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輝
(汕頭市南華建筑有限公司,廣東汕頭 515000)
建筑行業(yè)摻入混合硅酸鹽水泥,可促使廢舊材料再次利用,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合理控制硅酸鹽水泥的摻入量,確保其應用效果[1]。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建筑摻混合材料中硅酸鹽水泥的應用。
當前建筑工程摻混合材料,可強化各項資源的有效應用,推動建筑工程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筑摻混合材料中硅酸鹽水泥的應用,可實現(xiàn)自身作用效果的提升,強化各類廢舊材料的應用,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強度,強化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控制,更好的滿足建筑結構材料的施工要求、使用要求,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硅酸鹽水泥本身是由水泥熟料、?;郀t礦渣、石膏研制而成,屬于一種硬性膠凝材料。水泥材料內的部分粒化高爐礦渣摻入量,使用人員需要將質量百分比控制在20.0%~70.0%[2]。就礦渣材料而言,應當選擇可替代的材料,比如:石灰石、窯灰等,為全面保障水泥質量,需要將替代材料的數(shù)量控制在8.0%。不僅如此,水泥內的?;w粒(高爐)數(shù)量應當控制在20.0%以內,如此才可確保礦渣硅酸鹽水泥材料質量,保障其應用價值,這類水泥即便是在200℃的高溫下也能夠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式制作出來的水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泥結構內會出現(xiàn)連接性縫隙,會降低水泥結構的滲透效果,難以凸顯其作用特點。滲透要求較高的建筑工程不可應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混合材料施工制備的水泥物質。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屬于膠凝材料,其中的硅酸鹽水泥熟料、粉煤灰、石膏混合研制而成。使用人員需要依據(jù)材料質量百分比,將粉煤硅酸鹽控制在20.0%~40.0%之間,以此保障建筑摻和、混合材料的穩(wěn)定性。水泥材料內的球狀幾何物體也就是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粉,這類材料具備很好的吸水性效果。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在建筑混凝土結構內的應用,具備很好的抗裂性能,可減少收縮影響。隨著粗骨料的下沉,會增加水分的上浮速度,這無疑會導致脫水縫隙問題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規(guī)避手段,在干燥建筑施工環(huán)境內,以不應用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材料為宜。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材料使用強度如表1所示。
表1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材料使用強度對比
普通硅酸鹽水泥非活性混合材料比例應當控制在10.0%以內,以此保障水泥質量。在具體技術中,需要強化初凝時間的控制,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上,將初凝時間控制在3d~28d,以此保障水泥的抗壓等級。由于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劃分為3個層次,基于實際要求的不同,水泥所需強度也具備顯著的差異性。
在上述分析中,兩種硅酸鹽水泥材料在建筑內的摻和量基本上與普通硅酸鹽水泥技術參數(shù)、各項指標一致。就水泥顆粒粗細度、水泥凝結硬化程度而言,需要確保水泥體積的均勻性,明確其中的差異性,凸顯出硅酸鹽水泥的物理性質,保障硅酸鹽水泥表面特征。
本文上述分析的摻和材料硅酸鹽水泥,對外界環(huán)境與溫度要求較高,應用人員需要合理應用高溫養(yǎng)護模式,全面提升材料的活性,促使活性混合材料凸顯出其中的水合作用,如此就可保障水泥熟料的水化速度,對水泥材料強度的影響也比較小。
例如:普通硅酸鹽水泥,應用高溫養(yǎng)護模式后,雖說在初期會提升水泥材料的強度,但溫度過高,會導致孰料的水化速度增加,使得水泥材料的水化反應受到影響,影響水泥的后期作用強度。在添加了建筑混合材料后,硅酸鹽水泥孰料內的含量會減少,使得水泥內的硬化熱與水合作用降低。礦渣硅酸鹽水泥與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材料主要應用在大面積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內。
參照相關研究顯示,在摻入定量的混合材料后,水泥內的孰料百分比會受到影響,可全面提升凈漿硬化體抗硫酸鹽、介質性能、材料物質等。因此,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主要應用在抗腐蝕性較強的建筑工程內開展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摻和混合材料后,可全面提升水泥需求。
綜上所述,硅酸鹽水泥可全面提升混合材料的作用,其摻入量需要依據(jù)建設類型確定,合理控制應用強度,滿足應用需求,強化應用過程內的要點控制。以此不斷優(yōu)化建筑行業(yè)施工材料,推動建筑行業(yè)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