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兆興,劉仕遠,王飛,韋兵,盧繼權(quán)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11)
自1895年物理學家倫琴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fā)現(xiàn)了X射線,射線檢測就逐步應用于醫(yī)療領域和工業(yè)領域。射線檢測的基本原理為:射線入射到工件時,射線光子與工件物質(zhì)發(fā)生一系列相互作用,導致透射射線強度產(chǎn)生衰減低于入射射線強度,如果工件存在缺陷,引起射線的衰減與周邊無缺陷區(qū)域程度不同,采用接受器(射線照相采用膠片、射線成像以半導體元件為主)檢測透射射線強度,經(jīng)過后處理(射線照相采用洗片、射線成像采用計算機信號處理)形成底片或圖像,最終缺陷將在底片或圖像產(chǎn)生一定的對比度,并據(jù)此進行相關(guān)判別。射線檢測可應用于各種材料的檢驗,如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射線照相檢測和數(shù)字成像檢測原理見圖1。
圖1 射線照相檢測和數(shù)字成像檢測原理
射線照相檢測的缺陷檢出能力取決于對比度、不清晰度和顆粒度,這3個因素在實際射線照相檢測中很難測定,通常采用靈敏度綜合評定影像質(zhì)量。目前廣泛使用像質(zhì)計來反映射線照相靈敏度[1],主要有絲型、階梯孔型、平板孔型、槽型像質(zhì)計。像質(zhì)計靈敏度只表示特定形狀的細節(jié)在射線照相技術(shù)下可被發(fā)現(xiàn)的程度,它不完全等同于同樣尺寸的自然缺陷可被發(fā)現(xiàn)[2]。自然缺陷檢出能力一般很難準確評價,因其與被檢工件的形狀、尺寸、性質(zhì)、位置和入射角等多重因素有關(guān),實際檢測不太可能用自然缺陷的尺寸來評價射線照相靈敏度。
在軌道交通領域,射線檢測應用最廣泛的是對金屬鑄件和焊縫產(chǎn)品缺陷進行檢測。鑄件常見缺陷主要有氣孔、縮孔、縮松、夾雜、裂紋,其中氣孔、縮孔、縮松等缺陷都是具有一定體積的體積型缺陷,缺陷尺寸越小,射線照相檢出越難;而裂紋類的缺陷主要為平面型缺陷,對于延伸方向垂直于射線透照方向(或成較大角度)的薄面狀缺陷,射線照相較難檢出。
對實際缺陷的檢出能力一直是射線檢測領域關(guān)注的問題,尤其是孔洞和裂紋缺陷,對軌道交通裝備的整體使用安全構(gòu)成了極大威脅,因此,這2類缺陷檢出能力研究的意義重大。為了研究常見鑄件產(chǎn)品(鑄鋼、鑄鋁)射線照相檢測缺陷檢出能力,設計制作人工孔洞缺陷試塊和裂紋缺陷試塊,采用射線照相檢測技術(shù),以獲得鋼和鋁在一定厚度范圍內(nèi)的孔洞類缺陷和一定角度范圍內(nèi)的裂紋缺陷檢出能力的規(guī)律。
設計制作人工孔洞缺陷試塊(見圖2),采用2塊等厚的(100×100)mm方塊,在方塊中間對應部位分別加工直徑為1、2、3 mm的半球孔(球孔間距25 mm),將2塊試塊對應拼成整塊厚度翻倍的直徑1、2、3 mm球孔試塊。鋼材質(zhì)和鋁材質(zhì)分別按此加工制作總厚度10~60 mm、直徑1、2、3 mm球孔試塊,研究2種材質(zhì)在不同透照厚度下孔洞缺陷的檢出能力。
采用X射線機對10~60 mm厚鋼材質(zhì)孔洞缺陷試塊進行射線照相檢測,射線源焦點尺寸為5.5 mm,采用垂直透照,焦距定為700 mm,采用AgfaC7型膠片,增感屏前屏0.03 mm、后屏0.10 mm。膠片經(jīng)射線曝光后進行暗室處理,底片見圖3。根據(jù)底片中球孔影像識別的難易程度分為:清晰顯示、能夠顯示、不能顯示。鑄鋼孔洞檢出結(jié)果見表1。
圖2 人工孔洞缺陷試塊
圖3 不同厚度鑄鋼球孔試塊底片
對10~60 mm厚的鋁材質(zhì)孔洞缺陷試塊進行射線照相檢測,焦點尺寸、焦距、膠片、增感屏條件不變。底片見圖4,鑄鋁孔洞檢出結(jié)果見表2。
設計制作人工裂紋缺陷試塊(見圖5),采用2塊25 mm厚的(100×100)mm方塊,在方塊中心部位按照同樣傾斜角度θ進行線切割槽(深2.5 mm),將2塊刻槽試塊拼成總厚50 mm、深度5 mm、不同傾斜角度θ的裂紋缺陷試塊。鋼材質(zhì)和鋁材質(zhì)分別按照圖紙設計制作傾斜角度為90°、80°、70°、60°、50°、40°的裂紋缺陷試塊。
表1 鑄鋼孔洞檢出結(jié)果
圖4 不同厚度鑄鋁球孔試塊底片
表2 鑄鋁孔洞檢出結(jié)果
圖5 人工裂紋缺陷試塊
