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潔
我家所在的小城曾被大磚壘砌的城墻圍著,景春門、來鳳門、凱旋門、永定門都建著高高的城門樓,人們每天日出日落時可以聽見鼓樓上傳來的千聲鼓。十一聲一疊,三百三十三槌一通……朝鼓樓一望,便望見鼓樓上掛的匾,全城的小孩子自牙牙學語時便先認得那匾上的八個字——“唐封古跡振聾發(fā)聵”。
后來,擴建城關鎮(zhèn),城墻、城門樓拆了,東關、西關、北關這三道關也沒了,關名還照舊。人們在已沒了“關”的東關、北關進出過往,西關住的人朝西街里走,旁人問:“您哪兒去?”總還是照舊地答:“我進城?!?/p>
三關臺是西關的入口,我的家就在三關臺。不長的小街上,曾排列著無數(shù)有木窗欞的覆蓋著黑色方瓦的木板屋,有著無數(shù)條鵝卵石鋪就的巷子胡同。街巷和胡同的排列好像韭菜的“韭”字,只不過要多些短橫?!熬隆弊謨韶Q間的空白處就是那些木板屋排開的街,兩豎上連接著的無數(shù)短橫,則是“楊家道子”“瞿家道子”“戢家道子”等小巷和胡同,最底下那一長橫,是三關臺西邊的西關街。
那時候,三關臺的小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回家,周末時都在三關臺的糧廠、田畈、渠溝、泉子等地方玩。三關臺的孩子們有超級好玩的三關臺,就不怎么進城到北街、南街、東關去串。有時候三關臺的小孩會朝西到中西關露天電影院或醫(yī)院玩。醫(yī)院的樓梯扶手和門前的小水泥斜坡都被當成滑梯,滑得溜光。但三關臺的孩子不敢繼續(xù)朝西走,不敢到小西關玩。那時,三關臺的孩子們常唱:“小西關的孩子多,小西關的孩子惡(厲害)。”
還有的唱:“賣豆芽兒賣豆芽兒,一走走到小西關兒,小西關兒的娃子多,一拳打個青眼窩……”
關于小西關的兒歌很多,都不約而同提到小西關的孩子厲害。大概是怕被打青眼窩,三關臺的小孩走到中西關都轉回來了,上小西關的很少。即便跟大人一起走親戚去小西關,心里也駭?shù)没?,遇到小西關的孩子不敢瞧,不敢搭茬兒,總是膽怯地繞開。
有一回,我們?nèi)P臺的幾個小孩打架。打著打著,不知誰說了句:“三關臺的娃子自己打自己不算英雄,有本事上小西關,跟小西關的娃子比試比試!”
于是,一拍即合,雙方立即停手,都極力慫恿對方去小西關逞雄比武。你一言我一語都躍躍欲試,卻沒人領頭。
終于,一個黑胖男孩發(fā)話了:“走!不怕死的跟我走!”
于是,他們跟在黑胖男孩身后朝小西關開拔。他們頭里走,后頭很快就跟了一溜看熱鬧的孩子。
那個隊伍本來很短,但走著走著加入的人不斷增多。隊伍里的人只要看見認識的孩子,就趕緊揮手招呼:“走!上小西關去,排我后頭!”
就這么沿路走,沿路招兵買馬,隊伍越走越長,越走越浩蕩。起先是男孩子們不斷加入,后來連小姑娘們都好奇地尾隨隊伍朝小西關進發(fā)。還有些孩子見有認得的小孩在隊伍里,就也迷迷糊糊跟著一路走。
走著走著,花樣翻新,路過自家的門前時,便有孩子飛奔回去順路拿出一些“武器”。金箍棒、塑料大刀、玩具沖鋒槍、竹棍兒、彈弓、小紅旗、海軍帽……雄赳赳氣昂昂;小姑娘們呢,順路從家里拿出來花環(huán)、紗巾、塑料花……高高舉著,花枝招展。隊伍越來越龐大,五花八門的點綴也越來越多。吸引得路人注目,于是走得更加昂頭挺胸,更整齊,在不知不覺中也更有了表演欲望。忽然,有人起頭大喊道:“向前!向前!向前!——預備!唱!”
于是,浩浩蕩蕩的隊伍里小男孩小女孩們齊聲唱起來: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歌聲響徹云霄,沿路有行人觀望,還有許多大人們看著笑著,啪啪啪給隊伍鼓掌。這下,大家更來勁了。
前面又有男孩領唱了“我愛北京天安門”“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唱得聲嘶力竭。一直唱到大家把會唱的歌唱完了,隊伍安靜了一刻,隊伍后面的小姑娘們不甘示弱,開始唱起跳橡皮筋時唱的歌:
“小皮球
香蕉梨
馬蘭開花二十一……”
前面的男孩們不樂意了,這是什么嘛,不行不行,女孩們唱的一點氣勢也沒有。
有人重整旗鼓,起了頭,于是男孩們又一起吼道:
“我們是害蟲,
我們是害蟲,
正義的來福靈,
正義的來福靈,
一定要把害蟲殺死!殺死!殺死!”
