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嘉雯,陳金煥,王凱男,張秋卓,2*
(1.華東師范大學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態(tài)過程與生態(tài)恢復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41;2.崇明生態(tài)研究院,上海 200062)
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L.)曾作為觀賞性植物引入我國上海、南京等地區(qū),80年代擴散蔓延為雜草,至今該物種仍存在進一步蔓延的趨勢[1]。該外來入侵種使我國原生植物群落豐富性和多樣性大幅降低[2],并對農(nóng)田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目前,人們廣泛使用原地焚燒處理、本地物種播種以及在冬季進行土地治療等措施控制其生長與蔓延[3],然而效果并不顯著。并且,以簡單焚燒為主的控制措施還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作為一類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吸附材料,生物炭已成為近年來全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目前,已有大量農(nóng)業(yè)廢棄物生產(chǎn)生物炭的研究和應(yīng)用報道[4-7]。在有機污染物方面,玉米秸稈生物炭可吸附去除十二烷基苯磺酸、PAHs、雙酚A等化工污染產(chǎn)物[8-9]。何琦等[10]通過比較6種不同挺水植物制得的生物炭對硫丹的吸附和催化水解效果發(fā)現(xiàn),美人蕉、菖蒲、再力花衍生制得的生物炭對硫丹具有較優(yōu)去除效果。在無機污染物方面,生物炭去除重金屬污染的應(yīng)用較為廣泛。Shen等[11]通過靜態(tài)吸附實驗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不同溫度制備的水稻秸稈對Pb2+的吸附能力不同,在700℃熱解溫度下制得的生物炭有利于對Pb污染的修復,最大吸附效率可達171.34 mg·g-1。Chen等[12]對滸苔磁性生物炭進行了溶液中Cr(Ⅵ)吸附行為的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Cr(Ⅵ)的去除效率高達97.71%。Liu等[13]利用廢棄椰殼生物炭對多金屬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生物炭的添加顯著降低了土壤中酸溶性Cd、Ni和Zn。Zhang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由入侵種水葫蘆制得的生物炭對Cd2+具有顯著的吸附作用,最大吸附容量可達70.3 mg·g-1。然而同樣作為入侵種,加拿大一枝黃花制備生物炭的報道較少。加拿大一枝黃花富含木質(zhì)纖維素,且其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的羥基、羰基等基團,對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Zhang等[15]將加拿大一枝黃花研磨制成干粉,并用其對Cd進行吸附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加拿大一枝黃花本身對Cd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羅來盛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加拿大一枝黃花可作為優(yōu)良的活性炭制備前驅(qū)體,活性炭的制備顯著提升了其吸附容量,但是成本較高;利用其制備生物炭,可在保證高吸附率的同時,大幅降低制備成本。在直接利用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吸附污染物方面,Zhang等[17]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其原料產(chǎn)生的化感物質(zhì)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然而在吸附重金屬領(lǐng)域較少涉及。
重金屬Cd因其毒性風險大、污染分布廣和不可降解的特性,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18]。利用外來入侵種加拿大一枝黃花制備生物炭,并用于Cd2+的吸附,不僅可以作為管理入侵植物的一種經(jīng)濟高效的方法,而且可有效控制水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Cd污染。由于不同生長時期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莖葉比例不同,為提高其資源化利用效率,本研究分別以其莖、莖葉混合物為原料,以吸附水溶液中的Cd2+為目標,優(yōu)化制備生物炭的最佳條件,并探索吸附特性和吸附機理,可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學指導。
