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
1990年出生的劉思麟,4歲跟著爸媽來到北京,住在皇城根下的一條胡同里。父親是一位音樂家,母親也是藝術領域的人,所以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思麟的藝術細胞也完全活躍起來。家里管得嚴,不讓她看電視,但思麟偶爾路過電視瞄一眼,回房間里躺下,就開始腦補整個劇情該如何演繹。
她不是在傳統(tǒng)文化里長大的孩子,11歲開始聽CD,喜歡看雜志。劉思麟從小愛涂鴉,喜歡安迪·沃霍爾,喜歡波普,但卻被考前的機械培訓消磨了熱情,于是從畫畫轉了攝影。
大學從魯迅美術學院畢業(yè)后,不滿現(xiàn)狀的她選擇繼續(xù)學習,進入清華美院攝影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烧l也沒想到,這個古靈精怪、每天有著奇思妙想的姑娘,畢業(yè)后的工作竟是在故宮博物院修文物。和大多數同事一樣,她低調慎言,不對外說具體的工作內容。春末故宮里梨花落,她拍下來,在微博里寫,“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p>
劉思麟染了一頭金發(fā),性格特別爽朗。她時尚的造型、新穎的服飾,讓人一時很難把她和這份嚴肅謹慎工作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幾次被故宮的保安拒之門外:“這位游客,這里是工作區(qū),你不能進。”這讓思麟“噗嗤”樂了,后來就時時刻刻把工作證掛脖子上。
“偽造”照片,完全是個偶然。一次劉思麟翻出一張母親的照片,她十分驚訝:原來媽媽年輕時這么酷,與現(xiàn)在經歷歲月錘煉、柴米油鹽的媽媽簡直判若兩人。如果現(xiàn)在的自己和當時的媽媽站在一起,將會怎樣?想想就覺得有趣。于是就P了一張照片發(fā)到了朋友圈,這張精心制作的“姊妹照”,讓家人朋友都頗驚訝,覺得太有趣了!
平時,劉思麟每天騎著永久牌的“古董”自行車上班,下班后的時間,就都被用來鼓搗一些老照片。因為是搞攝影藝術的,女孩很喜歡這些古老的遺存。
像愛因斯坦、夢露、戴安娜王妃以及國內的宋美玲等,都在國人心中有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也是歷史明星。在審視那些老照片時,她感覺質樸古老的色調,虛化的圖像,仿佛百年美好時光都藏在里面,這些令女孩深深陶醉。
劉思麟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超級明星!一天,她突發(fā)奇想,“如果和這么多名人合影了,自己是不是也能成為名人?”媽媽被她荒誕幼稚的想法逗得哈哈大笑,以為是女兒“耍貧嘴”,并沒有當回事。
劉思麟很崇拜好萊塢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看過她主演的《熱情似火》《紳士喜愛金發(fā)女郎》《七年之癢》等。她說,夢露原本是美國一家飛機無線電設備制造廠的工人。
因為長相迷人,攝影師戴維·康納活希望將她的照片刊登出來用以鼓舞美軍。就這樣,她第一次出現(xiàn)在《家庭圈》雜志封面上,一炮而紅??上н@位女神的婚姻并不幸福,36歲就早早離開了人世。劉思麟在扼腕嘆息之余,為向夢露致敬,就決定P一張和女神的合影。
“想要融入那個時代,最好的辦法就是足夠了解那個時代?!睘榇?,劉思麟也沒少下功夫。在查找資料,翻閱一些報道后,終于設計出她和艷星瑪麗蓮·夢露穿越半個世紀的“同框”,令人拍案叫絕!
劉思麟對老照片有著癡迷般的喜歡,她認為老照片是種記憶媒介,那些人是過去的,而自己代表著未來。通過P圖將自己介入到老照片中,便好像在和歷史的人一起對話。
但實施的過程絕對沒那么簡單。劉思麟說,首先要從海量的老照片里,選擇感興趣并對自己產生影響的名人。選擇好圖片之后,她會從畫面的整體入手,考慮自己站在哪個位置,與照片中的人物如何互動,畫面中還可以有什么顏色,最后再考慮服裝和道具的問題。
“其中,找服裝是件非常煩瑣的事,一般都是二手市場、淘寶買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定做,準備好服裝,調整動作、眼神,就可以拍攝了。再將兩張照片調整后P在一起,力求能完成與名人默契互動的完美結合?!?/p>
每天下午5點下了班,到晚上12點睡覺之前,還有七八個小時。劉思麟熱衷于用攝影創(chuàng)作去解構歷史。她房間書架上擺滿畫冊,許多都是波普藝術,比如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涂鴉藝術家班克西。桌上一臺超大電腦,還有各式相機,這都是女孩創(chuàng)作的工具。
每一次,劉思麟都要構思自己以什么身份介入,再根據時代背景選定服裝、動作和表情。女孩研究當年的時尚元素,去一些二手店和古著店“淘寶”。她說,“拍攝的狀態(tài)很過癮,一個人在鏡頭前一遍遍演,想象名人就在你身邊,跟你互動?!?/p>
有時候她會讓媽媽幫忙梳頭,設計發(fā)型和服裝的搭配,爸爸為她做燈光師和輔助攝影師,就像一個家庭游戲一樣。做后期是個偷著樂的過程,劉思麟在鏡頭前一遍遍演練,想象對應的歷史名人就在她身邊和自己互動……直至獲得滿意的照片。
她和張愛玲、李蘭香的合影最有趣。張愛玲的著裝和表情都極富個性:米色薄綢上點綴著暗紫色鳳凰,很有畫意;坐姿優(yōu)雅卻頷首垂目、郁郁寡歡。劉思麟身著樸素的格子裙在沈陽的一處公園取景拍攝后加以合成。
她將自己P到了兩人旁邊,以假亂真,難以分辨。這些圖片在傳播過程中,被北京的一位記者看到了,在驚呆后還真做了一番考據,甚至專門請教了張愛玲研究專家止庵。還有人在豆瓣上開了個小組,專門討論兩張照片哪張是真,哪張是假。直到經過多方資料查證,才解開這個“疑案”——原來它是一位姑娘的神來之作!
