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_Crossboundaries
“原創(chuàng)實踐”欄目以傳播先進的設計理念,推動原創(chuàng)設計發(fā)展為己任,涵蓋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建筑室內設計、交互設計等領域的精選國內外經典設計案例,專訪各界設計大咖,旨在為設計行業(yè)提供高質量的設計案例,服務廣大熱愛設計的讀者。本期欄目中呈現(xiàn)的幾組教育建筑。
一土學校北京校區(qū)是教育創(chuàng)新先鋒機構“一土教育”委托Crossboundaries設計的由曾被用作鍋爐房的小型三層工業(yè)建筑改建而成的獨立新校區(qū),以更好地容納和發(fā)展他們此前兩年在一所中學暫借的三間教室里起步的教育創(chuàng)新試驗。
華潤教育板塊設計管理團隊與國內外一流的設計單位合作,秉承“學校應該是像美術館、博物館一樣,給孩子們美的熏陶,成為浸潤孩子們心靈的場所”的理念,位于深圳的幾個由華潤置地代建的教育項目力求建設成教育建筑精品。
CHILDREN-CENTERED?DESIGN——以兒童為核心設計理念MULTIFUNCTIONAL?BLOCKS——多功能集成模塊
INDIVIDUAL HEALTH AND?HAPPINESS——健康愉悅的個人體驗
2017年,教育創(chuàng)新先鋒機構“一土教育”委托Crossboundaries為一土學校設計一處獨立的新校區(qū),以更好地容納和發(fā)展他們此前兩年在一所中學暫借的三間教室里起步的教育創(chuàng)新試驗。
當新校舍啟用后,一土學校創(chuàng)始人李一諾告訴Crossboundaries,這座秉承“以兒童為核心”設計理念的校園受到了廣泛的喜愛與好評。很多孩子把這里稱作他們的“家”;而前芬蘭駐華教育參贊來參觀時也稱,這可能是他在中國六年來,第一次覺得看到了與芬蘭教育非常相似的學校。
然而誰能想到,這座學校竟是短短五個月內,由一座鍋爐房變來的呢?
來自“一土”的挑戰(zhàn)
校方當初在選址時,幾經權衡,租下一棟曾用作鍋爐房的小型三層工業(yè)建筑,希望Crossboundaries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下,將其改造成一所可容納200名學生、符合一土的創(chuàng)新教育需求的教學場所。
占地僅2600平米的新校園位于一處老小區(qū)內,空間非常緊湊。主建筑的外圍還有多處加建房屋等附屬結構。校園周邊被密集的住宅樓環(huán)繞,擁擠而雜亂。其內部條件也差強人意。作為工業(yè)建筑,部分區(qū)域采光不足,每個樓層只有一面外墻有自然采光的玻璃窗,另一面僅高處開了若干小氣窗。
Crossboundaries的“答卷”
成立于2005年的Crossboundaries致力于通過建築設計、環(huán)境設計和城市更新方案,營造充滿活力、生氣的生活空間。在創(chuàng)造凝固建筑的過程中,往往要面對到繁瑣的技術難題和文化溝通困難。但每次過程后最終呈現(xiàn)的解決方案,總是具有愉悅的材質觸感和對人文氛圍的深刻思考。Crossboundaries以跨國的視野、本土的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催生出獨特的空間解決方案。
在保證校園基本戶外場地的前提下,Crossboundaries決定將重點放在室內功能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上。
Crossboundaries首先對結構做了必要的加固,移除原來“中間走廊、兩邊房間”的老式辦公格局,將班級教室安排在自然采光充足的一面,將舞蹈、美術、實驗室等特殊教室安排在采光欠佳那邊。
經過如此調整后,各層騰出來的寬闊走廊空間才是Crossboundaries用設計回應一土教育理念的重頭戲。設計師為各層的不同場地量身定制了幾組形態(tài)各異、體驗豐富的多功能集成模塊,像一座座從教室延伸出來的小小“半島”,為孩子和老師在教室以外,提供了更多非正式學習/社交/活動空間。
“半島”內的空間體驗豐富多變,同時考慮了集體與個人的需求。例如其中一組模塊上的階梯區(qū),坐滿孩子就能隨時舉辦一場小型集會;也可與其正對面的舞蹈教室結合,形成一個觀演空間。而在模塊的內部,Crossboundaries也精心安排了許多略為隱蔽的小空間,適合幾個小伙伴聚在一起說悄悄話,或者一個人靜靜徜徉在書海。
在這些集成模塊與教室之間,還設置了許多高低錯落的小窗口。無論課上課余,都可讓不同空間中的行為產生視覺關聯(lián)、引發(fā)互動;同時也能避免視覺盲區(qū),便于老師同時關照到在不同場所活動的孩子。
一諾曾撰文(《中國的教育,需要回歸常識》,2018)談到,構建一個好學校,核心是構建一個善意、有安全感、相互支持的環(huán)境;而構建環(huán)境的核心是尊重。從這點出發(fā),Crossboundaries的設計不僅遵循兒童天性,正面鼓勵孩子們攀上爬下、鉆進跳出,增加活動量、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究意識;也在需要時,用尺度更貼近孩子的親密空間,呵護他們敏感的情緒。
另外,這些模塊的作用不僅是讓教學、玩耍產生多元碰撞,也有很現(xiàn)實的考量。鑒于場地約束,這棟三層小樓內無法容納單獨的圖書館、報告廳、自習室……Crossboundaries就將這些功能巧妙地集成在了“半島”模塊上,從而幫客戶實現(xiàn)了空間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一士學校,Crossboundaries依然運用了一貫擅長的色彩系統(tǒng),讓空間氛圍愉悅而有序。班級教室的主題色選用的是“一土”標志性的綠色;活潑的明黃色則作為模塊空間的主題色,輔以中性的灰藍色,富于層次,動靜皆宜。
而針對室外空間,即便十分局促,設計師也盡量將其利用到極致。一圈大約1千米長的“一土綠”的環(huán)形運動地帶,將地面層的活動空間和四個原有的屋面活動平臺串聯(lián)起來,不僅可用于奔跑、游戲、休閑、小型演出、屋頂種植等各類戶外活動,也在逼仄的周邊環(huán)境中,清晰而清新地界定著這座獨一無二的校園。
整個空間的設計,體現(xiàn)了一土學校的獨特愿景一通過為師生提供更加健康、愉悅的個人體驗,使他們之間的直接互動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