本實驗原料為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L.),采自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臨港新城環(huán)滴水湖河流濱岸帶。將加拿大一枝黃花齊根剪下,剔除表面殘留的石子、泥土等雜物,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后,將其分為兩組,一組剔除葉子,以莖稈作為生物炭原料,后續(xù)制得的生物炭標記為SBC;另一組不剔除葉子,以莖稈和葉子混合作為生物炭原料,后續(xù)制得的生物炭標記為SCBC。風干1周后,經(jīng)研磨式粉碎機磨粉,過100目孔徑篩后密封備用。采用TGA熱重分析儀(Pyris 1 TGA,美國)對兩種原料進行熱重曲線的測定。
將兩種原料分別稱取一定質(zhì)量樣品于瓷坩堝中,放置于真空管式高溫燒結(jié)爐(GSL-1600X,中國),持續(xù)通入氮氣以充分營造缺氧條件,以10℃·min-1的速率分別升溫至450、500、550℃炭化2 h,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分別對不同制備條件下生物炭的基本性質(zhì)進行表征:產(chǎn)率和灰分含量參考《木炭和木炭試驗方法》(GB/T 17664—1999);利用元素分析儀(VARIO MICRO CUBE,德國)測定C、H、N等元素的含量;pH值測定方法參考文獻[19],將0.5 g生物炭放入10 mL去離子水中,振蕩30 min,靜置10 min,使用pH計(ALALIS PH400,中國)測定溶液pH;通過傅里葉紅外光譜儀(TENSOR 27,德國)對生物炭表面官能團進行定性分析;利用X射線衍射儀(Agilent 7890B,德國)測定生物炭的物相結(jié)構(gòu)和結(jié)晶程度。
1.2.1 生物炭的最優(yōu)制備條件篩選
分別稱取0.5 g不同制備條件下制得的生物炭樣品于1000 mL燒杯中,添加500 mL濃度為50.0 mg·L-1的 Cd2+溶液,背景電解質(zhì)為 0.01 mol·L-1的 NaNO3溶液。吸附反應(yīng)于25℃恒溫磁力攪拌器上以150 r·min-1的轉(zhuǎn)速攪拌完成。自加入時刻起,分別于0、5、10、30 min及1、2、3、4、6、8、10、12、24 h時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取樣,然后過0.45μm微孔濾膜,通過原子吸收光譜儀(ContrAA 700,德國)測定濾液中Cd2+濃度[20]。生物炭對Cd2+的吸附量(q)及吸附效率(R)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V為Cd2+溶液體積,L;m為添加生物炭的質(zhì)量,g;C0和Ct分別為溶液中Cd2+的起始濃度和t時刻濃度,mg·L-1。
1.2.2 生物炭的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篩選
為探究溶液pH、溫度和吸附質(zhì)濃度對吸附作用的影響,設(shè)置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試驗,分析各因素的影響效應(yīng)并篩選最優(yōu)吸附工藝組合。溶液pH通過0.1 mol·L-1NaOH和0.1 mol·L-1HNO3進行調(diào)節(jié)。稱取0.1 g最優(yōu)制備條件下制得的樣品于250 mL具塞錐形瓶中,分別添加100 mL的Cd2+溶液,背景電解質(zhì)為0.01 mol·L-1的 NaNO3溶液,恒溫振蕩 24 h,測定初始濃度和吸附后濾液中的Cd2+濃度,計算生物炭在不同工藝組合中對Cd2+的吸附效率,篩選吸附效果最優(yōu)的工藝組合。正交設(shè)計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實驗設(shè)計表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1.2.3 最優(yōu)條件下生物炭對Cd2+的吸附動力學和等溫吸附擬合
稱取0.5 g最優(yōu)制備條件下制得的生物炭于1000 mL燒杯中,添加500 mL濃度為50.0 mg·L-1的Cd2+溶液,在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下進行吸附反應(yīng),分別于0、5、10、30 min及1、2、3、4、6、8、10、12、24 h時取樣,測定濾液中Cd2+濃度,并分別利用一級動力學方程和二級動力學方程對Cd2+動力學吸附實驗結(jié)果進行擬合,以描述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吸附Cd2+的動力學過程。
式中:t為時間,min;qt為t時刻吸附量,mg·g-1;qe為吸附劑平衡吸附量,mg·g-1;K1為一級動力學吸附速率常數(shù),min-1;K2為二級動力學吸附速率常數(shù),g·mg-1·min-1。
稱取0.5 g最優(yōu)制備條件下制得的生物炭樣品于1000 mL燒杯中,分別添加500 mL濃度為5.0、10.0、50.0、80.0、100.0、150.0、200.0 mg·L-1的 Cd2+溶液,于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下吸附24 h后取樣,測定濾液中Cd2+濃度。根據(jù)測定Cd2+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計算生物炭對Cd2+的吸附量,并代入等溫吸附模型方程進行擬合。
