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琪
摘要:作為生命哲學家的尼采,其大部分時間都在探討人生的意義,以把握人生意義為哲學使命。在此過程中,尼采哲學的建構,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以及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都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關鍵詞:生命哲學 人生意義 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B84-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236-02
一、尼采生命哲學之精華所在
(一)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
在淺薄的科學樂觀主義和虛假的基督教樂觀主義流行的時代,悲觀主義有它的深刻之處。尼采認為,從蘇格拉底開始,人們便相信科學和知識的力量,相信理性至上,然而它們只是漂浮在人生表面,無法觸及人生根底思考。基督教則認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外還有一個世界,那才是真實的世界,在那里,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才有意義,這看似是一種樂觀主義,實則是一種壞的悲觀主義。不言而喻,悲觀主義是消極的人生觀,它使我們的生活了無生趣。
尼采發(fā)現(xiàn),倘若一個人有著旺盛健全的生命力,他是不會被悲觀主義所打敗。悲觀主義意味著生命力脆弱,如果你向它屈服,就表示你向霍亂低頭,如同機體在患病??傊?,尼采認為,你健康,你生命力強壯,會越向往人生之快樂,反之,你患病,你生命力羸弱,就會對世界產(chǎn)生厭惡之情。宇宙生生不息,個體生命力稍縱即逝,我們只有先肯定個體,進而肯定整個宇宙生命,當然也包括肯定個體的痛苦和毀滅?!皩ιв芯囱鲋?,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迎接新生活,以崇高的熱情笑對人生,帶著頑強的生命意志,展開對人生意義的探尋,最后戰(zhàn)勝人生的悲劇色彩。這就是尼采的酒神精神?!盵1]
尼采受叔本華影響,認為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質(zhì),由此展開對生命意志的本質(zhì)探討。尼采認為生命自身是堅不可摧的,一個生命消逝,還會有另外一個生命產(chǎn)生,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循環(huán)的有機體。生命意志的本質(zhì)是積極創(chuàng)造的力量,創(chuàng)造意味著毀滅,毀滅就必須承受災難。只有這樣,新的生命才會迸發(fā)新的創(chuàng)造力,整個環(huán)節(jié)是一種新陳代謝的過程。面對即將到來的未知人生,我們要以飽滿的生命意志接受挑戰(zhàn)。有生存就有毀滅,有歡樂就有痛苦,有和平就有斗爭,我們應該肯定生命全部,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人可以被毀滅,但是絕對不能被打敗。堅持辯證法的人生哲學家尼采將生命意志的本質(zhì)娓娓道來。
在肯定生命的前提下,提出了酒神精神,然而能否肯定人生,最重要的在于生命意志的力量,也就是強力意志。強力不是指一般的力量,而是指強大的影響力、統(tǒng)治力、支配力等。不得不承認,這種力量在每個人身上的不均衡分布,導致強力意志的效果不同。首先,強力意志強調(diào)對個體生命的超越,我們在生命力飽滿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尋求高出自身限制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生命持續(xù)繁衍增值的源頭,是生命力量的核心。其次,意志就是支配,意志的每一層思想中都體現(xiàn)著支配的含義,這表明意志是我們內(nèi)在的力量,帶有服從和命令之意。期待增強自身的力量,不是在意志以外設立的目標,恰恰是意志的本質(zhì)要求。在尼采看來,力量本身既是生命意志的本質(zhì),又是強力意志的表現(xiàn),我們要活著,更要有意義地活著。
(二)從上帝死了到超人
尼采的哲學是研究人的學說,超人是一切美好、完美事物的代表,是人的目標和追求,所以真正的哲學應當是超人哲學。
“文藝復興以來,哲學家們對歐洲基督教信仰上帝和傳統(tǒng)理性派的理性至上觀點進行批判,以至于出現(xiàn)嚴重的信任危機,人們的價值觀念遭受質(zhì)疑,”[2]對人們來說,這就好比天要塌了。尼采看到了科學正在蓬勃發(fā)展,我們目前處于信息技術時代,上帝根本就不存在,它是人們臆想的一個活物,對人們的無知進行慘痛的反省。到底應該如何挽救處于水深火熱的人們呢?于是他想到上帝死了這一觀點。你們整天信仰的是一個死人,死人如何能成為我們一直以來的信念呢?如何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我們是時候清醒過來了。
上帝死了,一時間人們失去了信仰,萬物失去了依托,天崩地裂。但是上帝的“天”雖然塌了,我們生活的大地還是存在的,不僅存在,還是堅實的存在,它才是我們唯一的依托,值得我們信仰和依靠的,我們應該忠實于大地。我們應當回歸現(xiàn)實,不要活在虛幻的世界中,走出上帝的陰影,打破虛無。但是人要活著,有意義的生存,就必須要有信仰,上帝是不存在的。尼采呼吁我們,大地,肉體,生命,這才是我們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超人是大地最忠實的代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體,是人的理想和目標。不得不承認,超人還是一種強有力的精神體的代表,它不受任何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被擊敗。我們應以超人為價值追求,信仰它,讓我們的生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就是尼采的超人學說。
二、尼采對心理主義者的影響
尼采作為生命哲學的代表,對人生、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為現(xiàn)代哲學家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奠定基礎。尼采哲學探討的主要是如何確立生活的意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第一,解除壓抑,讓生命自由成長。第二,超越生命,創(chuàng)造文化精神價值。第三,樹立目標,走向超人生活。在我們總結(jié)出這三條之后,在第一條路上有生命哲學家和弗洛伊德主義者跟隨,在第二條路上有阿德勒跟隨,在第三條路上影響了馬斯洛。
