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江
從古到今,人們都強調“鍥而不舍”對實現(xiàn)夢想的重要性。殊不知,有時適當舍棄,才能擁有更大收獲……
時文賞析
有一個成語叫“春華秋實”,原意就是春天開花、秋天結果。可見在人們心目中,“開花”就是為了“結果”。可在劉明禮看來,“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F(xiàn)在我們就來品味這篇文章,體會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人生哲理。
一、借事說理,啟人深思?!敖枋抡f理”,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敘述一個故事來闡明某一道理,表述某一主張。因為是以講故事的形式來講道理,避免了枯燥說教,易于讓讀者接受,表達效果較好。這篇文章先敘述了這樣一件“事”:疏掉繁花摘去贅果,則桃子又大又甜;不疏不摘,桃子會變小,果實也不如原先甜。緊接著講了這樣一個“理”:人生要學會取舍,才能得到最好結果。敘事之后,作者感嘆:“我如夢初醒。是啊,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說理之前,作者反問:“想想我們的人生,不同樣如此嗎?”如此前后勾連,讓“理”和“事”有機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事為理設,理由事來,很好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
二、巧于敘事,舉重若輕。作者所敘之事,時間跨度很大,不僅由春寫到秋,而且還把桃樹從小寫到大。如果逐年寫來,就會繁瑣無比,讓人讀來味同嚼蠟。所以作者避繁就簡,以表哥傳授種桃經驗為經,以每年桃樹收成為緯,有條不紊地記敘自己種桃的經歷,重點突出而富有波瀾。同時,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稱敘事,抒情自然親切,感悟水到渠成,讓文章顯得真實可信而富有感染力。
三、妙用修辭,表現(xiàn)力強?!半S著‘春風又綠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間,那小小的桃樹,竟‘滿樹和嬌爛漫紅了”,連續(xù)引用,既寫出了桃花在春風中盛開的過程和景象,又讓文章顯得詩意盎然?!翱煽纯刺覙淠侵杉毜摹觳病?,運用借喻,既寫出了桃樹枝條的纖細,又流露出作者對桃樹的愛護之意?!安⒉皇撬械呢悮だ锒加姓渲椋⒉皇撬械纳寄軣òl(fā)光彩,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開花結果”,運用排比,強調現(xiàn)實“冷酷”的一面,意在讓激情追夢的人們冷靜下來,思考取舍的問題?!叭松醒亩獰o涯,精力有限而事無限”,套用對偶和對比,點明了“我們不得不學會取舍”的深層次原因,言簡意豐,讓人印象深刻。
四、文筆清新,也重推敲。從總體上來看,文章語言精練,文筆自然,如第一段短短兩句話,既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又為下文表哥向“我”傳授種桃方法埋下了伏筆;又如表哥一句“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語言十分生活化,卻又飽含哲理,點題十分巧妙。不過,在流暢自然的前提下,作者也十分注重推敲語言。如“疏掉一些繁花,摘去一些贅果”,動詞搭配得當,形容詞富于變化,各盡其妙;“舍棄,并不是放棄”,近義詞相對使用,表義精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
原作選讀
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
劉明禮
表哥種了二十多年桃樹,有幾十畝桃園。幾年前,我從他那兒移了棵嫁接好的桃樹苗,栽在院子里。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見錢”,這農諺準得很。桃樹栽下后的第二年,料峭春寒尚未消退,枝丫間便冒出了一個個花骨朵。隨著“春風又綠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間,那小小的桃樹,竟“滿樹和嬌爛漫紅”了。
我興奮地打電話向表哥報喜,表哥卻叮囑我:每條枝上只留五六朵桃花,其余的都摘掉。電話這端的我一下子驚掉了下巴,問他為什么,表哥告訴我,不光如此,等結了桃,還要疏掉多余的果,每個枝上只留下一兩只最大最好的。因為桃樹太小,枝丫太細,桃子多了經不住……
雖是萬般不舍,可看看桃樹那稚細的“胳膊”,真的怕它承受不了太多的重負,只好忍痛割愛,按表哥說的辦。這年夏天,我收獲了六只又大又甜的蜜桃。
第二年,桃樹雖粗壯了許多,但仍顯得有些“身單力薄”。我怕它還是不能承受累果之重,便主動疏掉一些繁花,摘去一些贅果,只是比上年留的要多了許多。這一年,我收獲了更多的桃子。只是個頭不太均勻,有的品相也不怎么好。
桃樹漸漸長大,不再擔心它的承受能力,我期待它結出更多的果實。于是,不肯再辜負每一朵花蕊,更舍不得糟蹋結出的每一個果子??墒牵绱耸斋@的桃子竟小了許多,感覺也不如原先的甜。我以為這桃樹得了什么病,打電話詢問表哥。表哥問明原委,告訴我——該疏的花一定要疏,該去的果堅決得去。他說: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
我如夢初醒。是啊,不是每朵花都要結果!