Langmuir吸附模型:
式中:qe為吸附劑平衡吸附量,mg·g-1;ρe為吸附質(zhì)平衡質(zhì)量濃度,即溶液中殘余吸附質(zhì)的質(zhì)量濃度,mg·L-1;qmax為最大理論吸附容量,mg·g-1;KL為吸附平衡常數(shù),KL值越大,表明吸附劑的吸附性能越強。該模型的基本假設(shè)是:吸附劑表面只發(fā)生單分子層吸附,表面是均勻的,且被吸附的分子之間相互獨立。RL為分離因子,可以對吸附劑有效吸附污染物的能力進行判斷[21],0<RL<1,吸附過程為有利吸附;RL>1,吸附過程為不利吸附;RL=1,吸附過程為線性吸附;RL=0,吸附過程為不可逆吸附。
Freundlich吸附模型:
式中:KF為吸附平衡常數(shù),mg1-1/n·L1/n·g-1;1/n為濃度對吸附量的影響程度。Freundlich吸附模型適于描述非均勻表面發(fā)生的多層吸附過程,其特點是沒有飽和吸附值。
為探究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機制,對樣品吸附前后的形貌和結(jié)構(gòu)特性進行表征:利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Thermo ESCALAB 250 XI,英國)對生物炭表面化學特性進行全譜掃描以及C、O、Cd元素的精細譜掃描,測定數(shù)據(jù)采用XPS PEAK4.1進行譜圖分析;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TENSOR 27,德國),采用KBr壓片法,測定生物炭的FTIR圖譜,表征其吸附前后表面官能團的變化情況;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U8100,日本)對Cd吸附前后的生物炭進行形貌表征,并對吸附顆粒進行EDS能譜測定。
所有實驗均進行3次重復,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jié)果。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計算和處理;利用Origin 9.1軟件進行作圖分析;利用SPSS 23.0對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顯著差異。
兩種不同原料加拿大一枝黃花在450、500、550℃下熱解制得的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質(zhì)如表2所示。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生物炭產(chǎn)率逐漸減少,SCBC的產(chǎn)率均高于SBC,與原料熱重分析結(jié)果一致。加拿大一枝黃花熱解過程可以分為失水、熱解及炭化3個階段,兩種原料均在400℃后進入炭化階段,該階段制得的生物炭基本穩(wěn)定。兩種原料相比較,莖葉混合組在熱解階段質(zhì)量損失率較低,這與原料中木質(zhì)纖維的含量以及葉中Ca、Mg等礦質(zhì)元素對熱解過程具有的催化作用有關(guān)[22]。此外,熱解時發(fā)生了脫水、脫羧等反應(yīng),析出了大量的H2O、CO2、CO和CH4等,從而導致在熱解過程中,SBC和SCBC的C含量逐漸增加,H、O含量逐漸減少。SBC和SCBC均在500℃時具有最小的O/C值,表明該溫度下制得的生物炭具有較低的極性和親水性[23],不利于污染物的吸附。H/C可表征生物炭的芳香性,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H/C值降低,生物炭芳香性增強,結(jié)構(gòu)更加穩(wěn)定。
兩種不同原料生物炭相比較,SBC的C含量相對較高,穩(wěn)定性較好,適用于土壤固碳;而SCBC的O含量相對較高,含氧官能團豐富,利于與重金屬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吸附。此外,SCBC的N含量高于SBC,且熱解后制得的生物炭中的N含量均高于原料中的N含量,說明在生物炭制備的熱解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固氮作用,且N元素的存在又可作為氨基等相關(guān)配位原子[24],增強了對金屬離子的配位吸附作用。
6種生物炭的FTIR圖如圖1a所示??梢钥闯?,生物炭表面均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表面官能團,且種類大致相同。3400 cm-1處較寬的羥基吸收峰、1590 cm-1和1394 cm-1處的羧基伸縮振動峰以及在875 cm-1和694 cm-1處CO2-3的伸縮振動峰均明顯存在于6種生物炭中,且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峰強逐漸減弱。相較于SBC而言,SCBC在1049 cm-1處存在明顯的P-O鍵伸縮振動,這與加拿大一枝黃花葉片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磷有關(guān)。
