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潤
王秀梅在國際舞臺為中國發(fā)聲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大學畢業(yè)后,一開始從事的是什么職業(yè)?
王秀梅(以下簡稱王):我父親是軍人,受他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歡嚴謹?shù)臇|西,高考填志愿就選了法律專業(yè)。上大學時我發(fā)現(xiàn),我對原則性最強的刑法學特感興趣,在課堂上也最活躍。大學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在選擇業(yè)務庭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刑庭。一些同事笑話我,說我一個女孩子選什么刑庭啊。因為刑庭的法官經(jīng)常會接觸一些惡性犯罪案件,人性的黑暗面顯露無遺,一般姑娘家回避都來不及。但在我看來,刑庭是規(guī)則性很強的地方,因為刑事案件講法,而不像民事案件,更多的是講理。就這樣,我成了一名刑庭女法官。
記:后來為什么轉向讀研考博了呢?
王:1993年,我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刑法學碩士。其間,我被最高人民法院選派赴美國進行為期一年的高級法官培訓,先后在紐約大學法學院和紐約地方法院學習、實習。在美期間,我閱讀了大量的英文專業(yè)文獻。也是在那個時候,我了解到國際社會正在研究籌建國際刑事法院,而國內(nèi)對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幾乎空白。這激發(fā)了我的研究興趣。碩士畢業(yè)后,我沒有回天津法院繼續(xù)當法官,而是報考了中國刑法學泰斗高銘暄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高教授是法學專業(yè)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在我之前,他還從未收過女弟子。我考博時特意去問高老師能否收我,他說:“我的原則就是寧缺毋濫,只要你努力,考上了,我就會收?!痹诟呓淌诘呐囵B(yǎng)下,我成了中國國際刑法學的第一位女博士。
記:你丈夫?qū)δ阕x研、從事學術研究的態(tài)度怎樣?
王:家人的支持讓我感到十分暖心。我讀研時英語成績不大好,讀英文文獻時很多單詞都不認識,基本上要花好幾倍的時間查單詞,效率很低。有一次我很氣餒,回家后情緒不佳,結果第二天早上我起來時發(fā)現(xiàn)老公幫我查了所有的生僻單詞。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動,心里的郁悶一掃而光。今天我能夠流利地用英語同別人交流,并在國際會議上發(fā)表演講,與家人的支持、鼓勵是分不開的。
記:是什么讓你義無反顧走上研究國際刑法學的道路?
王:讀博時,有一件事使我認識到了自己專業(yè)的價值,也讓我愛上了這個專業(yè)。1999年,我博士尚未畢業(yè),那一年,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那天我在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中國法學會請我盡快將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公約英文版翻譯成中文,為中國政府做決策提供參考。我感到任務艱巨,連夜行動起來。盡管后來該事件沒有通過訴訟得到妥善解決,但能夠為國家做事的獲得感和成就感讓我激動不已,也堅定了我走學術研究的道路。
記:你又是怎么轉到反腐敗領域的呢?
