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 陳建飛 劉世柱 毛榮良 張作法*
?
三種猴頭菇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
呂國英1陳建飛2劉世柱3毛榮良4張作法1*
(1. 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 衢州菇樂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 3. 浙江方格藥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慶元 323800;4. 常山縣毫鋒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浙江 常山 324200)
檢測比較3個猴頭菇菌株不同生長階段的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的結果:1#猴頭菇的多酚含量高于其他兩種,2#猴頭菇的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含量較高,3#猴頭菇的多糖含量略高;3個菌株不同生長期的營養(yǎng)成分有明顯的差別,成熟期的多糖和多酚含量較高,幼嫩期的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含量較高。
猴頭菇;成熟度;蛋白質(zhì);氨基酸;粗多糖;多酚
猴頭菇()又稱猴頭菌、刺猬菌,是一種大型食藥用真菌,因其形狀酷似猴頭而得名。猴頭菇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我國的食用歷史十分悠久[1]。
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其他食用菌類,猴頭菌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和種類均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2],藥用保健價值也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3, 4]。但國內(nèi)外對于猴頭菇不同品種及各個生長期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研究甚少,而這正是影響其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關鍵性因素。本試驗以3個猴頭菇菌株不同發(fā)育期的子實體為對象,測定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及其含量,為科學開發(fā)利用猴頭菇提供依據(jù)。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采集3個猴頭菇菌株1#,2#和99#幼嫩、成熟、衰老3個發(fā)育階段的子實體,分別裝好后置于60 ℃鼓風干燥箱中烘干,經(jīng)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備用。
水分含量測定:參照GB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中的直接干燥法[5]。
粗蛋白含量測定:參照GB/T 15673-2009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測定中的全自動凱氏定氮法[6]。
氨基酸含量測定: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采用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方法[7],測定16種氨基酸含量(色氨酸和胱氨酸由于方法不同,未測定)。
稱取0.3 g猴頭菇干粉,加入50 mL95%乙醇溶液超聲萃取30 min后離心棄上清液、沉淀,再加入50 mL 95%乙醇溶液超聲萃取30 min,棄上清液,收集的沉淀加50 mL純凈水沸水浴提取1 h后離心收集上清液,沉淀加50 mL純凈水重復一次沸水浴提取,合并兩次上清液,定容至100 mL用于測定多糖;稱取0.3 g猴頭菇干粉,加入25 mL70%乙醇溶液超聲萃取30 min后離心收集上清液,沉淀再加入25 mL 70%乙醇溶液超聲萃取30 min,離心后合并兩次上清液,定容至50 mL,用于測定總酚。
粗多糖測定:苯酚-硫酸法[8]。
總酚含量測定: Folin-Ciocalteu法[9]。
主要營養(yǎng)成分檢測結果(表1)表明,不同品種的猴頭菇的營養(yǎng)成分有較大的差別:2#猴頭菇幼嫩子實體的粗蛋白含量達27.9%,為最高;粗多糖含量,以99#成熟期最高,為10.2%,2#的成熟期與衰老期均為10.1%。說明粗多糖在子實體成熟以后趨于穩(wěn)定。多酚含量3個品種都在0.6%以上,高于李洋洋等測定的10個不同品系猴頭菇水體液中總酚含量為0.22%~0.48%[10]。
隨著子實體的發(fā)育,水分和粗蛋白含量逐漸降低,幼嫩的子實體為最高,成熟期后趨于穩(wěn)定;粗多糖含量成熟期達到最高,衰老期變化不大;多酚含量雖在成熟期最高,但整個生育期變化不明顯。
3個品種不同成熟度猴頭菌子實體的氨基酸含量如表2所示,共檢測出16種氨基酸,其中包括7種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在40%以上。3個品種都是在幼嫩期的氨基酸總量最高,分別為12.02%,15.58%和12.47%。其中,2#子實體各時期的氨基酸總含量均高于1#和99#。16種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在1.60%~2.57%,其次是天門冬氨酸和亮氨酸。色氨酸和胱氨酸未檢測。
相比馬元春等測定一種猴頭菇子實體的氨基酸總量為4.59%[11],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36.87%;蔡楊星等研究木屑栽培的猴頭菇氨基酸總量為12.45%,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35.74%[12],本試驗所測結果較高或持平。
