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鐘平成 翻譯:劉驍 美編:嚴雨
性能強勁的尼康Z7贏得了更多眼球,不過回過頭我們發(fā)現其背后的Z6同樣有著極強的競爭力。
參考價格:約13000元
規(guī)格參數
影像傳感器圖像處理器自動對焦點感光度范圍最大圖像尺寸液晶屏幕最大連拍速率無線連接尺寸重量245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CMOS,35.9×23.9mm Expeed 6 273點相位自動對焦,90%畫面覆蓋率ISO 100至51200(可擴展至ISO 50至204800)6048×4024像素3.2英寸上下翻折觸摸屏,210萬點12fps(僅第一張對焦之后焦點鎖定)藍牙,Wi-Fi 134×101×68mm(僅機身)675g(僅機身,含電池和存儲卡)
我們已經在之前的刊物中評測了極為耀眼的尼康Z7無反相機,這臺尼康第一次制造的4570萬像素全畫幅無反旗艦機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具備復雜高效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不低的連拍速率以及優(yōu)秀的4K視頻拍攝能力,這些都讓Z7的頂級定位毫無動搖。不過,我們這次不聊Z7,而是聊他的“小弟”Z6,一臺性能不那么“耀眼”,但價格便宜得多,且綜合性表現同樣出色的無反相機。
尼康Z6的像素數不高,為2450萬像素,對焦點數量也沒有Z7高,不過它的價格只有Z7的三分之二,而且感光度范圍更廣,還提供了無裁切的4K視頻拍攝能力以及令人驚嘆的12fps最大連拍速率。
Z6使用的是尼康全新卡口:Z卡口,不過如果你是曾經的尼康單反用戶,想在Z6上使用曾經的F卡口鏡頭,你可以購買FTZ轉接環(huán),在一些商家的促銷活動中你有可能免費獲得這個轉接環(huán),不過數量有限,這個就需要運氣了。
在評測中我們使用了Z卡口的原生鏡頭,比如在評測Z7時使用的尼克爾Z 24-70mm f/4S套裝鏡頭、尼克爾Z 50mm f/1.8 S定焦鏡頭以及尼克爾Z 35mm f/1.8 S定焦鏡頭。不過我們最希望使用的還是尼康發(fā)布但并沒有實際推出的尼克爾 Noct 58mm f/0.95超大光圈手動對焦鏡頭。
很多預算不足或者覺得Z7性能過剩的用戶可能會“退而求其次”選擇Z6,但實際上Z6絕不是Z7的“縮水”版,而是一臺完全能夠獨當一面的機型。它同樣采用了鎂合金機身以及極為出色的全天候密封工藝,以及20萬次的快門壽命。雖然Z6的對焦點只有273個,數量上要比Z7的493個少,但這些點位覆蓋了90%水平和垂直畫面,其點位密度和覆蓋率都輕易地超越了單反相機。
價格比Z7便宜得多的Z6同樣擁有機身防抖系統(tǒng)。雖然這是尼康第一次生產擁有防抖功能的全畫幅相機,但這套系統(tǒng)仍然能夠抵抗約5擋的手震。性能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最高12fps的連拍速率,而且這個速率下依然可以拍攝RAW格式文件(此時限制是只能拍攝12bit的RAW文件而非14bit),當你需要連拍14bit的RAW文件時,Z6只能支持到9fps。不過面對如此高的連拍速率,Z6的緩存容量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37張RAW格式文件的容量只能在12fps情況下堅持3秒,如果換成高精度JPEG文件,容量也只有44張。盡管使用XQD卡,這部分的性能還是讓人感到嘆息。XQD雖然傳輸速率非常可觀,但對于連拍能力的提升仍然十分有限,對于從尼康單反切換而來的用戶來說,XQD卡的預算不容忽視。
對于喜歡拍攝視頻的用戶來說,Z6是臺性能相當出眾的相機。首先,它可以拍攝無裁切的超采樣(6K超采樣)4K視頻。在使用外錄設備時可以最高錄制10-bit的視頻素材,并可以使用尼康的N-log,讓錄制的視頻素材擁有更寬泛的動態(tài)范圍。
Z6的機身非常纖薄,但相比索尼的A7來說還是大的一些,不過我們認為稍大一些的體型并不是壞處。目前來看,Z卡口的鏡頭體積都不是很小,這些鏡頭配合機身時都可以形成不錯的平衡。如果你使用FTZ轉接環(huán)使用F卡口的大型鏡頭(比如超長焦鏡頭),我們推薦你另外購買尼康MB-N10專用電池手柄,它既可以提升平衡性,讓握持起來更加容易,更可以保證相機系統(tǒng)有足夠的續(xù)航能力。
在所有的全畫幅無反范疇中,尼康的Z卡口是最寬廣的,直徑達到54mm,法蘭距只有16mm,比此前的F卡口擁有豐富得多的光學設計自由度?,F在看來,第一批Z卡口鏡頭都擁有非常優(yōu)秀的光學素質,其中包括套裝鏡頭Z 24-70mm f/4,它體積適中,收縮機構另這支鏡頭的收納長度更加緊湊。
無反相機小巧的機身通常沒有充裕的空間放置豐富的按鍵和轉盤,比如在Z6上你沒法找到獨立的拍攝模式轉換轉盤、單獨的測光模式切換以及自動對焦模式切換按鍵。令人慶幸的是,機背頂部的AF-On按鍵和方便切換對焦點位置的遙桿沒有因此缺失。