王:讀博期間我是搞國際刑法的,腐敗犯罪是國際性的,《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總共有186個締約國,在國際上所有涉及刑法犯罪的公約里,反腐敗的內(nèi)容是最多的,所以我讀博士期間從事國際刑法研究時就開始關注反腐敗公約。這幾年,反腐敗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反腐力度都在加大。我國也不例外,一些腐敗分子外逃、海外追贓追逃等問題層出不窮。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將自己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了反腐敗領域。
一次出訪途中的一件小事,對我的學術生涯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當時,我在美國參加一個派對,其中有一個美國學者說很討厭中國的貪官在美國的種種不良影響。我聽后又羞愧又氣憤,發(fā)誓要致力于反腐敗的研究、教育工作。
記:聽說你在國際舞臺上很活躍,經(jīng)常為中國反腐敗發(fā)聲。
王:2005年中國加入《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我對國際犯罪研究開始更加深入和廣泛。我利用國際學術交流、演講、論壇及相關會議等活動,頻繁發(fā)出中國聲音,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在反腐領域所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我在國際學術界的發(fā)聲和一篇篇反腐敗論文,引起了一些學者、專家的關注。2012年,聯(lián)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組織專家編寫反腐敗教材,我有幸受邀參與了課程大綱的審議和完善。我先后15次赴美國、新加坡、俄羅斯、英國、奧地利和西班牙等國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同行以及著名學者交流協(xié)作并在會議上發(fā)表演講。外國專家說:“王秀梅很活躍,一有機會就為中國發(fā)聲,探討問題的思考力也很突出。”
與此同時,我還推動北師大與聯(lián)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開展反腐敗教育合作,開創(chuàng)了中國大學與聯(lián)合國合作開展反腐敗教育的先河。2013年我陪同當時的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出訪時,北師大作為第一家國內(nèi)高校與聯(lián)合國簽署反腐敗合作協(xié)議。這標志著北師大從學校層面支持聯(lián)合國反腐教育的普及工作,在法律碩士專業(yè)開設反腐專業(yè)課程與研究生班,按照聯(lián)合國大綱培養(yǎng)反腐人才。一年中,我有近10個月在國外,活躍在各大國際會議、學術論壇上,為中國的反腐成績發(fā)聲。
記:你是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能說說這方面的情況嗎?
王: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一致通過在華設立首個面向G20成員國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的研究機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這一中心剛好就設在我任教的北京師范大學,當時,上面叫我擔任中心的執(zhí)行主任,任務不輕。我與同仁們一道積極推動將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建設成國家智庫,為預防和懲治腐敗犯罪提供智力支持,為二十國集團聯(lián)合打擊腐敗犯罪提供政策性參考。我先后在法學期刊發(fā)表預防和懲治腐敗犯罪以及追逃追贓方面的文章,如《從葛蘭素史克案探尋懲治跨國商業(yè)賄賂之路》《中國足球腐敗的刑法問題》《讓世界感知中國反腐力度》等,推動了國內(nèi)外反腐課題學術交流,得到了相關國家的肯定和認可。
記:你被聯(lián)合國授予第二屆“國際反腐敗卓越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專家,對此你感到很自豪吧?
王:每年的12月9日是國際反腐敗日。2017年12月8日,第二屆國際反腐卓越獎頒獎典禮在瑞士日內(nèi)瓦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我參加了這場莊嚴而盛大的典禮,更有幸被授予“國際反腐敗卓越獎”。我既高興又自豪。這個獎雖然是頒給我個人的,但更標志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反腐敗制度和成績的認可。對我來說,獲獎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督促我擔負起反腐學術研究和反腐法律知識傳播的使命。
王秀梅獲獎
記:你一身兼有多個角色,肯定很繁忙,你是怎么平衡處理這些工作的?