女孩們不樂意了。前面的怎么啦?不是唱歌嗎?怎么唱起電視上的殺蟲劑廣告啦?
女孩們又起了頭,把隊歌的節(jié)奏帶向了毫無氣勢可言的路數(shù),她們嬌聲唱道:
“花園里籬笆下
我種下一株小紅花
春天的太陽當頭照
春天的小雨沙沙下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就這么唱啊,走啊,不知不覺,嗓子疼了,腿走累了,越走越慢,高舉的花環(huán)、金箍棒、塑料大刀也都耷拉下來。走得快挨到西山的落日了,有人開始嘀咕:“小西關怎么這么遠哪?還沒到?”
咦咦咦,不對呀!前面領頭的黑胖男孩停下了,他揮舞著小紅旗喊道:“停止前進!停止前進!”
隊伍停下來,大家面面相覷,這到哪兒了?
“你哪兒的?”有人問身邊的孩子。
“我北街的?!?/p>
“你去哪兒?怎么混進我們隊伍了?”
“我不知道……看你們挺熱鬧,就跟著一起走了?!?/p>
“嗨嗨,你是哪兒的娃子???”
“我小西關的?!?/p>
啊啊,哈哈,我也是小西關的娃子啊。不一會兒,隊伍里辨出了許多小西關的孩子。還有西街的,東關的,大家都不知道是要到哪兒去,是去干嗎,也不知道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覺走進隊伍里來的。總之,大家都很興奮,很歡樂。
領頭的黑胖男孩發(fā)愁了,這分明亂套了嘛。
小西關的孩子們笑嘻嘻地問:“還朝前走不?”“你們?nèi)ツ膬??”“你們?nèi)ジ蓡??”“再帶我們玩一段唄!”
領頭的黑胖男孩,扭頭望望天邊欲落的太陽,躊躇了一會兒,問:“這到哪兒了?”
一個小西關的孩子答道:“前面就是紅塔鎮(zhèn)了!”
“啊?”隊伍里三關臺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尖叫起來,“天哪,走了這么遠,早過了小西關,出了城關鎮(zhèn),都快到紅塔鎮(zhèn)了嗎?天哪,這走回去還得多遠的路啊?!?/p>
領頭的黑胖男孩沉默了一會,無可奈何地做出原路返回的決定,他喊道:“其他各街的解散,三關臺的集合回家!”
北街的、東關的孩子不情愿地退出隊伍。小西關的孩子們依依不舍地喊道:“三關臺的弟兄們,下回還來啊,再來帶我們玩啊!”
黑胖男孩氣呼呼地朝隊伍喊道:“向后轉,齊步走!”
三關臺孩子們的隊伍回轉了,不再揮舞紅旗,也不再唱歌,跟被打敗了的殘兵敗將似的垂頭喪氣朝回走。
等好不容易走回三關臺,早有一些聽說我們到小西關比武的孩子,站在醫(yī)院門口迎接隊伍。他們挨個看,一邊看一邊好奇地問:“怎么?小西關的孩子不厲害?你們比武贏啦?沒挨打?怎么都沒青眼窩?。俊?/p>
領頭要比武的那個黑胖男孩,沒好氣地哼了一聲,說:“小西關的娃子一看到我們就嚇得魂飛魄散,俯首求饒,沒等開打,就自覺投降啦……”
有人不信,說吹牛。小姑娘們都說,真的真的是真的啊。小男孩們也說,真的,沒動一根指頭,他們就紛紛歸順了我們的隊伍……
天已經(jīng)要黑了,大人們在街上此起彼伏地喊自家的孩子回去吃飯。隊伍散開,大家揮手說再見,都有點說不出的惆悵,意猶未盡,又有點說不出的疑惑。
說好的去打架比武的,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明白白去了,稀里糊涂回來,到底算不算比贏了呢?
當年,我也在隊伍里,揮著紗巾,唱著“春天的太陽當頭照,春天的小雨沙沙下?!蹦菚r候我也不知道比武的結果到底算不算贏,只覺得那個下午,很累,但很快樂。
很多年過去,我都長成一個大人了,回想起我小時候跟著隊伍邊走邊唱的經(jīng)歷,仍能感覺到快樂。不過后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人們說哪兒的人惡和厲害,我都覺得那八成只是傳說。
發(fā)稿/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