表1 3種猴頭菇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子實體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測定結果 單位: g/100g(DW)
本研究中猴頭菇蛋白質(zhì)含量平均為20%~28%,具有顯著的營養(yǎng)價值。猴頭菇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是具有抗腫瘤,降血脂,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藥理功能的多糖。李承范測定了幾種常見的食用菌多糖含量,香菇多糖為6.52%,平菇多糖為4.20%,木耳多糖為3.48%,本試驗中3個猴頭菇品種的粗多糖含量在8.51%~10.2%[13],相對較高。酚類物質(zhì)也是食用菌子實體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在生物抗氧化防御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多酚可以作為猴頭菇質(zhì)量評價研究的方法之一,為人工栽培與選育猴頭菇品種提供參考,本試驗多酚含量3個品種都高于0.6 g/100g。
表 2 3種猴頭菇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子實體的氨基酸組成及其含量的測定結果 單位:g/100g(DW)
注:*為人體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質(zhì)的組成單元,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猴頭菇子實體的氨基酸結構均衡,其中谷氨酸、天門冬氨酸含量較高。谷氨酸作為神經(jīng)中樞及大腦皮質(zhì)的補劑,對于治療腦震蕩或神經(jīng)損傷、癲癇以及對弱智兒童均有一定療效。天門冬氨酸是生物體內(nèi)賴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及嘌呤、嘧啶堿基的合成前體,可作為K+、Mg2+離子的載體向心肌輸送電解質(zhì),改善心肌收縮功能,同時可降低氧消耗,在冠狀動脈循環(huán)障礙缺氧時,對心肌有保護作用。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猴頭菇的活性物質(zhì)和營養(yǎng)價值全面,而不同生長階段子實體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差異較大,可為猴頭菇的科學研究和商業(yè)開發(fā)提供重要參考。
[1] 刁治民, 楊秀玲, 韓彥艷. 蕈菌工程學[M]. 楊凌: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1: 345.
[2] 韓興鵬, 張強, 李洋洋, 等. 猴頭菇藥理活性及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研究進展[J]. 食用菌, 2018 (1): 1-5.
[3] Li G, Yu K, Li F, et al. Anticancer potential of Hericium erinaceus extracts against huma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4, 153(2): 521-530.
[4] 仲啟祥, 朱錦福, 刁治民. 蕈菌猴頭菇的經(jīng)濟價值及開發(fā)應用[J]. 青海草業(yè), 2010 (3) : 13-17.
[5] GB 5009.3—2016.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S].
[6] GB/T 15673—2009. 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測定[S].
[7] GB 5009.124—2016. 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S].
[8] Dubois M, Gilles KA, Hamilton JK, et al.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J]. Analytical Chemistry, 1956, 28: 350-356.
[9] Ismail A, Marjan ZM, Foong CW, 2004.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ntent in selected vegetables[J]. Food Chemistry, 87(4): 581-586.
[10] 李洋洋, 韓迪, 閆寶松, 等. 不同品系猴頭菇子實體中總酚含量測定[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7, 38(4): 123-126.
[11] 馬元春, 李梅, 劉建強, 等. 菌猴頭菇生物學特性、營養(yǎng)價值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J]. 青海草業(yè), 2016, 25(3): 33-40.
[12] 蔡楊星, 曹秀明, 林冬梅, 等. 菌草栽培猴頭菌子實體的營養(yǎng)成分[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42(4): 410-413.
[13] 李承范. 7種常見食用菌中多糖的提取和測定[J]. 光譜實驗室, 2012, 29(2): 996-999.
浙江省“三農(nóng)六方”科技協(xié)作項目(編號CTZB-F170623LWZ-SNY1-31);浙江省“十三五”食用菌育種專項(編號2016C02057-8)
張作法,博士,副研究員,從事食藥用菌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E-mail:250087021@qq.com
S567.3+1
B
2095-0934(2019)03-1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