王:的確,我是北師大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國際刑法教授,還兼任國際刑法協(xié)會副秘書長暨中國分會秘書長、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北師大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等多個職務,確實很忙碌。要做好各個角色的平衡,忙而不亂,我只有一個辦法——少睡覺。晚上9點下班、凌晨2點鐘睡覺已經(jīng)是我的常態(tài)。有人問我如何在第二天保持充沛的精力,我的秘訣是碎片化睡眠——睡小覺,也就是抓住零碎時間補充睡眠。比如乘車來學校的路上、中午飯后的小憩,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的休息就可以使我滿血復活。即便如此,我仍堅持每周三去最高院上班。在別人看來,這是浪費時間,但我認為,法學是社會學,脫離社會就沒有法學,在實務部門工作的過程更是學習的過程,這讓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不會空泛地只講理論。作為教授,我每次上課前,都會反復修改PPT。我不允許自己炒剩飯,更不會一本教案講一輩子。國際社會千變?nèi)f化,我必須把最新的國際動態(tài)呈現(xiàn)在我的課堂上,這樣才能吸引學生。
記:工作中你時常“白加黑”和“雙肩挑”,累不累?。?/p>
王:2012年下半年,我兼任北師大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開始了行政管理工作。當時,法學院院長說:“你研究國際刑法與反腐領域,喜歡國際化,管理工作有助于你的國際化研究,使兩者得到有機結合?!钡?,我就任之初,去拜訪幾位前任處長時,他們的話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行政管理很煩瑣,‘雙肩挑的工作很難處理,可能會讓你丟掉專業(yè)。”這使我有些惶恐,但骨子里不服輸?shù)男愿窦て鹆宋姨魬?zhàn)的勇氣,我不斷給自己打氣:“每一段經(jīng)歷都是充實人生的閱歷,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科研和管理工作相輔相成,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得花精力下功夫?!本瓦@樣,我慢慢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雙肩挑”道路。
工作繁多,說不累是假的,但對我來說,專業(yè)學術是生命,因此無論一天中工作有多忙,我都會給專業(yè)學習留下足夠的時間。由于學校離家較遠,我早上6:30就出門,到辦公室后,開始處理日常的管理工作。由于國際處承擔的是國內(nèi)外學校間交流與合作的工作,經(jīng)常會忙到很晚,回到家可能已經(jīng)10點了。而這時,我的專業(yè)學習才剛剛開始,看書、閱讀前沿文獻、撰寫學術論文、回復郵件,熬夜至凌晨一兩點是經(jīng)常的事,能睡4個小時對我來講就是恩賜。有人說我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永遠在奔忙中。丈夫也勸我不要太拼,心疼我經(jīng)常熬夜,包攬了全部家務。孩子也經(jīng)常批評我是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我知道,他們都是關心我,因此我一直覺得愧對家庭和孩子。
記:你建立了“反腐大講堂”,能說說這個事情嗎?
王:為了更好地傳播反腐法律知識,提升全民反腐意識,2016年3月,我在北師大創(chuàng)立“反腐大講堂”。聽課者不僅有本校的學生,還有北京其他高校的師生以及在京公檢法的干警等。我一般每月授課一兩次,時間安排在晚上,也會不定期邀請國內(nèi)外著名專家講課,最高院、最高檢和司法部有關領導、國際刑法協(xié)會主席等都來講過課。2018年12月24日,2018“高級法官、檢察官司法前沿講堂”第七講開課,我做了《中國反腐敗追逃追贓理論與實踐》的演講,由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教授、訴訟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楊宇冠做點評,獲得了聽講者的一致好評。
記:你在反腐領域研究成就卓越,又獲得了“2018女性傳媒大獎”,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吧?
王:2019年1月21日,由聯(lián)合國婦女署與網(wǎng)易新聞共同舉辦的年度公益頒獎盛典“2018女性傳媒大獎”在京舉行。這是國內(nèi)首個以“社會性別平等”為主題的大型評獎活動,我有幸獲此殊榮,成為全國十名杰出女性之一,挺驕傲和自豪的。不過我知道,榮譽背后更多的是責任,這么多年來,我一直不敢放松,先后在中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合著及參加編輯學術著作共計40余部,在多家報刊發(fā)表專題評論數(shù)百篇,其實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如今我的工作又被大家肯定,我真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不過,反腐學術研究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反腐敗永遠在路上,我作為一名從事反腐敗教育和研究的工作者,將中國反腐敗取得的成就和良好經(jīng)驗分享給世界,在全球反腐敗領域中發(fā)出更多中國聲音,推廣中國模式,是我的神圣使命。下一步,我將通過對外逃貪官出逃路徑的研究,制定防止貪官外逃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法規(guī),探索出更有效的辦法、措施,構建中國特色的追逃追贓國際合作機制,努力做到從源頭上更好地預防腐敗犯罪。同時,我也希望更多青年人和專家學者在反腐敗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研究,為中國反腐敗事業(yè)做出貢獻。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