圖1b為生物炭的XRD譜圖。由圖可以看出,6種生物炭中均富含KCl組分,并且檢測到少量的CaCO3,與植物基生物炭的物相組成一致[25]。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在2θ=25°處逐漸凸顯出較寬的石墨結(jié)構(gòu)(002)面的衍射峰,說明生物炭中存在不規(guī)則石墨結(jié)構(gòu)的微晶,但石墨化程度較低,呈無定型碳結(jié)構(gòu)。
2.2.1 生物炭的最優(yōu)制備條件
圖2為不同制備條件下制得的生物炭對Cd2+的吸附效果。不同生物炭對Cd2+的吸附過程相似,在最初的60 min內(nèi),生物炭對Cd2+的吸附量快速增加,300 min后基本達到吸附平衡。24 h后,6種生物炭吸附量大小順序為:SCBC450>SCBC550>SCBC500>SBC550>SBC450>SBC500,SCBC450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可達 42.39 mg·g-1,SCBC550 次之,為 41.32 mg·g-1。SCBC和SBC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3個溫度下煅燒制得的SCBC對Cd2+的吸附量均明顯大于SBC,這可能依賴于SCBC中N、O含量較高,官能團含量豐富,表面殘余礦質(zhì)元素多,有利于與Cd2+發(fā)生吸附反應(yīng),降低溶液中游離態(tài)Cd2+。因此,建議選擇在每年10月花期前對加拿大一枝黃花進行全面清除,一方面此時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量大、莖葉比高,有利于高效率生物炭吸附劑的制備,另一方面有助于防止加拿大一枝黃花開花后種子的傳播。
表2 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的基本性質(zhì)Table 2 Basic properties of prepared biochar
圖1 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的FTIR圖譜和XRD圖譜Figure 1 FTIR and XRD analysis of Solidago canadensisderived biochar
圖2 不同制備條件下生物炭對Cd2+的吸附效果Figure 2 Adsorption of Cd2+by biochar at different preparation conditions
2.2.2 生物炭的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溶液pH、溫度和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均對生物炭吸附金屬效果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選擇這3種因素對Cd2+吸附效果進行正交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隨著pH的升高,SCBC450對Cd2+的吸附效率逐漸增加。pH通??赏ㄟ^改變生物炭表面的電荷密度和金屬離子的存在形式,進而影響吸附作用[26]。溶液溫度對SCBC450吸附Cd2+的吸附效率影響不顯著(P=0.885>0.05)。對于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而言,隨著其增加,SCBC450對Cd2+的吸附量增加,且影響效果顯著(P=0.011<0.05)。研究發(fā)現(xiàn),起始濃度的增大直接增加了單位體積內(nèi)生物炭和金屬離子的接觸吸附量,進而提高了對重金屬的吸附量;然而隨著起始濃度的增大,吸附效率卻逐漸降低,這與Pellera等[27]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根據(jù)吸附效率進行最優(yōu)工藝組合篩選可知,所選3種因素對SCBC450吸附Cd2+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分別為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pH>溫度,Cd2+吸附最優(yōu)工藝組合為pH6、溫度35 ℃、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50 mg·L-1,此時Cd2+的平均吸附效率可達(95.6±0.38)%。
2.2.3 吸附動力學和等溫吸附擬合
為了更好地評估吸附時的控速步驟及吸附機理,分別利用一級動力學和二級動力學對SCBC450在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下吸附Cd2+的結(jié)果進行擬合,擬合參數(shù)如表4所示。由表可知,SCBC450能較好地符合一級動力學模型和二級動力學模型,其中二級動力學方程擬合系數(shù)更優(yōu)(R2=0.999 9),且得到的qe更接近實驗真實值。結(jié)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作用以化學吸附為主,與Kim等[28]利用芒草制得的生物炭吸附Cd的結(jié)果一致。
表3 Cd2+吸附的最優(yōu)工藝條件Table 3 Optimal process for Cd2+adsorption
