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巍,王俊杰,程 湑
(1.北京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北京 100044;2.麗江公路局,云南 麗江 674100;3.重慶交通大學,重慶 400074)
可泵性是反映混凝土拌和物采用泵送施工時被壓送的難易程度。評價新拌混凝土可泵性,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方法[1-2]。國外曾用泵送壓力直接反映拌和物的可泵性,但該方法不宜用于常規(guī)實驗[3]。從理論上講,摩擦因數反映了泵送過程中的一種黏性,泵送壓力直接取決于摩擦因數[4],用同軸回轉黏度計測量拌和物的屈服力和黏度系數[5],可以從根本上揭示拌和物性能,評價可泵性,但這種方法測試困難,不利于工程中應用。此外,還有采用管內摩擦試驗、水平壓送試驗測試壓降等方法[6]。李立輝[7]等人曾用盤管實驗,雖然可以直觀、精確反映混凝土在管道內的壓力變化,但由于試驗裝置龐大,費用昂貴,很難用于現場施工。因此,如何通過小型、便捷儀器模擬混凝土與泵送管道間的摩擦阻力,成為研究混凝土“可泵性”預評價的關鍵。
水泥選用北京琉璃河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選用唐山F類I級粉煤灰,碎石選用河北5~20 mm連續(xù)級配的石灰?guī)r質碎石,細骨料采用河北保定天然中砂,細度模數為2.6,外加劑為江蘇蘇博特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降黏劑為交通運輸部公路所生產的RD降黏劑,拌和水為自來水,其中試驗配合比見表1所示。
表1 試驗配合比 kg·m-3
(1)流變儀。采用丹麥Germaim Instrument公司的ICAR RHM-3000型號混凝土流變儀測試混凝土流變性參數,其基本原理為利用混凝土流變儀測試剪切力與剪切速率的關系,從而計算得出賓漢姆流變參數:屈服應力和黏度系數。0.05~0.60 rps之內取5~10個轉速,測試不同轉速下的流變儀轉子扭矩,從而繪制出轉速與轉矩關系圖,之后通過Reiner-Riwlin公式推導賓漢姆參數。
(2)滑管儀[7]。在滑管中裝入混凝土拌和物,并插搗密實,上下移動滑管5~10次使混凝土與管壁之間形成潤滑層;然后提起滑管,在滑管上套加重環(huán),讓滑管自由落下,同時在下部活塞頂端測試壓力(P)和滑管落下速率(換算為流量Q)。通過幾次不同配重(最少2次),使滑管以不同速率落下得到兩組以上P和Q。
在某超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進行3次現場泵送試驗,試驗配合比為自密實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由混凝土運輸車從攪拌站運輸到現場,入泵前快速攪拌1 min。采用三一重工HBT9050CH-5D拖泵。泵管內徑約為148 mm,泵管垂直高度約為300 m,泵管總長約400 m。
取泵送到澆筑工作面的混凝土,按順序測定混凝土的擴展度、T500、V漏斗排空時間、混凝土流變性能(ICAR)及滑管儀滑動時間等。記錄拖泵表盤上顯示的實時主系統壓力,使用拖泵的閥開度計算泵送的流量?;軆x預測壓力與現場泵機壓力的對比見表2。
表2 滑管儀預測壓力與現場泵機壓力的對比(排量為30 m3·h-1)
由表2可知,滑管預測每米壓力損失與泵機主系統壓力計算的損失值較為接近,且混凝土的塑性黏度越小,兩者數值更為接近。塑性黏度越大,泵送時需要克服的管壁摩擦力便越大,使用滑管儀測試時,由于管壁與混凝土的相對滑動速度較低,混凝土受到的剪切應力較小,內部并未發(fā)生剪切變形。而在實際泵送過程中,由于大流動性混凝土屈服應力較低,在較低的泵送流量下也會發(fā)生剪切變形。
為了進一步探究滑管儀評價混凝土與管壁滑移阻力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以3種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為研究對象(配合比見表1),研究不同混凝土拌和物狀態(tài)下滑管儀的預測壓力與泵機實測壓力的關系,表3為混凝土拌和物的流變性能、滑管儀預測壓力和泵機壓力關系對應表。
表3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有學者[8]曾研究了V漏斗排空時間與塑性黏度相關性,發(fā)現V漏斗排空時間越小,塑性黏度值越低;僅當拌和物不離析分層時(分層度<30%),塑性黏度值越低,其對于V漏斗排空時間越小。
圖1為滑管儀預測的“壓力-流量”與現場泵機壓力計算結果對比。
圖1 滑管儀測試的“壓力-流量”與現場泵機壓力關系
由圖1和表3可知,混凝土泵送壓力大小與塑性黏度和V漏斗排空時間具有很大相關性,當塑性黏度和V漏斗排空時間越小時,滑管儀預測壓力與泵機讀取壓力值接近??赡苁腔炷涟韬臀锏酿ざ仍降蜁r,在低速的滑移運動中砂漿易在管壁形成潤滑層,其運動模型與實際管道壓力傳輸較為接近。但是,混凝土拌和物黏度較大時,黏滯阻力較大,在低速滑移運動下,潤滑層難以快速形成,滑動摩擦阻力大,而實際泵管為連續(xù)泵送,管道與混凝土之間潤滑層早已建立,因此用滑管儀預測高黏度混凝土時,其壓力值偏大。
利用滑管儀測試了不同混凝土的每米壓力(ΔP),統計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流變參數下混凝土滑管預測壓力(ΔP)
由表4可知:(1)混凝土拌和物的塑性黏度小于80 Pa·s且V漏斗排空時間小于15 s時,滑管儀預測壓力值0.011~0.020 MPa/m之間。(2)混凝土拌和物的塑性黏度在80~100 Pa·s且V漏斗排空時間在15~30 s時,滑管儀預測壓力值0.020~0.060 MPa/m之間。(3)當混凝土拌和物的塑性黏度在100~200 Pa·s,滑管儀預測壓力值0.060~0.200 MPa/m之間,當塑性黏度大于200 Pa·s時且V漏斗實驗堵塞時,其滑管儀壓力變化值也很大,且無規(guī)律。
對于高揚程混凝土泵送工程,常用HBT90 50CH超高壓拖泵,其輸出最大壓力為30 MPa,根據有關公式和表格計算不同混凝土拌和物可能泵送理論高度(見表5)。
表5 流變參數與理論泵送高度關系
根據JGJ/T 283、CECS 203、施工泵送經驗和流變參數與滑管黏滯阻力實驗測試,提出不同揚程混凝土“可泵性”評價指標,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揚程“可泵性”評判指標
(1)滑管儀作為一種摩擦儀,可以快速直觀地反映泵送過程中混凝土潤滑層的摩擦性質,可預測大流態(tài)混凝土與泵送管道之間的摩擦阻力,即每米壓力損失。對于坍落度較小混凝土,其壓力預測值比實測值偏大,總而言之,滑管儀可用于預測的泵壓,但偏于保守,在工程上具有借鑒意義。
(2)塑性黏度、V漏斗排空時間與泵送壓力損失之間存在一定關系,可通過測試新拌混凝土V漏斗排空時間和塑性黏度來簡單評價其可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