好友嬉戲“去年君嘗寄薔薇,今年我亦寄玫瑰”。植物,大都為“木”字旁。但玫瑰,兩個字都是“玉”字旁。為何?
“玫瑰”一詞較早的出處,來自韓非子的《買櫝還珠》。一個楚國人賣珠子,將木匣子裝飾得精彩絕倫:“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飾以玫瑰”?是雕刻出玫瑰花紋,或粘上玫瑰花花瓣嗎?非也。這里的“玫瑰”是指其本義。“玉”字旁,至少是指“石之美者”。根據(jù)古人造字的規(guī)律,玫=玉+文,意思是指玉的光彩煥然。而“瑰”,玉+鬼,說的是奇特?;蛑冈煨凸砀窆ぃ蛑割伾裢馄?,或指這種玉質(zhì)非同尋常。那么,“玫瑰”,就應(yīng)該是指一種非比尋常、煥發(fā)光彩的美麗石頭。
玫瑰到底是哪種玉或?qū)毷课鳚h《西京雜記》提到,漢武帝得天馬,馬鞍上鑲嵌以玫瑰石。南朝《述異記》記道:“南海俗云,蛇珠千枚,不及一玫瑰?!泵倒逶跁r人看來是南海地區(qū)的寶物。北魏時宋云出使西方數(shù)十國,見到滑國王妃,帽子裝飾著玫瑰。《魏書》還記道,北魏和平二年(461年),為慶祝國家拓土定疆的偉業(yè),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特命制作十二只巨型黃金合盤,在黃金盤子上鑲嵌上玫瑰珠。但,我們還是不知“玫瑰”為何種玉石。
《說文解字》注釋說:“玫,火齊,玫瑰也?!边@就是說“玫瑰”又稱“火齊”。那“火齊”又是什么樣的?南朝的《梁書·諸夷傳·中天竺國》記道:“火齊狀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別之,則薄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边祝窟@不是紅、藍寶石嗎?
紅、藍寶石是一種宮廷常用的名貴寶石,質(zhì)量一般的看上去“狀如云母”。也就是顏色不均者,可見深淺不同的平直色帶和生長紋。至于它們的顏色則非常特別,我第一次聽梁慧說“黃色藍寶石”時,還以為她說錯了。紅、藍寶石并非說這種寶石只有兩種顏色,而是除了紅色,其他顏色的都叫藍寶石。所以藍寶石可以有粉紅、黃、綠、白等顏色,甚至同一顆寶石有多種顏色。
這些特征都跟“玫瑰”對上了號。有人馬上起疑:《買櫝還珠》的故事,要是木匣子真的用紅、藍寶石來裝飾,那不比珠子還貴嗎?這是違背這個故事的本意的。其實,上等的紅、藍寶石,價格雖然是相當(dāng)昂貴的,但如果質(zhì)地較次,也不是太貴。
不得不說,到了唐代,“玫瑰”一詞已經(jīng)開始脫離本義,往植物上奔了。更有趣的是與“玫瑰”同義的“火齊”珠。分明是多種顏色的寶石,到了宋代,卻成了“紅珠子”的代名詞,往往以它來形容荔枝、楊梅、櫻桃、橘子等紅色的果子。
混淆得一塌糊涂。
(潘光賢摘自《杭州日報》2019年4月12日)
素材任意門 · 文人“花道”
文人“花道”是中國傳統(tǒng)插花藝術(shù)的結(jié)晶。從宋朝開始,插花與掛畫、點茶、燃香被文人雅士視為“生活四藝”。明代時,有袁宏道《瓶史》、何仙郎《花案》等花藝著作問世,對花目品第、折花造型、擇水選器、儲存保養(yǎng)、陳設(shè)搭配乃至插花禁忌等都有探討。明代的“花道”包含了植物花卉、文物古董乃至室內(nèi)設(shè)計的知識修養(yǎng),也蘊含了清雅脫俗的審美理念與花道技法,成為一種關(guān)乎生活情趣與修身養(yǎng)性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