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 ? 要:水泥混凝土因其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根據設計調整,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與鋼筋等材料的協調性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在現代道路與橋梁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種常用的路面結構。
關鍵詞:水凝;混凝土路面;施工
1? 前言
泥混凝土因其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根據設計調整,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與鋼筋等材料的協調性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結合工作實踐對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就其遇到的一些問題對水凝混凝土面層施工提出一些探討和分析。
2? 水泥混凝土板厚的控制
路面的使用年限與水泥砼面層厚度的5次方成正比,面層厚度的微小變化,對路面的使用壽命有明顯影響,如20cm厚面層,減薄1cm,使用壽命將縮短23%,減薄2cm,縮短41%。因此,要加強對板厚的控制。
(1)水泥混凝土澆筑前要對模板進行檢查。首先檢查模板尺寸,其高度必須與混凝土板設計厚度一致;其次檢查模板剛度,模板宜采用鋼模,禁止使用變形大、頂面不平順的鋼模;然后檢查模板的安全質量,保證穩(wěn)固、順直、平整,樁間無起伏,對相鄰模板高差大于3mm,有錯位及不平整的模板要重新安裝,在振搗時不下沉、不變形、不位移;最后檢測立模后的模板高度,通常用拉線法檢測,每5m縱向檢測一處,每處用小鋼尺量測3點橫向,一旦發(fā)現模板高度不合格,應及時對基層表面進行處理,或調整鋼模直到合格為止。
(2)控制好基層的頂面標高和橫坡,按直線段每20m,曲線段每10m設定中心樁,每隔150m左右設置一個臨時水準點,以便檢查復核。同時應拉線檢查砼的澆筑厚度(線與基層頂面的距離),厚度不足的位置用人工或機械鑿除部分基層,以確保砼路面的厚度,嚴禁挖槽嵌模。在砼澆筑時,監(jiān)理和質檢人員應該在現場檢查監(jiān)督。
3? 基層控制
(1)基層壓實度。由于山區(qū)公路的特點,為了充分就近利用建筑材料,目前高蘭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基本上采用砂礫石基層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混合料拌和不均勻,易產生粗細顆粒離析現象,碾壓機具或碾壓工藝不當,必然影響基層的壓實效果。所以,要求施工單位采用必須采用集中拌和的方法進行拌料,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攤鋪一般為人工攤鋪,經攤鋪及整型的混合料應立即在全寬范圍內壓實,應使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每層的壓厚度不應超過15cm~18cm,并在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時立即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邊向中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向外碾壓,碾壓時均按照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一搬碾壓6~8遍,使表面無明顯輪跡,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直到規(guī)范規(guī)定要求的壓實度為止。
(2)基層表面平整度?;鶎悠秸戎苯佑绊懙矫鎸雍穸龋彩穷A防混凝土路面面板斷裂的一個重要因素?;鶎颖砻姘纪共黄剑粌H會使面板與基層間的摩擦力增大,而且使面板下面的摩阻力形成不均勻的片狀區(qū),這樣在不均勻片狀區(qū)的邊緣部位和摩阻力集中的區(qū)域就容易形成斷板;另一方面,當基層標高低時,澆筑的混凝土面板就偏厚,而切縫深度又是按正常板厚實施的,這樣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產生的拉應力的作用下,就會在面板相對較薄的部分產生不規(guī)則裂縫。因此,要控制好基層的標高,使基層平整度控制在允許偏差規(guī)定值范圍內
4? 現場施工