為進一步探究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作用,用等溫吸附曲線對吸附效果最佳的SCBC450進行擬合,擬合曲線如圖3所示,擬合參數(shù)如表5所示。由表可知,Langmuir模型(R2=0.996 8)對SCBC450吸附Cd2+的吸附等溫線擬合優(yōu)于Freundlich模型(R2=0.882 5),表明SCBC450對Cd2+的吸附過程為單層均相吸附。且0<RL<1,表明SCBC450對Cd2+具有有效的吸附能力。由擬合參數(shù)得到,SCBC450最大理論吸附容量為107.03 mg·g-1。
分析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SCBC450吸附Cd2+前后的XPS圖譜(圖4a)可知,SCBC450吸附前后具有相似的峰形結(jié)構(gòu),其元素組成主要有C、O、K、Ca,該結(jié)果與XRD基本物相分析結(jié)果一致。吸附后SCBC450的全譜掃描譜圖在405.0 eV附近出現(xiàn)了明顯清晰的Cd 3d的特征雙峰,表明Cd2+被吸附到SCBC450上;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吸附后Ca 2p和K 2p3/2的峰強有所減弱,甚至消失,推測SCBC450可通過與K+、Ca2+發(fā)生離子交換吸附Cd2+。Chen等[29]通過對蓮蓬生物炭吸附Cd2+前后進行表征發(fā)現(xiàn),生物炭中K元素的分布和Cd元素的分布存在特殊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研究表明Cd2+/K+離子交換在熱力學上是有利的,且KCl礦物質(zhì)有助于Cd的吸附和CdCO3的形成[30]。如圖4b所示,通過對Cd的精細譜分析發(fā)現(xiàn),Cd 3d存在兩種不同的化學位移,404.4 eV和405 eV處為Cd 3d5/2的特征峰,411.7 eV處對應(yīng)為Cd 3d3/2的特征峰。Cd 3d5/2可通過沉淀和絡(luò)合作用與表面官能團形成Cd-R鍵,主要以Cd(OH)2和CdO的形式存在[31]。結(jié)合對C、O元素譜圖綜合分析,推測生物炭表面大部分通過羥基、羰基與Cd2+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而完成吸附。
圖3 SCBC450對Cd2+吸附的吸附等溫線Figure 3 Adsorption isotherms for Cd2+by SCBC450
為驗證生物炭表面官能團的吸附機制,通過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對SCBC450表面官能團變化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吸附前后官能團峰的特征均發(fā)生了一定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波數(shù)、振幅、峰強以及波峰寬度方面(圖4c)。在3400 cm-1處附近為羥基(-OH)伸縮振動峰與氨基(N-H)伸縮振動峰的疊加,在750 cm-1處為N-H面外彎曲振動峰,吸附Cd2+后波峰向左遷移,這可能和Cd2+與羥基、氨基在表面發(fā)生絡(luò)合吸附作用有關(guān),與XPS分析結(jié)果一致。在1590 cm-1處為羧酸鹽(-COO-)反對稱伸縮峰,吸附后波數(shù)增大、峰強增大,羧基易于與金屬離子形成絡(luò)合物而參與吸附反應(yīng)[32]。1049 cm-1附近為磷酸根(PO3-4)的不對稱伸縮振動峰,吸附后紅外光譜圖P-O的峰減弱,推斷重金屬離子與生物炭表面的PO3-4發(fā)生了共沉淀。夏廣潔等[33]通過FTIR和XRD分析研究證明了生物炭在對Cd2+的吸附過程中會生成少量的Cd3(PO4)2,與本研究相一致。此外,結(jié)合-COO-、C-O以及875 cm-1處出現(xiàn)的CO2-3面外變形振動峰分析可知,吸附后吸收峰減弱,推測可能與Cd2+和碳酸鹽類反應(yīng)生成CdCO3沉淀有關(guān)[34]。經(jīng)SCBC450吸附后的SEM-EDS圖分析發(fā)現(xiàn)(圖4e),生物炭表面有明顯的晶體顆粒存在,經(jīng)EDS點譜分析可知該顆粒中含有Cd、P、C、O等元素,表明Cd2+可通過形成Cd3(PO4)2或CdCO3沉淀而被吸附于表面。此外,對比分析吸附前后的SEM圖發(fā)現(xiàn),吸附前SCBC450表面光滑(圖4d),帶有孔隙結(jié)構(gòu),該結(jié)構(gòu)有利于金屬離子進入生物炭的孔隙中,起到表面物理吸附的輔助作用。
表4 SCBC450對Cd2+的吸附動力學方程參數(shù)Table 4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d2+on SCBC450
表5 SCBC450對Cd2+的吸附等溫線參數(shù)Table 5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Cd2+on SCBC450
圖4 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吸附Cd2+前后的表征Figure 4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ago canadensis-derived biochar before and after Cd2+adsorption