還有一次,有公眾號發(fā)文講畢加索生平,用了劉思麟與畢加索的合影,那表情、舉止非常自然,仿佛兩人就是在一起打坐閑聊。他們居然信以為真了。女孩趕忙向對方說明這是自己的創(chuàng)作。
很多人可能在網上見過劉思麟的藝術作品。讓人感到非常牛的是,在一組名為《我無處不在》的作系列品里,她把自己和20世紀的許多大人物P在了一張照片里。她站在了宋美齡旁邊,手指著前方,好像在指點江山的樣子;也曾把薩特P掉,把手搭上波伏娃的肩膀;她還曾與安迪·沃霍爾、弗里達“同框”。
最逗的是,在和戴安娜王妃的合影里,她站在王妃身邊,翻了個白眼。大家覺得戴安娜是一個優(yōu)雅親和的王妃,她去世以后,媒體上都在報道這張照片,還有她的相關八卦、各種揣測。劉思麟說如果她不是王妃的身份,可能就會這樣非常真實地表達自己。
在《我無處不在》這組作品里,每一張照片看著都幽默又和諧。故宮里她的同事知道這些,常打趣兒,喊她“藝術家”。
2015年,劉思麟入選瑞士MuséedelElysée美術館每五年一屆、每屆全球入選50位青年藝術家的“Regeneration”展覽和出版項目。同年當選“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掌聲和鮮花來得太快,讓她都不敢想。
也有網友質疑,這會不會侵犯眾多名人的肖像權?劉思麟幽默地說,“開始做的時候,我頭腦非常簡單,覺得如果我侵犯了這100個人的版權和肖像權,他們的基金會、遺孀都來告我,那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人。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想法很幼稚,壓根就沒有人來告我?!?/p>
曾有媒體問劉思麟,照片流傳出去,被誤以為真怎么辦?女孩笑著說,“那我的目的某種程度上講就達到了,平等的傳播就是今天圖像的命運。”展覽時,看到有的觀眾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劉思麟就在旁邊偷偷地笑。
其實劉思麟創(chuàng)作的每一個作品因極富創(chuàng)意,鼓搗起來都很復雜。比如與安迪·沃霍爾合影時,在創(chuàng)意設計上劉思麟就頗動了一番腦筋。最后,她創(chuàng)作了一幅安迪·沃霍爾露出井蓋拍照,她坐在其后隨性撩起其頭發(fā)的照片,想法相當大膽。而且劉思麟分析了光線、景別、透視,覺得都挺滿意。一個個形象迥異的“Celine Liu”無處不在,橫掃了網絡世界。
26歲,劉思麟憑借“無處不在”系列作品,從全球10位提名藝術家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被譽為“攝影界戛納”的2016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的“發(fā)現(xiàn)獎”大獎,捧走了20萬元獎金,同時還得到了2017年前往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jié)舉辦個展的機會,這也使“Celine Liu”(她的英文名)在國際攝影界聲名鵲起。
劉思麟最愛的一件作品,是她和喜劇大師卓別林的“合影”。原來,在劉思麟的孩提時代,每當父親哄她開心時總會拿出一枚硬幣夾在他的唇鼻之間,再把腿彎成羅圈狀不?;蝿由眢w,父親這種搞怪的狀態(tài)總能逗得思麟哈哈大笑。
“當時年齡特別小,不知道爸爸在干什么,只覺得滑稽,后來長大一點看了電視,才知道他在模仿卓別林。我和卓別林的關系,因為有我爸爸,覺得是心靈相契的朋友。所以我沒有選擇卓別林經典的銀幕形象,而選了一張自己陪伴卓別林在后臺化妝的照片,感覺很熟悉,很默契,也很平常。”
因為劉思麟的作品講究各種細節(jié),“穿越”得太逼真了,如果不是在這么多照片里同時發(fā)現(xiàn)她的影子,人們很難發(fā)現(xiàn)這些照片是偽造的。這些照片在網上瘋傳,網友大呼不可思議:“這哪像P的,感覺她就在那個時代。”“不僅僅PS技術很棒,創(chuàng)意更牛?!薄皯蚓襟w的又一經典案例……”
從追星,到成為藝術明星,這是劉思麟當初始料未及的。如今,盡管女孩仍從事在故宮修文物的工作,但蜚聲海內外的她還要經常參加世界多地的藝術展,劉思麟很感激領導對她的理解和大力支持。2019年夏天,其作品還要出現(xiàn)在美國及奧地利維也納當代國際藝術展等國際大展上!
在劉思麟看來,“篡改歷史”不僅是一種帶點小俏皮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理解,代替別人去表達一些東西,這也是攝影應該傳達的能量。“過去名人能影響整個社會,而今天網絡這么發(fā)達,其實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不僅僅是藝術家、名人?!?/p>
編輯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