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閑”字,古代人是怎樣寫的?繁體字為“閒”,原來是在門里望見月亮。多美!讓人想起有月亮的晚上,晚風(fēng)清涼,秋蟲唧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位綺年玉貌的女孩倚在門前,抬起頭見當(dāng)空皓月。
古代的月亮,是最詩意的。它被詩人別在衣襟上,被畫家描繪在宣紙上,被女子纖纖玉手繡在素絹上。
閑,原來和月亮有著扯不斷的情思。
清代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弊x書達到這樣的境界,也將人生活得清明而透徹。不同的人生閱歷和磨礪,從書中領(lǐng)悟到的道理皆不相同,它夜夜自天空灑下盈盈光芒,鋪滿塵世的每一個空間,滋養(yǎng)你我心靈的角落。
早春時節(jié),柳絲如煙時,梅花還在枝頭笑意盈盈。約三兩知己,去江畔尋梅,水邊品茗,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三兩枝”,一生有三兩個賞心之人,知足了。桌上清茶幾盞,手邊有一本知堂先生的書。他寫品茶的文字:“喝茶當(dāng)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約三兩知己,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閑逸的文字里,有一顆散淡、從容、安靜的心。
古人說,山水無常屬,閑者是主人。是的,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閑逸之心,在文章里就是格局和氣象。閑,也是靈魂自由的呼吸,而寫作,從來都是聆聽心靈的呼吸。天下的好文章都自“閑”中得來。
閑逸之人,才會眼界開闊;胸中有山水,才有了一個飛翔的靈魂。忙碌的人生是飛不起來的。
“忙”字,美學(xué)大師蔣勛先生這樣說:忙,即心靈的死亡。
聽他的解讀,心頭一緊。是啊,整日奔波在大都市的人們,見面說得最多的,就是一個字“忙”。忙得沒有時間陪伴父母家人,沒有時間外出旅游,沒有時間靜靜讀一本好書,沒有閑情品一杯香茗。我們有多少個夜晚,不曾抬頭看看天上一彎新月?有多少日子,沒有仔細聆聽春之鳥鳴、夏之蟬聲、秋之蟲聲、冬之雪聲?
在地鐵站,每天都看見步履匆匆的人群,疲憊的身影、呆滯麻木的表情,仿佛紅塵中一群群忙碌的螻蟻。他們匆忙的身影里,懷揣著一顆焦灼浮躁的心。有人說,等我有錢了,也閑情逸致去。其實,閑逸之心只和靈魂有關(guān),與金錢無關(guān)。
閑,原來是心靈的呼吸;忙,是心靈的死亡。
人有一顆閑逸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畫境。
繁忙的生活中,記得時常抬頭望望天上的月亮。因為,望得見月亮的一雙眼睛,才看得見世間一切的美好,看得見碧水初生、草長鶯飛、落英繽紛、云淡風(fēng)輕。
(選自2017年第19期《作文與考試(初中版)》,本刊有刪改)
苦與樂,閑與忙,是對立的矛盾組合,卻又是統(tǒng)一轉(zhuǎn)換的關(guān)系。負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zé)任是人生最大的樂。閑,原來是心靈的呼吸;忙,是心靈的死亡。一念苦一念樂,一念閑一念忙,全在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蹲羁嗯c最樂》讓人感受到“責(zé)任”折射出的價值取向和品格修養(yǎng),《閑與忙》讓人感受到心境的悠遠遼闊。
1.文中引用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讀書的感受,請談?wù)勀愕睦斫狻?/p>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張潮《幽夢影》
2.你是如何理解生活中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