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禮春
1963年我10歲時,父親帶我回鄉(xiāng)下過元宵節(jié)。路上,父親對我說:“在我們鄉(xiāng)里有句俗話:月半大過年。正月十五比過年還熱鬧?!?/p>
果然,正月十五一大早,我還躺在床上,村里就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和鑼鼓聲。我循著熱鬧聲來到了村里祠堂前,一會兒,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這里。先由族中的老人在祠堂里焚香敬祖。敬祖儀式一結(jié)束,鞭炮聲大作,鑼鼓齊鳴,一群小伙子將龍燈舞了起來,在人們的喝彩聲中,那龍越舞越快,旋轉(zhuǎn)翻騰,看得人眼花繚亂。鼓鑼鏘鏘敲得更有勁了,伴隨著人們的吆喝聲,整個村子都震蕩在熱鬧之中…… ?隨后又有玩蚌殼精、踩高蹺、舞獅子的。
熱鬧一番后,鞭炮聲再次大作,龍燈出行了,是到二里外的大興寺。大興寺是周圍十幾個村莊共有的社廟,所以,正月十五這一天,什么時間該哪個村子的龍燈去舞都事先商量好,龍燈從本村出發(fā)到社廟的路線也是規(guī)定好的,如果走錯了路線,遇到其他村的龍燈隊伍,那就要打架了。
正月十五白天的重頭戲是玩龍燈,晚上的重頭戲則是玩獅子,每家都要玩到,說是為了驅(qū)邪,以便來年大吉大利。當時我們村是40多戶人家,要分成4行來玩。每一年先從哪一行哪一家玩起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天黑下來后,家家點燃了燈籠,鞭炮開始轟鳴,玩獅子就開始了。當獅子舞到一戶人家前,這家要放鞭炮迎接,在長長鞭炮的牽引下,獅子跳到堂屋中央,對著前面的神龕案桌跳動舞耍,舞過一陣,鞭炮稍稍歇落下來,獅子就匍伏在地,只晃腦和搖尾,這時就有說彩人跳到獅子前開說了。說彩人都是本村人,他會根據(jù)這家的情況說些吉利的話,說是說彩,倒不如說是唱彩,說彩的人口若懸河,抑揚頓銼,韻味十足,就像唱民謠一般。如果這戶人家富裕一些,說彩的人就會多說一些,有時沒詞說了,會有另一個說彩人接著說。彩說完了,獅子又站起來舞玩一陣,主人家又開始大放鞭炮,一直要放到獅子出門,在看熱鬧的一大幫人的簇擁下,獅子又舞到下一家。
獅子舞了十余戶后開始歇息吃酒,這十余戶人家家家都要擺上酒席,而村子里的人則可以在這十余戶人家中任意選擇一家去吃酒席。所以平時家境好的,待人大方的家里早早就有人等著搶酒席位子。我的爺爺外號叫“客氣三爹”,是有名的老好人,我奶奶平素善良,又樂好善施,在這樣的酒席上會擺上大碗的蒸肉臘魚。所以到我家來吃酒席的人特別多,要是坐不下,有些人寧愿站在旁邊吃。
吃完酒席,玩獅子的又去別的家玩,一直鬧啊玩啊吃啊到天亮。這真是叫鬧元宵??!而那些有百戶人家的大村有時正月十五玩獅子一直要玩到正月十六晚上才結(jié)束。
正月十五玩獅子還有一個內(nèi)容叫“麒麟送子”。當獅子玩到新結(jié)婚的人家,或是結(jié)婚幾年尚未生子的家里時,就會馱起本村的一個男孩,然后丟到盼望生子的夫妻床上,以此帶來新年生子的好兆頭?!镑梓胨妥印钡哪泻?,一定要適合輩份,長得眉清目秀,且家中男孩較多人丁興旺。元宵節(jié)那天中午,我本家的一個叔叔找到我父親,說想要我做他家的“麒麟送子”,我父親自然滿口答應。原來這位叔叔新婚不久,妻子尚未懷孕,他想討個生子的吉利,正愁找不到適合的“麒麟送子”人選,恰好看到我回到老家,頓時喜出望外,因為我那時長得白白凈凈,又是一張圓臉,樣子很是可愛,再加上我上有哥哥,下有兩個弟弟,屬于男丁興旺的家族,自然是最佳人選。我的父親跟我說,晚上要讓我騎獅子麒麟送子,我不知何為“麒麟送子”,反正父親要我做,我就沒有話說。到了晚上,父親帶著我跟著獅子看熱鬧,當獅子舞到那位叔叔家時,果然有人把我抱上了獅子的背上,在人們的歡呼和吆喝聲中,我被獅子馱到了一間新房,甩到一張柔軟的床上,床上坐著那位叔叔和他的新娘子,我聽見舞獅的人沖我叫道:“快叫爸爸、媽媽!”我叫不出口,正扭扭捏捏,又聽見看熱鬧的許多人都沖著我叫道:“快把尿撒到他們床上!”我哪里撒得出尿喲!正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叔叔把我放下了床,又遞給我一個紅包說:“春伢,去玩吧!”我接過紅包,一下子鉆進了看熱鬧的人群。
那真是個熱鬧的元宵節(jié),至今已經(jīng)過去50余年了,但在我心中仍然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