(一)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
尼采本身就是生命哲學家,在他之前,還有叔本華,在他之后,包括德國哲學家狄爾泰、法國哲學家柏格森都提倡生命哲學?!吧軐W家倡導宇宙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是人精神生活的一切淵源和基本條件。”[3]事實上,包括尼采在內(nèi),生命哲學家們并不僅僅只將生命概念用于生物學,他們想用這個概念給世界一個詩意的解釋,同時也給人的精神生活一個詩意的解釋。相比之下,他們更關注人的內(nèi)心,即人的精神活動的獨特性,并不贊同把它與一般的認識活動相比較,精神認識活動的主要來源在于宇宙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因為生命體的存在,我們的生活具有了無限可能,這實際上是強調(diào)我們內(nèi)在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我們可以看出,生命哲學是對生命本能和精神活動作出了一般性的解釋,而弗洛伊德則試圖對這一解釋提供科學依據(jù)。弗洛伊德在分析精神病癥狀、夢、日常生活中的過失行為的基礎上,提出了無意識的形成機制和作用機制,進而形成了一門關于無意識活動的學科,也就是我們今天接觸的精神分析學。當弗洛伊德運用這一學科研究現(xiàn)代文明時,他對尼采的觀點產(chǎn)生了新的見解和想法。比如,尼采之前一直在講當我們生命力衰退時,我們身體機能也在下降,談到文化領域內(nèi)病理學問題,其實這都是指我們的精神層面出現(xiàn)問題,弗洛伊德對這些問題進一步研究,分析其形成機制。他指出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我們所出現(xiàn)的精神問題是普遍的,是由于現(xiàn)代社會壓力所造成的,同時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種現(xiàn)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解除自身壓抑,認清無意識中本能的真實意義,保持身體的內(nèi)在和外在健康。
(二)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影響
阿德勒主要是受尼采超人思想和權利意志思想的影響,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不斷超越自卑,走向人生巔峰。追求超越既是從骨子里帶來的,也與后天因素有關,追求超越性是人得以生存的動力源泉。他用人的優(yōu)越性代替弗洛伊德的性欲釋放的觀點,在追求優(yōu)越與個人自我實現(xiàn)之間有某種重合性,二者是統(tǒng)一的,我們要超越自我,才能實現(xiàn)自我?!霸诎⒌吕諅€體心理學中,自卑與補償體現(xiàn)了追求超越的動力機制,生活目標與生活風格則是我們向超越性發(fā)展的外在方式和風格,創(chuàng)造性自我則要求突破自我,表現(xiàn)著個體追求超越的最終目標?!盵4]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由于我們的生活空間和價值觀念不同,我們都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他人無權對我們品頭論足,所以才出現(xiàn)了獨特的我們。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要克服自己,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當有一天我們真的放飛自我,你也會愛上自己,只有自己愛上自己,才會充滿自信,活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三)對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影響
尼采生存哲學之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而不是保存生命本身,這種對于生命的表達讓我們可以克服一切艱難,忍受生活所帶來的各種苦痛與煎熬。馬斯洛從這一觀點中受到啟發(fā),根據(jù)生存之不同,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我們能夠活著直到老去,此乃生存之最基本的技能,也是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一層。由于受尼采影響,指出超越自身的需要即自我超越的需要是個體生存的終極意義。能夠讓個人產(chǎn)生幸福感和滿足感,讓生活更加充實而豐富,為實現(xiàn)這一層次的需要,馬斯洛指出,個體可以放棄其他若干層次的需要,他也將實現(xiàn)自我這一需要放在他整個需要層次理論體系金字塔的最頂端,足以證明超越自我的重要性。
不過,超越性層次雖然是處于最高處,但需要底層的鋪墊,才能夠看到塔尖,才能知道生活中充滿超越性。就像爬山一樣,我們在山腳的時候不知道山頂?shù)娘L景是怎樣的,只有慢慢向上爬,才能露出真面目。另外,馬斯洛的層次理論是由低級到高級一層一層發(fā)展的,但是人們往往不會遵循這種順序,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高級需要所帶來的那種興奮感和刺激,他們就不會滿足低層次需要。往往會跳過低層次需要直接跨越到高層次理論,對于這種超越性達到永無止境的追求,和尼采的觀點是一致的,超人也是永無定型的,一直在塑造嶄新的自我。
三、結(jié)語
尼采的哲學對后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在心理學方面,而且還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哲學家的使命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變世界。尼采用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世界,改變世界。
參考文獻:
[1]候春菊.藝術拯救人生——尼采藝術觀[D].山東師范大學,2002.
[2]武艷玲.尼采及其悲劇理論[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32(1):35-37.
[3]葉世祥.中國現(xiàn)代審美主義思想的西學背景[J].齊魯期刊,2007,28(1):68-70.
[4]王媛媛.淺析尼采哲學對西方思潮的影響[J].科教導刊,2011,15(1):68-7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