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福 冀保程 王士滿 霍憲起 安寶明
(1 臨沂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2 臨沂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山東 臨沂 276000 ;3 山東君信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4 臨沂大學,山東 臨沂 276000;5 臨沂君和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
人工濕地是指為了人類的利用和利益,通過模擬自然濕地,人為設計與建造的由飽和填料、挺水與沉水植被、動物和水體組成的復合體(Hammer,1989)。相比于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人工濕地具有處理效果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工程基建費用及運行成本低等優(yōu)勢,非常適合污水廠尾水的深度處理以及中小城市和鄉(xiāng)村等技術水平較低的地區(qū)(周麗, 2016)。
臨沂市濕地總數位居山東省第一位,國家級濕地公園已達10處,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2處,省級濕地公園12處?,F有主要人工濕地類型為潛流+表流的復合型人工濕地,濕地應用模式主要遵循“治、用、?!斌w系,以尾水深度凈化為主,很多工程采用了污染處理能力強、水力負荷大的潛流濕地。臨沂市人工濕地工程在淮河流域水質凈化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別是在污水處理廠下游修建的大量人工濕地,對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進一步處理,提高了河流水質狀況,確保完成了水質達標任務。
水質監(jiān)測數據和現場資料顯示,目前臨沂市人工濕地普遍存在冬季污染物去除率偏低,甚至某些人工濕地出現二次污染的現象。即使在夏季,部分人工濕地也存在凈化效能衰退的問題,這對臨沂市整體水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重要出省斷面水質的穩(wěn)定達標帶來了隱患。
為貫徹《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山東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發(fā)〔2015〕31號),分析臨沂市人工濕地效能及衰退原因,提出相應的管理改進措施,確保流域水質的達標。
臨沂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南鄰蘇北,總面積1.72萬km2,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臨沂是生態(tài)水城,沂河水源地是淮河流域水質最好的地區(qū),沂河、沭河等形成“六河貫通、八水繞城”的水城景觀,2017年臨沂被確立為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臨沂濕地面積 734.8 km2,有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2類,臨沂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tài)類型復雜多樣,生物區(qū)系分布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濕地資源性動植物和國家重點保護物種較多(李修嶺, 2015; 林登峰等,2017;溫四民等,2018)。
2016年冬季和2017年春、夏兩季對臨沂市21處主要代表性人工濕地運行現狀開展調查。通過收集濕地環(huán)評、科研以及施工工程報告等資料,掌握了人工濕地位置、名稱、種類、設計規(guī)模、污水來源等基本情況。監(jiān)測現有濕地進出水水質以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濕地污染物去除規(guī)律。
采用美國運籌學家薩蒂(Saaty,1986)在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對濕地生態(tài)質量作了定量分析評價。根據AHP的基本思想,設計綜合評分體系的目標層為“人工濕地運行、凈化效果綜合評價賦分”。其下的準則層按照調查內容,分為凈化效能、管理現狀、設計水平、景觀效果、經濟價值5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又各自包含一些子準則。
在層次結構的基礎上,對各個層次的準則層按重要程度相對量度(1~9的賦分值)形成判斷矩陣。在判斷矩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矩陣一致性指標檢驗,通過檢驗后,即可求解各準則層要素的特征根。通過對特征根求解結果四舍五入,得到各個準則要素的原始賦分值。該原始賦分值的含義可理解為,某一人工濕地工程在所有待評價的人工濕地工程中某項指標最佳,可得到最高的賦分。在原始賦分的基礎上,對人工濕地各準則層要素進行了梳理,充分考慮不同的細則,同時結合評估方案分組和專家打分法,形成最終的賦分結果(表1)。
表1 臨沂市人工濕地綜合評分AHP判斷矩陣及各要素賦分Table 1 The AHP judgement matrix of comprehensive score and the score of each elemen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Linyi City
在收集資料、現場調查、監(jiān)測評估、Subwet2.0濕地軟件模擬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層次分析法步驟,利用判斷矩陣對人工濕地的工程現狀和凈化效能進行綜合評價賦分,評分結果如圖1。