不同原料和不同制備方式生產(chǎn)的炭材料對Cd2+的吸附能力通常不同。對比表6中不同農(nóng)業(yè)廢棄物來源的生物炭吸附劑對Cd2+的吸附性能可見,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理論吸附量最大,主要歸因于其表面豐富的含氧官能團和礦物成分。對比核桃殼生物炭[39],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作為植物基生物炭含有大量的灰分含量,包括KCl、CaCO3等礦物成分,有利于促進Cd2+的吸附,這與汪玉瑛等[40]對不同來源生物炭吸附水溶液中Cd2+的結(jié)果分析一致。并且,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莖葉成分復雜,富含酚類、萜類以及黃銅類化合物[41-42],低溫炭化后生物炭表面仍存在大量的羥基、內(nèi)酯和羰基,有助于與金屬發(fā)生絡(luò)合作用,從而起到對溶液中金屬的去除作用。對比KOH微波活化制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活性炭[16],本實驗制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能力明顯更優(yōu)。利用KOH微波活化有利于獲得更高的比表面積,但是KOH作為強堿,易溶去吸附劑中的酸、堿等可溶性物質(zhì),破壞生物炭表面起主要化學吸附作用的含氧官能團,削減了吸附效率。此外,KOH腐蝕性極大,存在二次污染現(xiàn)象,且生產(chǎn)成本較高,不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作為一種具有較大應(yīng)用潛能的Cd2+吸附劑,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有望替代活性炭。
表6 不同農(nóng)業(yè)廢棄物吸附劑對Cd2+的吸附性能對比Table 6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d2+by different agricultural wastes derived-adsorbents
綜上所述,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金屬的吸附不僅與表面結(jié)構(gòu)相關(guān),而且與其表面官能團、礦物成分也相關(guān)。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機制如圖5所示:(a)Cd2+與生物炭表面的可溶性K+、Ca2+等發(fā)生離子交換反應(yīng),從而使得Cd2+吸附于表面;(b)Cd2+與羥基、羧基、氨基通過配位絡(luò)合作用發(fā)生表面吸附;(c)Cd2+與生物炭表面的可溶性O(shè)H-、PO3-4及CO2-3結(jié)合形成重金屬類鹽沉淀物,并固定于表面;(d)Cd2+與生物炭表面孔隙結(jié)構(gòu)發(fā)生物理吸附,起到輔助作用。
(1)原料和熱解溫度是影響生物炭基本性質(zhì)的關(guān)鍵因素。隨著炭化溫度的升高,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產(chǎn)率逐漸降低,灰分含量升高,pH堿性增強,芳香性增強;以莖葉混合作為原料制得的生物炭的產(chǎn)率和N、O含量均明顯高于以純莖稈作為原料制得的生物炭,且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團以及KCl、CaCO3等組分,石墨化程度較低。
圖5 SCBC450對Cd2+吸附機理圖Figure 5 SCBC450 adsorption mechanism for Cd2+
(2)比較不同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吸附的實驗發(fā)現(xiàn),在450℃下以莖葉混合作為原料熱解制得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吸附能力最佳。通過最優(yōu)解下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對Cd2+的吸附工藝篩選可知,單因素對SCBC450吸附Cd2+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為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pH>溫度,最優(yōu)工藝組合為pH=6、溫度35℃、吸附質(zhì)起始濃度50 mg·L-1,此時對Cd2+的吸附效率可達(95.6±0.38)%。在最優(yōu)吸附工藝條件下,SCBC450對Cd2+的吸附過程符合二級動力學方程,以化學吸附為主;且符合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最大理論吸附量可達107.03 mg·g-1,具有極大的應(yīng)用潛能。
(3)通過對加拿大一枝黃花生物炭吸附Cd2+前后的XPS、FTIR和SEM-EDS分析可知,其吸附機制為表層吸附,主要通過Cd2+與生物炭表面可溶性金屬離子K+、Ca2+等發(fā)生交換反應(yīng),與可溶性O(shè)H-、PO3-4及CO2-3發(fā)生沉淀反應(yīng),與表面羥基、羧基、氨基等發(fā)生絡(luò)合反應(yīng)以及物理吸附作用達到金屬離子的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