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搖
年初六那天,送最后一位朋友離開老家,大家又各自在五湖四海工作生活。
大家都說現(xiàn)在的春節(jié)越來越?jīng)]有年味,越來越?jīng)]有意思了,可是對于大多數(shù)在外漂泊的年輕人來說,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和曾經(jīng)的朋友同學相聚。
所以我現(xiàn)在還挺喜歡過年的。
春節(jié)幾天假,能湊齊一桌朋友也不容易,大家的話題繞不開回憶學生時代的事情,總有一個自帶相聲天賦的人挑起歡聲笑語,將大家?guī)胍荒荒粚W校的畫卷中。
故事總是從那個身材矮小的教導主任開始。
學校嚴禁談戀愛,但寫在紙張上的規(guī)則怎么禁錮得了躁動的青春期?每當晚自習結束,情侶們總是相約操場,要是見到老師模樣的人出現(xiàn),一對對逃跑的速度都可以參加奧運會了。
于是教導主任就想了一個辦法——穿著校服去操場“掃黃”,一抓一個準。
“掃黃”工作告一段落后,教導主任又開始抓逃自習課出去上網(wǎng)的人。
很不幸,我們班里就有一個人被抓了,甚至要請家長,因為教導主任怎么也不相信他翻墻離開學校的原因是城區(qū)的公交車換了新款式,他想去坐坐。
教導主任不信,但是我們班的人都相信,畢竟那位同學可是好奇班主任的內(nèi)褲是什么顏色就跟蹤老師到廁所的奇人。
直到現(xiàn)在,每每提起這些事,大家都能笑出眼淚。
印象最深的,還是高三那一年的暴雨和大雪。
當六月高考一結束,意味著下一屆學生已經(jīng)步入高三。初初營造的緊張氛圍被秋初的瓢潑大雨加重,擁擠的教室,枯燥的試卷,持續(xù)不斷的雨聲,好似要壓垮這一棟樓里的學生。
驚喜是連日大雨,每晚總是停電,自習上不了,宿舍回不去,于是大家就搬出凳子,坐在走廊上,游戲或唱歌,一晚上很快就過去了。
慢慢地,其他班也開始效仿,不再窩在教室里打著手電筒看書,也搬著凳子出來伴著雨聲虛度時光。
一時間,高三教學樓,語笑喧闐。
老師總說我們帶壞其他班的學生,可是他們也沒有制止,或許他們也知道,那是我們學生時代珍貴的回憶,不舍得打破。
秋去冬來,墻壁上的高考倒計時日歷一天比一天薄。
每個人的儲物柜里已經(jīng)備上了小臺燈,不管是停電還是打雷,我們都無法再心安理得地浪費時間。
一場多年難見的大雪在一個普通的晚自習悄然降臨。
教室安靜得只有書寫的“唰唰”聲和雪花的簌簌聲,難分彼此。也不知道是哪個班的人在窗邊大喊一句“下雪了”,這棟教學樓才像蘇醒了一般,大家爭先恐后地擠到窗邊看雪。
這時,那個不近人情被人的教導主任突然打開了廣播。
同學們下意識地安靜了下來,戀戀不舍地回到了座位。
“同學們,外面下雪了——”廣播里傳來教導主任冰冷的聲音,“大家下樓看雪吧。”
小小的操場上瞬間擠滿了人,也不知道那個時候,教導主任是不是在辦公室里看著這群打雪仗的高三學生。
一晃多年過去,我坐在高中學校旁邊的咖啡館里寫下這段文字,聽著熟悉的上下課鈴聲,好像回到了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