想想我們的人生,不同樣如此嗎?在人生的航程中,生活就如同一棵開花的樹。有時候,我們的夢想很多,想做的事很多,想要的“果”很多,理想的樹上花團錦簇。可是,現(xiàn)實卻屢屢冷酷地告訴我們:盡管世界因生命而美麗,生命因夢想而精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貝殼里都有珍珠,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煥發(fā)光彩,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開花結果。為了實現(xiàn)人生最大、最美好又最接近現(xiàn)實的夢想,我們不得不學會取舍,適時摘掉那些多余的“花”和“果”。因為,人生有涯而知無涯,精力有限而事無限,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諸事竟功。不然,貌似滿樹之“花”、累枝之“果”,卻終是得不到幾個像樣的“桃子”。
舍棄,并不是放棄,而是為了得到最好的結果?!安皇敲慷浠ǘ家Y果”,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智慧。(選自《思維與智慧·下半月》2018年4期)
學以致用
1.“料峭春寒尚未消退,枝丫間便冒出了一個個花骨朵”,“尚”和“便”可否刪掉,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肯再辜負每一朵花蕊”,“辜負”若改成“摘去”,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概括文章主題(20字以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不能刪掉,兩個副詞連用,有贊嘆桃樹花開之早的意味。
2.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沒了“辜負”所包含的對桃花的珍惜不舍之情。
3.恰當舍棄,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以上各題,大意相近即可)
寫作導航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這樣諄諄告誡過我們:許多東西我們常常不可兼得,我們若要有所收獲,往往要先學會舍棄。
②人生道路萬千條,既然我們沒有分身術,就注定只能選擇一條。你選擇其中一條的同時,也舍棄了其他許多條?!斑x擇意味著舍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③朋友,我們不夢想擁有一切;什么都想得到結果卻什么也得不到。生活,遠不如我們奢望的那樣慷慨大方。更何況,舍棄又何嘗不是一種明智,一種執(zhí)著。舍棄了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我們才能輕裝前進,擁有真正屬于我們的一切!朋友,祝你果斷舍棄,大膽追求!
請根據材料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不少于600字。
寫作點撥:
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所謂材料作文,就是作文題面只提供材料,要求我們自己閱讀材料,再根據閱讀感悟命題立意,自定文體進行作文。一方面,這些材料往往具有開放性,利于發(fā)散解讀,從不同角度立意;另一方面,這些材料也具有特定方向的內涵,不能隨意解讀,否則有偏題走題的危險?,F(xiàn)在我們就以本題為例,談談材料作文的寫作技巧。
第一,整體把握,讀透材料。我們要從整體上把握閱讀材料的內涵,不能斷章取義。讀上面的材料,我們可以梳理出以下信息:許多東西常常不可兼得;人生道路萬千條,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條;舍棄,才能輕裝前進……
第二,把握“文眼”,提煉主題。不只是命題作文有“文眼”,材料作文也有。對后者而言,“文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主旨的關鍵性詞語。這個“詞語”,可以從梳理的信息中濃縮得到。從上面的信息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詞語“選擇”、“舍棄”、“人生”等,進一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舍棄”才是材料強調的重點,是 “文眼”之所在。
第三,確定立意,推敲標題。從閱讀材料本身出發(fā),緊扣文眼“舍棄”,除了上面梳理到的幾條信息外,還可以舉一反三,得出諸如此類的立意:若要有所收獲,要先學會舍棄;選擇意味著舍棄;舍棄是一種明智,一種執(zhí)著;學會舍棄,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
第四,選擇材料,表現(xiàn)主題。根據表現(xiàn)主題需要,我們要選擇那些生動的、典型的材料組織成篇。具體來講,可以這樣構思:①敘述一段因“舍棄”而大有收獲的經歷,生動地詮釋主題(記敘文);②發(fā)表一番關于選擇與舍棄辯證關系的議論,嚴密地論證主題(議論文);③抒發(fā)因“果斷舍棄,大膽追求”而產生的灑脫快樂之情,自由地表現(xiàn)主題(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