水泥混凝土經過拌合運輸到現場倒料后需進行攤平振搗,整平主要靠自排式振搗器和三軸提漿整平機完成,排式振搗器主要由一排間距為40㎝,功率為1.1kW振動棒(可機械升降)所構成,以機械自動推移前進。由于是機械自動操作,從而避免了以往水泥混凝土施工漏振,欠振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使振搗效果得到有效的改進和保證。振搗時根據情況人工進行余料處理或補料,確保振搗后水泥混凝土表面平整,并略高于模板頂,由于施工板寬一般為7.5m或8.5m,按設計必須設縱向拉桿,為此在排式振搗器桁架上對應縱縫位置設置一個拉桿安裝機,在排式振搗器行進的同時可準確地埋設縱向拉桿。
振搗之后,是三軸整平機提漿整平工序。三軸整平機有與以往人工施工配備的振動梁和人工拖動的滾筒式提漿棍等設備,它主要由三個軸組成,首軸為振動軸,起碾壓、振搗及提漿作用,后兩軸則主要起滾壓、整平作用。它一次攤鋪速度每小時15m~30m,一般一天可攤鋪200m左右。具體操作時三軸整平機應來回滾壓3~4遍,期間人工鏟原漿進行補平,再進行三軸整平。從現場使用的情況來看,提漿整平的效果較為良好。
5? 施工影響預防處理措施
(1)選用二灰碎石或貧混凝土做墊層會緩解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發(fā)展。二灰碎石拌和攤鋪后有一定孔隙,水穩(wěn)定性好,少量水灌入時可吸納,板底面與二灰碎石界面不存水,唧漿病害就不會發(fā)生。20cm厚的二灰碎石墊層,即使有水灌入,板底界面縫隙小,上下層剛度都較高,即使有少量存水也無漿可唧。
(2)為防止板邊裂縫,混凝土板縱、橫向自由邊緣部分增加補強鋼筋。一般選用2根<12~<16的鋼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跑板底一般為板厚的1/4,并不小于5cm,間距一般10cm,鋼筋兩端應向下彎起,鋼筋保護層應不小于5cm。
(3)為防止水泥混凝土板塊的盆狀變形,路面切縫要盡量在4m×5m之間分格,以減輕溫度應力對板塊的影響。
(4)防止板角斷裂,進行角隅補強,可選用2根直徑<12~<14的螺紋鋼筋布置在板的上部,距板頂不應小于5cm,距板邊一般為10cm。
(5)路橋接頭部位路基,采用透水材料回填,按規(guī)定松鋪每層厚度并達到要求的壓實度。臺背回填時宜設排水管和土工格柵。排水管間距不大于2m,土工格柵層距為50cm~80cm。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強度的控制
水泥混凝土強度考核指標是用抗彎拉強度來保證的。主要應控制好以下方面:
(1)集料(砂、石)級配及技術要求:集料(砂、石)應選擇含泥量、有機質含量在規(guī)范規(guī)定允許范圍內的材料,粗集料粒徑如較大則砼的抗折強度不高,且強度均方差較大,選用礫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9mm,碎礫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26.5mm,碎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31.5mm,超徑含量不得大于5%,遜徑含量不得大于10%,碎礫石或碎石粒徑小于75mm的石粉含量不應大于1%。細集料采用連續(xù)級配,細模數為2.5~3.2的中偏粗砂。
(2)水泥質量:水泥是砼的膠結材料,砼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泥的質量。農村公路可采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建議交通量大的縣鄉(xiāng)公路采用42.5級水泥,對于交通量較小的村級道路可采用32.5級水泥。水泥進場時,每批量應附有齊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指標合格的質量檢驗證明書。水泥出磨必須安定,且水泥存放期不得超過3個月,不同品種、牌號、強度等級、廠家的水泥不能混裝和混合使用。
(3)配合比:配合比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只有配合比做好了,工程質量才會有保障。根據近幾年來農村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經驗,建議砼的粗集料參考表1所推薦的配合比,含砂率28%~34%,水泥用量305kg/m3,~350kg/m3,水灰質量比采用0.4~0.55。施工單位必須按要求做好配合比設計,并把配合比公布在拌和機旁,讓所有的施工人員都清楚。若原材料發(fā)生變化,則應及時調整配合比,不能千篇一律使用一個配合比。
參考文獻:
[1] 侯子義.鋪面水泥混凝土抗凍耐久性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何銳.高韌性水泥混凝土鋪裝材料特性與結構分析[D],長安大學,2013.