根據臨沂市主要人工濕地綜合評價(表2),參與評估的21處人工濕地工程可分為5級:綜合評價為“良好”(得分>80分)的僅1處,即繡針河人工濕地;綜合評價為“較好”(得分70~80分)的有郯城縣白馬河人工濕地等7處;綜合評價為“合格”(得分60~70分)的有張莊鎮(zhèn)東汶河修復工程濕地等5處;綜合評價為“較差”(得分50~60分)的有光華紙業(yè)人工濕地等4處;綜合評價為“差”(得分<50分)的有牛腿溝人工濕地等4處(表2)。
圖1 臨沂市主要人工濕地綜合評分Fig.1 Evaluation of the main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Linyi City
表2 臨沂市主要人工濕地評分結果Table 2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main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Linyi
通過分類統計,將參評的21處人工濕地工程分為5類。①第1類人工濕地進水水質較好、自維持能力較強,有4處濕地,由好到差分別為:繡針河濕地、郯城白馬河濕地、李公河濕地、三河口濕地;②第2類人工濕地:管理較為到位,但運行、凈化或景觀上存在一些問題,有5處人工濕地,由好到差分別為:平邑東城污水廠尾水濕地、武河濕地、莪莊河污水廠濕地、沂河濕地南區(qū)、張莊鎮(zhèn)東汶河修復工程濕地;③第3類人工濕地:尚有一定的自維持能力,但進水水質較差,出水不理想,有3處濕地,由好到差分別為:蒼源河上游濕地、湯河濕地、龍王河濕地;④第4類人工濕地:濕地老化或負荷過重,有6處濕地,由好到差分別為:蒙陰東汶河濕地、光華紙業(yè)濕地、云蒙湖環(huán)湖生態(tài)帶修復工程濕地、莒南白馬河濕地、蒼源河污水廠濕地、蘭陵城區(qū)尾水深度處理濕地;⑤第5類人工濕地:缺乏必要管理,運行狀況極差,有3處濕地,由好到差分別為牛腿溝濕地、富翔污水廠濕地、柳青河濕地。
從總體情況來看,臨沂市人工濕地的運行維護水平較低,大部分濕地處于一種“亞健康”的運行狀態(tài)。
部分濕地進水水量過大、水位過高,形成床底的厭氧區(qū),而另一部分濕地長期不進水,或進水水量不能滿足濕地的正常生態(tài)需水量;進水水質達不到設計要求,加大了濕地水質凈化的負荷;進水水質存在階段性的污染高峰,對濕地系統產生沖擊,影響凈化效果。
大部分人工濕地冬季植物不收割,或收割后不移除秸稈殘體,形成內源釋放,影響了出水水質;部分人工濕地植物密度過大,影響了系統正常的大氣復氧,降低了凈化效能;人工濕地植物入侵較為嚴重,不僅包括水花生等外來入侵種,還有本土的濕生雜草,甚至中生雜草的入侵。
武河濕地等表流人工濕地壩前淤積較為嚴重,影響水力停留時間;蒙陰縣東汶河等潛流濕地填料堵塞、表流化問題十分突出,改變了人工濕地的水動力特征;一些人工濕地的配套設施損毀后得不到修繕,不僅影響景觀效果,也影響了濕地的結構和功能。
人工濕地多無專業(yè)的管理機構,即便設有管理機構,人員隊伍的素質一般。人工濕地管理涉及林業(yè)、水利、建設、環(huán)保等諸多主管部門,多頭管理問題突出,且只重視前期建設,不重視后期管理,規(guī)范化的運營難以為繼。
以臨沂市經濟開發(fā)區(qū)三河口人工濕地為例,計算其運營費用每年缺口近80萬元。目前經濟開發(fā)區(qū)三河口人工濕地的整體狀況較為良好,另一些退化嚴重、亟待復壯的人工濕地工程所需綜合整治經費將更為龐大。
山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各級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資金保障機制,重點支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生態(tài)修復等公益性領域,保證城鄉(xiāng)污水處理設施、中水截蓄導用、人工濕地等工程的正常運行,解決“人工濕地管理誰出錢”的問題。各地市應積極探索適宜人工濕地的技術和管理機制,解決“人工濕地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
配合河道綜合整治、生態(tài)護坡建設,使河流恢復一定的環(huán)境容量,減輕人工濕地的壓力。面積較大、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較高的人工濕地,可申報建設國家級、省級濕地公園,爭取林業(yè)部門的經費支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并保持穩(wěn)定的資金投入。面積較小、不適宜建設濕地公園的,可采用依據生態(tài)效益實施生態(tài)補償的方式,給予一定的補助,由環(huán)保公益組織指導當地居民進行管理。
一種模式是由市政部門主導,增加污水廠配套管理人員的編制和經費;另一種模式是專款專用,以地市為單元,配套人工濕地管理運營經費,委托第三方專業(yè)機構統一管理人工濕地,設置在線監(jiān)測,由環(huán)保主管部門定期考核管理情況。
主要責任部門為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在與各區(qū)縣、鎮(zhèn)辦建立責任網絡的基礎上,保障人工濕地的運行經費配套到位。
濕地為“地球之腎”,是全球價值最高的生態(tài)系統。臨沂市現有人工濕地工程管理保障體制良莠不齊,某些人工濕地已部分喪失凈化功能。在山東省“水十條”提出建設人工濕地并建立管理機制的大背景下,臨沂市將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fā)〔2017〕85號)的職責分工,借力河長制工作,科學合理地謀劃人工濕地在水生態(tài)空間中的整體布局,設計部分退化人工濕地復壯方案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使人工濕地技術成為臨沂市水環(huán)境保護和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