對厚50 mm鋼材質(zhì)不同傾斜角裂紋缺陷試塊進行射線照相檢測,射線檢測條件不變。底片見圖6,鑄鋼裂紋檢出結(jié)果見表3。
對厚50 mm鋁材質(zhì)不同傾斜角裂紋缺陷試塊進行射線照相檢測,射線檢測條件不變。底片見圖7,鑄鋁裂紋檢出結(jié)果見表4。
影響射線照相影像質(zhì)量的3個基本因素為[3]對比度ΔD、不清晰度U和顆粒度δ。要獲得較好的缺陷檢出能力,需要增大對比度,減小不清晰度和顆粒度。其中,考慮到孔洞和裂紋缺陷內(nèi)部為空氣,其射線衰減系數(shù)近似為0,而射線在工件中的衰減系數(shù)為μ,膠片經(jīng)射線曝光暗室處理后,孔洞或裂紋處與周邊工件無缺陷處的對比度ΔD=-0.434μGΔT/(1+n),其中:μ為射線衰減系數(shù);G為梯度;ΔT為透照方向上的缺陷尺寸;n為散射比。由于射線照相焦距控制為700 mm,幾何不清晰度差異較小,不清晰度U主要與固有不清晰度相關(guān),隨著射線電壓增加,不清晰度增加;由于膠片型號相同,顆粒度δ主要與射線能量和曝光量有關(guān),較低能量的射線和較大的曝光量,可以得到較小的顆粒度。
圖6 不同傾斜角度鑄鋼裂紋試塊底片
表3 鑄鋼裂紋檢出結(jié)果
圖7 不同傾斜角度鑄鋁裂紋試塊底片
表4 鑄鋁裂紋檢出結(jié)果
由表1、表2可知,在同一透照厚度下,孔洞尺寸越大,射線檢出能力越強,因為對比度ΔD和透照方向上缺陷尺寸ΔT成正比。由圖3、圖4可知,同一厚度下直徑1、2、3 mm的球孔影像會越來越清晰。
同一材質(zhì)的工件,隨著透照厚度的增大,射線檢出能力逐步減弱。由于工件透照厚度增加,必然導致射線電壓增加,即射線束能量增大,會降低射線衰減系數(shù)μ,導致對比度ΔD減小。射線能量增大還會導致不清晰度和顆粒度的增大,不利于提高缺陷檢出能力。當透照厚度超過40 mm,鋁試塊1 mm孔洞不再清晰顯示;當透照厚度超過50 mm,鋼試塊1 mm孔洞不能顯示。
材質(zhì)對孔洞缺陷檢出能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較等厚的鋼和鋁孔洞缺陷檢出能力發(fā)現(xiàn),10 mm厚鋼比鋁的孔洞檢出能力更高,底片中球孔更清晰可辨,而隨著透照厚度的增加,鋼和鋁的孔洞檢出能力均有所降低,但鋼的檢出能力衰減幅度更大,因此透照厚度達到50 mm時,鋁比鋼的孔洞檢出能力更高。由于材質(zhì)對衰減系數(shù)μ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射線衰減系數(shù)μ≈kZ3λ3,其中:k為系數(shù),可取固定值;Z為原子序數(shù);λ為射線波長。一方面,μ隨著工件材質(zhì)原子序數(shù)Z增大而增大(鋼的原子序數(shù)為26,鋁的原子序數(shù)為13);另一方面,同樣厚度的鋼需要的射線能量更高,導致射線波長λ減小,使得μ減小。另外射線能量越高,會導致不清晰度和顆粒度增大。
由表3、表4可知,厚度為50 mm的鋼和鋁,5 mm深的裂紋,隨著傾斜角θ的增大,裂紋缺陷檢出能力越來越高。當傾斜角增大至極限90°時,此時裂紋底片影像質(zhì)量達到最佳,傾斜角減小時,裂紋的檢出能力逐步衰弱。當鋼中裂紋傾斜角減小至60°時,裂紋不再清晰顯示,減小至40°時,裂紋不能顯示;當鋁中裂紋傾斜角減小至70°時,裂紋不再清晰顯示。主要由于當傾斜角θ越大時,沿著射線透照方向上的缺陷尺寸ΔT越大,導致對比度ΔD增大。
比較同一傾斜角度θ的鑄鋼和鑄鋁,鋁的裂紋檢出能力更高,裂紋影像比鋼更清晰。90°的鋁垂直裂紋比鋼更加清晰可辨,當裂紋傾斜角減小至40°時,鋼裂紋已無法顯示,鋁裂紋仍然能夠顯示。主要由于50 mm的鋼射線能量高,其對比度ΔD較鋁小得多,同時射線能量高會導致不清晰度、顆粒度較大。
(1)對于同一材質(zhì)工件,隨著透照厚度的增加,其孔洞缺陷檢出能力逐步減弱;當透照厚度超過40 mm,鑄鋁件1 mm孔洞缺陷不再清晰顯示;當透照厚度超過50 mm,鑄鋼件1 mm孔洞缺陷無法檢出。
(2)對于同一材質(zhì)工件,隨著傾斜角度θ的增大,裂紋缺陷檢出能力越來越高。當傾斜角度θ增大至極限90°時,裂紋底片影像質(zhì)量達到最佳;裂紋傾斜角減小至40°,鋼裂紋已無法檢出。
(3)射線照相檢測中的缺陷檢出能力和像質(zhì)計靈敏度沒有對等關(guān)系[4],缺陷檢出能力不可與任何形式的像質(zhì)計靈敏度混淆概念。對于裂紋的檢出,需明確所考慮的裂紋形狀,必要時采取多個入射角度檢測,以提高裂紋檢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