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
去鄉(xiāng)下采風,絕不可少的是去爬山,在山腳下,我們看到一片剛剛經(jīng)霜的柿園,那些柿樹一看就知道樹齡很長,枝干色沉蒼黝,如同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時光的熏染。經(jīng)過了一冬的寒風侵襲,柿樹上的葉片早已凋落殆盡,整個樹枝上便裸露出斑斑的疤痕來。
燈光閃閃,幾架相機對著柿樹拍照,樹枝上的疤痕吸引了眾人。它們太奇特了,也許,正是這些疤痕,才致使它們彎曲變形的吧?如梅樹的枝。朋友說,那正是風雨摧折后留下的傷口,在歲月的時光里逐漸愈合之后,結(jié)成了疤痕。
也許,在攝影者的眼里,這正是它的特殊印記,這些疤痕的“丑”,才是藝術(shù)與人生當中講求的“美”,它是生命生長過程中歷練的結(jié)果,如果不經(jīng)風雨吹打的襲擊,是不會有這樣堅硬的結(jié)節(jié)的。
山里人有句諺語:樹木結(jié)疤的地方,也是樹干最堅強的地方。在大自然中,無論是什么樣的樹木,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風吹雨打,柿樹也不例外。風雨中,它們摧落了樹葉,霜雪里,它們折斷了枝條。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傷口開始結(jié)節(jié),最終變成疤痕,樹枝也隨之變得愈來愈強壯,枝干遒勁,迂回彎曲。
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人類無法模擬的,它的造化之美,豈是僅在這里?就像我們?nèi)祟?,傷痕刻下后,有的人換來的是眼淚,而有的人,心里卻生長出更多的感悟:在挫折面前,唯有堅強,才能愈合心頭折裂的傷痕。
細看那些柿樹,一棵緊挨著一棵,每一棵都生長在山的背面,用山里人的話說,是生長在一個不起眼的山洼洼里,在山上最平緩的地方是看不見這些柿樹的,這更給它們增添了難料的滄桑。寒風冷雨一刻不停地磨礪著它們,如果想要生存下去,要有一種怎樣堅持的耐力?
我看得不安,看得深有所悟,忘記自己曾經(jīng)優(yōu)越的身份,直想用手一寸寸地撫摸它們。疤痕,就像樹上那圓潤紅熟的柿子,澀,而甜,而潤;就像一段人生的路,坎坷,漸清晰,蜿蜒,漸明朗,這就是人生在世的秘密。
(選自《思維與智慧·上旬刊》2010年第9期)
賞讀
疤痕的“美”,美在它是樹木生命生長過程中歷練的結(jié)果,它是樹木經(jīng)受風雨吹打的襲擊,經(jīng)受磨礪堅持不懈的證明。樹木的經(jīng)歷猶如人生,面對挫折與打擊,唯有堅強,才能愈合心頭的傷痕,才能由坎坷趨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