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闋借景抒情?!俺烨Ю锴迩?,水隨天去秋無際?!遍_頭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為背景,境界闊大,氣勢雄渾,觸發(fā)了家國之恨和鄉(xiāng)關之思?!斑b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詞人不直說自己對山河破碎的憂愁、怨恨,卻說是遠山在“獻愁供恨”,這是運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奥淙諛穷^,斷鴻聲里,江南游子。”詞以夕陽殘照樓頭、孤鴻哀鳴天際這些頹敗衰微的景色做“江南游子”的背景,烘托出蒼涼悲哀的氛圍。“落日”比喻南宋國勢衰頹,亦表達了作者的愁苦心情?!皵帏櫋北扔髯约猴h零的身世和孤寂凄清的心情。“游子”指詩人自己?!鞍褏倾^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边@三句直抒胸臆,選用兩個強烈而極富暗示性的動作,抒發(fā)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最后在無奈中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感情漸濃,達情更切。
下闋用典抒懷。“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作者借張翰退隱歸耕之事,反用其意:作者在南宋面臨危急的時刻,恥于歸隱,充分表達了他盡忠報國、挽狂瀾于既倒的赤子之心?!扒筇飭柹幔聭咭?,劉郎才氣。”作者借求田問舍的典故,表達了對英雄的追慕和自己的雄心壯志,也暗中批判了那些不顧國事、鉆營私利的小人。“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指辛棄疾對時光流逝、北伐收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xiàn)的憂愁。這個典故表現(xiàn)了他懷才不遇的憤慨和苦痛。“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這三句是寫辛棄疾自傷抱負不能實現(xiàn),世無知己,得不到同情與慰藉的悲楚。“倩何人”三字,與上片“無人會”三字遙相呼應,前注后顧,結(jié)構(gòu)嚴謹。
上闋寫景抒情,用長天、秋水、遠山、落日、斷鴻一系列的自然景物,來陪襯詞人的游子之思,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下闋直接抒情,運用典故,通過古人古事,詠嘆自己壯志空懷之悲,表達積極用世、決不歸隱的決心。全詞豪放中流淌著一股濃郁的悲涼、惆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