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燕 姚 曼 余 瓊 申學林
貴州省凱里市農業(yè)農村局,貴州凱里 556000
由于仔豬機體各項機能尚未發(fā)肓完善,溫度調節(jié)機能差,陰冷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易造成仔豬外毒性大腸桿菌和傳染性胃腸炎的發(fā)生,致使仔豬發(fā)生腹瀉死亡。對于早期斷奶仔豬,飼養(yǎng)溫度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要大于飼喂方式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1]。目前規(guī)模養(yǎng)殖場,仔豬在產哺舍生下后,經21 d左右與母豬分開轉入保育室進行飼養(yǎng),仔豬轉入保育室后,在水泥地面上吃睡排泄,如果在冬春季或低溫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仔豬拉肚子和呼吸道等疾病,影響仔豬生長和成活率。
試驗時間:2018年11月19日-2019年1月17日。
試驗地點:貴州省麻江溫氏谷硐種豬場。
沼氣地熱供暖——采用沼氣為能源加熱鍋爐,產生的熱水通過地熱管傳遞到保育舍地面進行恒溫保育;電熱板供暖——仔豬保育欄的保育床安裝仔豬電熱保溫板進行恒溫保育(每個保育欄裝機電容750 W);煙道保育床——仔豬保育欄內安裝保溫煙道,采用煤火加熱保溫。
選用3~4胎次長×大二元產仔母豬18頭,產仔時間間隔72 h內,父本為同一杜洛克公豬,隨機分成3組,每組6頭母豬所產仔豬,以煙道保育為對照組、沼氣地暖保育為試驗Ⅰ組、電熱保育為試驗Ⅱ組,試驗方法見表1。
表1 不同熱源保育仔豬
1)日糧原料組成。玉米、豆粕、豆油、磷酸氫鈣、石粉、賴氨酸、蛋氨酸、復合預混合飼料等。 2)哺乳母豬日糧營養(yǎng)水平,見表2。
表2 溫氏333哺乳母豬料成分分析 %
1)日糧原料組成。玉米、豆粕、魚粉、豆油、磷酸二氫鈣、賴氨酸、蛋氨酸、氧化鋅、復合預混合飼料和藥物飼料添加劑(每千克藥物飼料添加劑含:10%桿菌肽鋅預混劑200 mg、10%硫酸粘桿菌預混劑200 mg)等。
2)仔豬日糧營養(yǎng)水平,見表3。
表3 溫氏311乳豬料成分分析 %
仔豬出生后擦拭干凈、稱重,放入產床保溫箱中保溫,2 h內采食初乳,固定奶頭哺乳,仔豬從第7天誘食,第10天開始補料,哺乳期仔豬在產仔高床保育,斷奶后仔豬移到保育欄保育,每2頭母豬的仔豬合并到一個保育欄保育。采用自由采食和飲水的方式,舍內溫度控制在28~30℃的高溫環(huán)境并按照種豬場仔豬飼養(yǎng)管理規(guī)程進行飼養(yǎng)。
1)體重收集。產活仔豬數(shù)(頭):記錄每胎母豬所產的所有活的仔豬數(shù);仔豬初生重(kg/頭):記錄仔豬出生2 h內未吃初奶前的重量;保育仔豬始重:仔豬進入保育舍時,于清晨空腹逐頭稱重;保育仔豬末重:試驗結束,于清晨空腹逐頭稱重。
2)飼料消耗量。記錄每個試驗單元每天飼料消耗量。
3)發(fā)病數(shù)和死亡數(shù)收集。發(fā)病數(shù):試驗期每天觀測和記錄試驗仔豬健康狀況,記錄疾病名稱和發(fā)病豬數(shù);死亡數(shù):記錄各組各單元的死豬數(shù)。
4)電耗(kW/窩)。記錄從試驗開始到結束期間所消耗的電能。
5)煤耗(t/窩)。記錄從試驗開始到結束期間所消耗的煤量。
哺乳期中試驗Ⅰ組仔豬平均日增重208 g,比對照組高 36.84%(P<0.01),比試驗Ⅱ組高 4.62%(P>0.05);哺乳仔豬成活率97.37%,比對照組高12.90%(P<0.01),與試驗Ⅱ組無明顯差異(P>0.05);能源成本消耗40.3元/窩,比對照組低85.0%(P<0.01),比試驗Ⅱ組低 86.7%(P<0.01)(表4)。
表4 不同熱源保育哺乳仔豬試驗結果
斷奶保育期中,試驗Ⅰ組平均日增重623 g,比對照組高13.80%(P<0.05)、比試驗Ⅱ組高7.61%(P>0.05);料重比0.962,比對照組低4.14%(P>0.05)、比試驗Ⅱ組低 2.18%(P>0.05);仔豬成活率比對照組高 10.04%(P<0.05),比試驗Ⅱ組高7.36%(P>0.05);每頭仔豬保育能源成本消耗3.7元/頭,比對照組低82.54%(P<0.01)、比試驗Ⅱ組低 86.83%(P<0.01)(表5)。
氣溫過低會導致仔豬的成活率、飼料消化率和飼料利用率降低,造成仔豬采食量下降、增重緩慢和飼料報酬低等。同時,也會導致仔豬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本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的熱源供暖方式對仔豬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試驗數(shù)據可以看出,采用沼氣地熱供暖和電熱板供暖方式的保育舍仔豬日增重、料肉比和成活率高于煙道煤火加熱供暖的仔豬,以沼氣供暖方式最為明顯。說明沼氣地熱供暖持續(xù)時間較長,供熱均勻,可使仔豬舍保持相對恒定的溫度,有利于促進仔豬生長發(fā)育,降低死亡率,增強飼料轉化率,對提高仔豬的生產效益十分明顯。這與林小平等[2]研究的不同加溫方式對仔豬生長效果的影響結果一致。
表5 不同熱源保育斷奶仔豬試驗結果
保育舍供暖能源消耗成本直接影響仔豬飼養(yǎng)成本。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電熱板供暖能源消耗成本最高,其次是煙道煤火供暖,以沼氣地熱供暖能源消耗最低,與電熱板供暖相比降低能源消耗86.7%,差異極顯著。這與林小平等[2]研究的不同加溫方式對仔豬生長和飼養(yǎng)成本影響結果趨勢基本一致,說明沼氣地熱供暖與電熱板和煙道供暖相比,能顯著降低電能、煤能的消耗,大幅度降低了仔豬生產運行成本,實現(xiàn)了綠色低碳,既經濟又環(huán)保。
沼氣地熱供暖能有效減少豬體因御寒代謝造成的能量消耗,有利于促進仔豬生長發(fā)育,相比電熱板和煙道供暖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