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晉杰
吳紅寶,原名潘紅寶(生父姓潘,后過繼給吳家),1924年6月4日出生于鹽城大豐小海鎮(zhèn)。父親早逝,母親因生活無著落,被迫將女兒寄養(yǎng)在親戚家,帶著年幼的紅寶到地主家當傭人。
吳紅寶6歲時,好心的親戚資助他上了小學。他從小就目睹地主對長工、傭人的欺壓,深感世道不公平,逐漸形成了他愛打抱不平的倔強性格。每當他看到富家子弟欺侮窮人家孩子時,他總要站出來,幫助窮孩子,受到周圍群眾的稱贊。
吳紅寶14歲輟學后,母親把他送到外地一家毛巾廠當學徒。學徒工不但沒有工錢,還受老板虐待。不久,他便憤然離開了毛巾廠。外地一個土豪以抽壯丁為由,把他賣給國民黨軍當了勤務兵,他忍受不了當官的欺凌,又開小差回到了家鄉(xiāng)。
1940年秋天,共產(chǎn)黨、新四軍來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小海。他看到新四軍紀律嚴明,愛護老百姓,打鬼子,打土匪,就一心想當新四軍戰(zhàn)士。他跑去找駐小海部隊領導要求參軍,部隊領導了解到吳紅寶的母親體弱多病,只有他一個兒子,便動員他回家去搞地方工作,為抗日出力。
1941年8月24日上午,駐東臺城的日軍乘汽艇到小海一帶“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下午回城時,汽艇上裝滿了搶來的東西。日軍的汽艇剛開走,吳紅寶來到河邊看動靜,忽然發(fā)現(xiàn)一只黑亮亮的東西,他知道這是日軍遺忘在這里的武器。于是,他連忙跳下河坎,扛起那件東西,送到了新四軍某部五連偵察班。部隊的同志一見是個擲彈筒,當場表揚了吳紅寶,鼓勵他繼續(xù)為抗日立功。
日軍的汽艇開出不久,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擲彈筒,忙又回來找,把小海街上的男女老少,統(tǒng)統(tǒng)趕到西寺廟,四周架起機槍,逼群眾交出擲彈筒。一個漢奸說出擲彈筒是被吳紅寶交給新四軍了,日軍便將吳紅寶的母親抓來,嚴刑拷打,要她說出兒子的下落,她始終未吐真情。第二天,由于漢奸告密,吳紅寶在南團的一個親戚家里被抓住了。
日軍見吳紅寶是一個毛頭小子,以為好對付,便告訴他,只要他帶路,取回擲彈筒,就放他回去。吳紅寶怒目而視,一言未答。兇惡的敵人露出了原形,持槍舉刀威脅吳紅寶。這時,吳紅寶急中生智,裝著同意去的樣子,帶著一伙日軍去野外兜圈子。當吳紅寶走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趁敵不注意,突然跳到河里潛水逃走。他潛了一段水,頭剛露出水面呼吸時,被日寇開槍打中,又被抓了回來。日寇把吳紅寶綁在肖連家楊樹上進行毒打,可他只字不吐。日軍便發(fā)了獸性,用鋼絲穿著吳紅寶的鎖骨,吊在船的后頭返回東臺。他們在離開小海時,還放火燒了吳紅寶及其堂兄家的房子。吳紅寶被日軍押到東臺后,關在水牢里7天7夜,經(jīng)多次審問,仍無結果。日寇于9月2日在東臺二女橋?qū)⒛陜H17歲的吳紅寶殺害。
小海鎮(zhèn)解放后,當?shù)卣畬羌t寶生前居住的染坊巷,改名紅寶巷,以緬懷先烈、教育后人。
近日,無錫市蕩口實驗小學大隊部以學雷鋒活動日為契機,舉行了“讓隊旗更艷——中隊旗認領”活動。課間,志愿者們紛紛來到隊室,爭先恐后地認領中隊旗,把隊旗領回家清洗并縫補破損的部分,以實踐勤儉節(jié)約的雷鋒精神。
(無錫市錫山區(qū)蕩口鎮(zhèn)鵝湖關工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