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坤/四川省成都高新實驗中學教師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贏家?重讀《瓦爾登湖》,掩卷沉思,我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個問題。
我用了很長時間讀它,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本書?一則聽說這本書陪伴海子走完了最后的歲月;二則在某處曾看到北大教授何懷宏的代序,只覺字字珠璣,句句動心。心想,一定要一睹為快。網上評論,王家湘的譯本文字流暢易懂,徐遲的譯本古典晦澀,于是,我選了前者。
讀書總有幾個階段,有些書一旦錯過某個時期就再也讀不進去了;有些書不到某個節(jié)點也始終看不明白;有些書則需重讀好幾遍,而后忽然之間恍然大悟,好像和一路走過來的某個時刻的自己迎頭撞上,心驚之后又揮手放行,《瓦爾登湖》便是這樣的感觸。
人生贏家,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稱號,它似乎比“成功”這個詞更多了些意蘊,更令人仰望。在我看來,梭羅——《瓦爾登湖》的作者,就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梭羅,美國人,法國血統(tǒng)。他骨子里有著浪漫情懷,16歲進入哈佛大學就讀,起點自然很高。28歲時的他撇開金錢的羈絆,在較偏僻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了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余?!锻郀柕呛肪褪撬麑赡贽r村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
作為一個哈佛畢業(yè)生,梭羅的歸隱似乎比很多人都更有資本。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生贏家就是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想試試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簡單到什么程度,想試試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于是,他就去做了。1845年3月,他向《小婦人》的作者阿爾柯特借了一柄斧頭,便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取材,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兩年兩個月零兩天。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子、蘿卜、玉米和馬鈴薯,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樸的生活。
我思故我行,這是一個真正做到追隨內心的人,為自己而活,對自己忠誠并且身體力行!
不必說這段生活的苦與樂,也不必說這樣做是否值得,單是有了想法便去實踐的這份勇氣已經超越了很多普通人。
梭羅還曾經試制過一種新型鉛筆,可是,當這種鉛筆真的可以為他帶來利益時,他卻又不想靠這營生了,放著大把的錢不賺,現(xiàn)在看來這就是不可思議的事!然而,對梭羅來說,試制成功了就等于事情結束了,大量生產后牟利并不是他想要的。
做好一件事——這就是他告訴我們的。
專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這也是他告訴我們的。
人生贏家就是用你自己的價值觀指導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
梭羅明確地說,他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他希望每個人都能謹慎地找出并堅持適合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過別人認為好的生活。
在這種意義上,他希望成為一個與任何人不同的人,成為一個可以說這一句話的人—— 我是我自己。
人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個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許是因為他聽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種鼓點,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種節(jié)拍。
如今,互聯(lián)網帶來的最大生活改變即是——如果你想做自己,平臺會更多。我的一個好朋友現(xiàn)在以攝影為生,過著冬天住海南、夏天住成都的候鳥生活,但他遵循一個月接單絕不超過10單,生活簡單而富足;另一個好朋友脫離原來的工作轉而投入到自己更愛的設計工作中,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注冊了自己的公司,生活新穎而充實。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成功也是多面的,并不是日入斗金、頭銜等身才是成功。
人們總是樂于譴責無所事事,但碌碌無為不更應該受到譴責?
梭羅在瓦爾登湖度過的第一個夏天,他沒有讀書,他有時種豆子,有時什么也不做。他說:“在曙光熹微的時分,當我門窗打開坐在屋子里的時候,一只蚊子在我的房間里做著看不見的也無法想象的旅行,發(fā)出的微弱的嗡嗡聲打動了我,就像聽到任何歌頌美名的號聲一樣。”
他愛給他的生命留下更多的余地。他有時坐在陽光下的門前,坐在樹木中間,從日出到正午,甚至黃昏,在寧靜中凝思,在凝思中愉悅。
人生贏家是斷舍離。斷是勇氣,舍是放下,離是自信。越簡單的生活,越需要智慧地生活。
不敢說讀懂梭羅,只是在這個時代,人要有一些底氣,這個底氣來源于你和自己的和解,平靜安寧的內心。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中的幾句詩:“藝術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隸,也是自然的主人。”無疑,梭羅是對純凈的瓦登湖最一往情深、癡醉沉迷的情人;也是甘愿匍匐在瓦爾登湖畔,俯首稱臣的最忠實的奴隸。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他也是瓦爾登湖頭腦最清醒的主人,他并不企愿在經濟上占有它,而是以欣賞它的純凈優(yōu)美為宗旨,在美學意義上做它的主人。而且,許多時候,將它的美與宇宙規(guī)律緊緊聯(lián)系起來,使這美有了更深遠的價值和意義。就這一點而言,他就比許多人的視野和胸襟寬闊得多。
梭羅還有另外一面,不是避世而是入世,不是隱士而是斗士。他反對美國的奴隸制度,反對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他有多熱愛大自然,就有多憎恨那些惡的東西。他曾因拒絕交稅而坐過監(jiān)獄,也曾發(fā)表過《公民的不服從》,他的思想對托爾斯泰、羅曼·羅蘭、甘地、馬丁·路·德金都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他讓我想起了中國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那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剛怒目”的陶淵明。
最后,讓我們一起讀讀書中的文字吧!“一條魚跳躍起來,一個蟲子掉落到湖上,都這樣用圓渦,用美麗的線條來表達,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經常的噴涌,它的生命的輕柔的搏動,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歡樂的震抖,還是痛苦的顫栗,都無法分辨……”
這是生命的音符,靈魂的歌者,真正的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