和很多無反相機一樣,Z6也設計了快速菜單功能鍵(在機身上為“i”鍵),通過“i”鍵你可以對相機各種常用參數進行快速設置,設置時還可以通過取景器直接看到參數變化帶來的取景畫面變化,非常高效。尼康這款觸摸屏冪非常好用,反應靈敏但不會引起誤操作。此外,菜單以及圖標設計都很合理,即使是初學者使用起來也不會有太多問題。我們很喜歡Z6上的觸摸快門操作功能,只要輕觸屏冪,相機就開始曝光,當相機被放置于三腳架之上時,我們認為這個功能完全可以代替快門線的作用。
Z6的對焦表現很難挑出問題。
在使用Z卡口原生鏡頭時,我們幾乎找不到Z6對焦性能上的瑕疵,對焦的迅速以及安靜程度有時會讓人不覺得相機進行了對焦動作。使用轉接環(huán)時,對焦表現更多取決于鏡頭的馬達性能,所以不太好進行評價。
在連續(xù)對焦模式下,Z6的表現依然出色。在測試中,我們讓Z6拍攝迎面而來的快速物體,即使在這種情況下,Z6依然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對于希望用Z6拍攝體育題材照片的攝影師來說,我們認為對焦性能上完全不成問題,只不過機身緩存不充裕,在連拍時需要格外注意。除此之外,Z6是一臺完全能夠應付體育題材的無反相機。
在連拍過程中,Z6的電子取景器不會變黑,它還是會顯示取景畫面,只不過此時你能感受到卡頓和一些時滯,如果此時你在追蹤運動軌跡不規(guī)律的物體,那么有可能導致目標丟失。無反相機的電子取景器雖然優(yōu)點眾多,未來也會變得越來越完美,但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單反相機和光學取景器永遠占有優(yōu)勢。
佳能EOS R
參考價格:約13000元
EOS R的像素更高,價格也更便宜,不過尼康Z6在機身性能上更為豐富,視頻功能也更佳。
尼康Z7
參考價格:約26000元
尼康Z7幾乎是Z6的兩倍價格,兩者雖然外形一致,但卻是定位完全不同的兩臺相機。
索尼A7R III
參考價格:約13000元
這個級別之前的霸主,性能強悍,價格適中,高感畫質強勁,是Z6針鋒相對的對手。
相比于此前任何一臺尼康單反相機,我們認為Z6在視頻方面的性能都有過之而無不及。Z6的機身防抖系統(tǒng)在手持拍攝視頻時也有幫助。當你的機位幾乎不變時,這套防抖系統(tǒng)可以讓你省去使用三腳架的麻煩。不過,當你希望使用手持Z6移動起來拍攝時,它的防抖系統(tǒng)就不能保證畫面的平順性了。拍出的視頻素材中你會看到相機的防抖系統(tǒng)一直在與抖動做抗爭,不過當防抖系統(tǒng)到了極限時,畫面就會出現比較怪異的移動。畢竟,Z6的防抖系統(tǒng)是為了拍攝照片而生的,在此時無法勝任完全可以理解,所以此時我們還是推薦使用獨立的攝像穩(wěn)定輔助器材,并且別忘了關閉防抖功能。
Z6出色地記錄了這件工藝品表面的質感,這個過程中Z6瞬間就合焦了。
矩陣測光模式下,Z6傾向于保留高光細節(jié),它會讓畫面看起來有些欠曝。
Z6的像素數只有Z7的一半左右,在弱光下的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通過實驗室測試我們得出100%放大情況下,Z6相對Z7大約有1擋的優(yōu)勢。Z6的最大非擴展感光度達到了ISO 51200。超高的可用感光度配合S系列f/1.8大光圈鏡頭再加上高效的機身防抖系統(tǒng),讓Z6幾乎可以在任何環(huán)境下進行手持拍攝。除此之外,我們認為Z6的靜音快門功能非常好用,當你在博物館、音樂廳以及一些對聲音敏感的現場時,這個功能至關重要。
在測試中我們不斷測試Z6的極限,在一些場景中,光線太弱以至于我們用肉眼幾乎不能看到正確的色彩,只能看到物體的大體輪廓,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手持拍攝的Z6依然能夠拍到清晰明亮且畫質尚可的照片,這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以上測試中我們大膽使用了諸如ISO 6400和ISO 12800這些在以前并不希望使用的高感光度,雖然從拍攝結果的細節(jié)中我們仍然能夠辨別出降噪算法帶來的涂抹痕跡,但照片的整體觀感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高感光度下照片的可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在大家的印象中,Z6通常是Z7的“小弟”。但通過這次評測,我們認為Z6是一臺非常強悍的相機,適用范圍極廣且價格更加合理。每臺相機都有缺點,但在Z6在這個價位上我們的確很難找出它的硬傷。
乍看之下紙面數據不如Z7,但事實上Z6的性能以及價格適合各種類型的攝影師,在這個定位中競爭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