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澤│文
安徽蕪湖市弋江區(qū)江岸明珠東苑1-1-401
天空有小鳥在鳴叫“割麥插稞!割麥插稞!”,這是在告訴人們要快快割麥插稞,不要誤了農(nóng)時,其實這是布谷鳥的叫聲。草長鶯飛,鳥語花香,候鳥遷徙等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蜜蜂是一種昆蟲,靠采集花朵來繁衍生息,養(yǎng)蜂人飼養(yǎng)蜜蜂,也像候鳥一樣也要趕時間追花奪蜜,為什么?因為不同的季節(jié)開放著不同的花兒,若錯過一種花兒的開花時間,那就要等到下一年再來采這種花的花蜜了。
養(yǎng)蜂人放牧蜜蜂是有一條比較固定的線路的,一年之中,如果從原點出發(fā),經(jīng)過春夏秋冬的追花奪蜜后又回到原點,如此循環(huán)往復。
孫師傅的蜂場將春繁地點安排在皖南丘陵的桃花潭,這里早春氣溫比家鄉(xiāng)要高出5℃左右,特別是山里有冬桂花和春桂花(柃)。天氣晴朗,盡管外界氣溫只在7℃~8℃的樣子,甚至更低,蜜蜂仍然出巢采集。一般在每年小寒至大寒節(jié)之間放王開繁,同時獎勵飼喂,外界進粉進蜜,蜂王產(chǎn)卵積極,內(nèi)外包裝增溫,巢內(nèi)溫度已大幅度提升。上一年晚秋治螨很徹底,這春繁前的治螨工作也很順利,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當春繁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蜂群基本上都上繼箱了,這時正值二月底三月初(驚蟄和春分之間),老家的油菜已開花流蜜了,歸心似箭,蜂場不得不忍痛割愛,丟下正流蜜春桂花場地,裝車趕往家鄉(xiāng)——橫東馬廠村,歷經(jīng)近300多天的風風雨雨漂泊,終于回歸到闊別已久的父母和孩子身邊!
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老家地勢平坦,擺放蜂箱的邊上就是一片金黃的油菜田,住了300多天的帳篷生活可謂歷盡艱辛,現(xiàn)在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躺在自家沙發(fā)上休憩,夫妻二人可以將自己烹飪的美味佳肴盛上一碗,用雙手遞到年邁的父母面前,也可給正在讀書的孩子加加餐,改善改善孩子的口味,體現(xiàn)不算長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尤其是更方便管理自己的蜂群,自家老屋,養(yǎng)蜂工具要有盡有。油菜已進入流蜜期,添加巢礎(chǔ),移蟲育王,取蜜收漿,要是忙不過來,老爺子還來幫忙。老人是老養(yǎng)蜂的,與蜜蜂打交道近50年,在養(yǎng)蜂道路上摸爬滾打,又有木工的好手藝,什么巢箱、蜂礎(chǔ)可自制,80多歲老人還閑不住,自己養(yǎng)中蜂??磧鹤庸芾黼s事多,老人默默地來做這做那,減輕兒子的負擔;在自己家里,做起事來順手順腳,妻子更是丟了叉子又換上掃把,剛剛買菜回來,擇洗切完后,又立刻投入到移蟲之中。她眼疾手快,移蟲針在她手上如穿梭一般來回運行,動作神速,快得驚人!蜂場里的工作多數(shù)是夫妻配合,如搖蜜,丈夫抖蜂,妻子割房旋把,這邊蜂抖落干凈提到分離機面前,那邊的幾張蜜脾已搖得干干凈凈,然后,兩兩交換,滿框蜜脾換成空脾返回巢箱,而沉甸甸的蜜脾又來了,丈夫再拿去空脾,妻子又開始割去封蓋旋轉(zhuǎn)搖把……
春暖花開,蜂場進入全年當中最為忙碌的時節(jié),全家總動員,大家齊心合力,油菜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來這里放蜂的蜂場也不多,油菜的蜂產(chǎn)品還是大獲豐收。附近的親戚朋友都來老屋購買蜂產(chǎn)品,有的來拎蜂蜜,有的選王漿,也有的來買花粉,說蜂花粉養(yǎng)顏美容,美女服用花粉可更加嫵媚動人。還有一個就是買他家的蜂產(chǎn)品放心,貨真價實,自產(chǎn)自銷,一邊遞蜜一邊收票子,這邊剛剛搖出來,那邊的顧客拎著大桶小桶的,就像去店里打醬油似的,蜜桶旁邊生意興隆,買的人說就買這“現(xiàn)搖的,新鮮!”
