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玥穎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旅游市場持續(xù)發(fā)展,近年來,老年人跟團旅行成為一種常見現象。如何保障老年人安心暢快地參加旅行團、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由于老年人身體狀況特殊、購物欲望不強,參團前部分旅行社會設置或明或暗的門檻,諸如親友陪同、醫(yī)院體檢、免責協議、健康證明、年齡限制等,名目繁多,嚴重影響了老年消費者的旅游體驗,也不利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只有攜手努力、破解問題,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整治亂象,才能推動老年人跟團游健康發(fā)展,增強“銀發(fā)族”的幸福感。
從供給側層面來看,旅行社和景區(qū)有責任提供高品質的老年旅游服務。在老年旅游產品結構上,應從以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旅游、休閑旅游、療養(yǎng)康復等復合型結構轉變。在旅游項目方面,應當針對年齡進行細分,對于低齡老人可適當加入類似爬山、遠足等運動性稍強的活動,而對于高齡老人可適當減少娛樂項目,讓老人不需要耗費太多體力就能輕松舒適地完成旅行。此外,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安全保障必不可少。旅行團和旅游景區(qū)必須完善應急預案、配備急救人員,做到防患于未然。
從需求側層面來看,老年消費者在參加跟團游時需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不少老人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容易受“低價團”的誘惑。一些提供低價游的旅行社,一旦未能湊齊足夠的人數,便會將游客層層轉包,導致簽合同的旅行社并非提供服務的旅行社,最終出了問題無人負責。子女應盡可能幫助老人,仔細了解旅行團的具體行程、接待標準,依據老人身體狀況等謹慎選擇線路。
春暖花開,正值旅游好時節(jié)。推動老年人跟團游邁向規(guī)范化、品質化、定制化,既有助于營造孝親敬老的氛圍,也將為旅游經濟注入新活力。(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