一轉(zhuǎn)眼,金黃的油菜花漸漸褪色,菜花結(jié)子生莢果了,約近三周時間的斷花期。這要是在父親養(yǎng)蜂那個年代,搖蜜機里還留有油菜蜜的清香,接著就要取紫云英蜜了。那時油菜花后緊接著是紫云英花開流蜜。隨著化肥出現(xiàn),紫云英消失,過了短暫的斷花期就是家鄉(xiāng)的刺槐花開,沿江江南的槐花一般在4月20日前后見花,花期兩周,天氣晴好進蜜涌,要是遇到蜂多花少,幾家蜂場都宅在家鄉(xiāng),常常出現(xiàn)爭搶蜜源地盤。孫師傅趁早轉(zhuǎn)地,白菜型油菜還在尾花期就開始新年第一次轉(zhuǎn)運,一夜之間,蜂場就抵達江蘇的揚州,“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正好趕上揚州甘藍型油菜大流蜜,采完揚州甘藍油菜后正是4月中旬后期趕河南商丘的刺槐。那里的刺槐密集,流蜜也非常的好,有時還碰上敞篷的草莓,商丘屬于中原,氣候和沿江江南有點區(qū)別,在商丘采刺槐常常天公作美,刺槐收成不錯,要是在揚州起運,目的地不在商丘,往更北的河北承德也是不錯的選擇,那里的刺槐蜜源更佳,不過,只是承德的刺槐見花期要遲一周時間。老家的春油菜才見花,云南羅平的油菜都結(jié)果收菜籽了,而內(nèi)蒙的油菜才開始播種,青海湖的油菜還要到每年的七八月份正式進入流蜜期,這一花開四季,同一時間,所處的緯度不同,同一種植物的花期不同,河北承德的刺槐見花就要比商丘遲7天左右!
商丘的草莓和瓜花可將蜂場推遲半個月左右時間,離開商丘就向遼西的葫蘆島進發(fā)。此時的荊條已香花怒放,那里都是矮矮的山坡,就像家鄉(xiāng)的丘陵,山坡上隨處可見灌木叢,灌木叢實際就是一蓬蓬的荊條叢,那數(shù)不清的枝頭上綻放著紫色的花朵,一串串的,就像桂花開在枝葉間,荊條面積廣,都是山坡野生的,為盛夏時節(jié)的大宗蜜源。荊條謝花,內(nèi)蒙赤峰的高原蕎麥和向日葵已翹首以盼,每年的7月底,蜂場再次裝車出發(fā),一路北上,目的地就是向日葵和蕎麥的蜜源地——赤峰,這里是紅土地,莊稼人有播種蕎麥、向日葵的習慣,那望不到邊的地里有金色的向日葵花,有雪白一片的蕎麥花,蜜蜂到了這里,就如抹香鯨到了南太平洋里的磷蝦世界里,張口就是滿嘴的美味。蜜蜂到了赤峰遍地都是花朵,在蜜蜂的眼前都是甜蜜的海洋。高原放牧,蜜蜂辛苦,人忙得不亦樂乎,收粉曬粉,割房取蜜,育王治螨,夾蟲刮漿,再累,放蜂人心里也是充滿甜蜜……
向日葵、蕎麥的收工,蜂場就要一次最遙遠的遷徙,舉場南下,連續(xù)的高速,蜂場與8月底到達老家附近的沿江江南丘陵的赤沙秋繁。
秋繁地是兩山夾沖,這里有三種秋花,先是鹽膚木,中間夾著沖里小溪旁紅似火的辣蓼。辣蓼是過度性秋繁蜜源,接著便是山地茶花。秋繁有這三種蜜源是養(yǎng)蜂人的好眼力找著的,蜜源豐富就不愁越冬適齡蜂培育有什么困難,這里離老家只三十里,隨時可以來家里小憩,每年的秋繁管理總能一帆風順。到了12月底,蜂場做一個小轉(zhuǎn)地,到達皖南丘陵的桃花潭。
花開蜂舞也有約,養(yǎng)蜂人趕花是有約定時間的,花開花落的“時間節(jié)點”深深地烙在放蜂人的心中,那里鮮花怒放,甜蜜飄香,裝滿蜜蜂的大卡車也按時抵達,不早不遲,就如春天來了,越過冬的小燕子又飛回來了,繁衍生息,到了秋霜還未下之前,小燕子就飛離了,去了溫暖的南方越冬了。孫師傅放蜂也是這樣,油菜花開回老家,菜花謝下?lián)P州,接著轉(zhuǎn)商丘,上承德,轉(zhuǎn)遼西,北上赤峰,南下赤沙,趕桃花潭采冬桂花和春桂花,雨水節(jié)一過,丟下春桂花,又匆匆趕回老家采油菜,年年這樣的輪回,年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